中考专题复习:滑轮组及机械效率一、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⑤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等于重物移动的距离h。
(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1G;2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及绳重,则,拉力F=1(G物+G动);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等于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h。
二、滑轮组1、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G。
n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1(G物+G动)。
(n为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h。
4、绳子股数n的判断例题精析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C )(第2题图)2、如图所示,动滑轮的总重为20N,物体A重100N,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A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2s,若忽略摩擦,则力F的大小及绳端上升的距离分别是( A )A、30N,16mB、25N,14mC、40N,12mD、40N,16m3、学校旗杆顶装有定滑轮,这样做( C )A.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 B.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C.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4、如图所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C )A.60N B.120NC.20N D.180N5、如图所示,将重物提高2m所用拉力F=200N,求:6、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将重力为700 N 的物体提高5 m ,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当堂练习1、借助简单机械将重物提升,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以下装置最省力的是( D )2、如图所示,在拉力F 的作用下,总重60N 的物体被匀速提升了10cm ,若不计滑轮,绳的重和摩擦,则拉力F 及其向上移动的距离s 分别为( )【答案】BA .F=60N ,s=0.2mB .F=30N ,s=0.2mC .F=60N ,s=0.1mD .F=30N ,s=0.1m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当物体匀速移动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30N ;若物体重100N ,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是( )【答案】C(1)重物的质量(动滑轮重不计) (2)自由端F 移动的距离。
【答案】(1) 60Kg ,(2) 6m试求:(1)提起物体所用的力F 是多少? (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答案】(1)250N (3分) (2)15m(第4题图)A .30NB .60NC .90ND .100N4、工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600N 的木箱匀速吊起3m ,则工人师傅使用的拉力可能是(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答案】C A .200N B .220N C .300N D .320N5、如图所示滑轮组,正方体A 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 的边长为1dm ,密度为2×310kg/3m ,每个滑轮重为2N ,若使A 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力为0,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为(忽略摩擦和绳重,g=10N/kg )( )【答案】C6、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吊起质量为40kg 的箱子,工人施加的拉力为250N ,箱子10s 内被匀速竖直提升了 2m ,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 .求:【答案】(1)箱子受到的重力G=mg=40kg ×10N/kg=400N . 答;箱子受到的重力为400N .(2)根据不计绳重和摩擦时动滑轮是由两股绳子承担可知:F=(G+G 动)A .4NB .5NC .6ND .22N(1)箱子受到的重力;(2)动滑轮的重力;(3)工人所施加拉力的速度.∴G动=2F﹣G=2×250N﹣400N=100N;答: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3)∵滑轮组是有两股绳子承担,且h=2m,∴s=2h=2×2m=4m,∴v===0.4m/s.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一段距离,此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不考虑绳重及摩擦,则绳端的拉力是 N,动滑轮的重力是 N.【答案】250;1508、如图所示,滑轮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请按题中所给的F及G的关系要求,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滑轮组绕好。
9、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绕法.(10题)10、按照要求画出图中所示滑轮组的穿绳情况.(滑轮重和摩擦不计)甲图:F=1/4G,乙图:F=1/2G11、如图所示,要以最省力的方式拉动汽车,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式.12、小明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提起重800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300N.已知每个滑轮重20N,请你帮他在图的a、b图中选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并画出正确的绕绳方法。
13、(1)用滑轮组提升重1000N的物体A,如果每个滑轮重100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请在图中画出绕绳方法.(2)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画出竖直向下拉绳子的绕绳方法.考点三、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 1、机械效率(1)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计算公式:%100W W η×=总有;额外有用总W W +=W 。
例题精析1、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A 、B 、C 多个,要研究其及B 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而改变 因素,从而进行研究. (2)下列A 、B 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猜想一: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及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二: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及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1、图2、图3和图4的滑轮组进行实验.验证猜想一的小组应按图 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一是错误的;验证猜想二的小组应按图或3、4 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二是(正确/错误)的.(3)请你为该班同学提出一种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答案】(1)B;(2)1、3或2、4;相等;1、2或3、4;正确;(3)尽量让滑轮组满负荷工作(提升可以提升的最大物重)、在转轴上加润滑油、减轻动滑轮的自重等2、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组将对猜想进行验证.(1)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猜想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及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猜想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及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将分别按图1、图2、图3和图4的滑轮组进行实验.(a)按图_______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A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_______(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错误的;(b)按图_______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B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_______(正确/错误)的;(3)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答案】(a ) 1 3,相等(b )1 2,正确。
3、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较轻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测定前4组数据,换用一个更重的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测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1)实验中应沿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缓缓上升. (2)表格中变化①处数据应为 ;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 N .(3)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 无关. (4)比较第1、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 (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5)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6)分析表格中第2组数据可知,此时滑轮组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那部分额实验次数动滑轮重G 动/N 物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动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51 0.1 0.7 0.3 47.62 0.51 0.2 0.7 0.6 47.63 0.5 2 0.1 1.1 0.3 60.64 0.5 4 0.1 2 0.3 ① 5140.1②0.355.6外功为 J .【答案】(1)竖直;匀速;(2)①66.7;②2.4;(3)钩码上升的高度;(4)越高;(5)4、5;(6)0.124、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及动滑轮的个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杨阳那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比较第1、2次实验数据得出: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个数越多, ;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 ;比较第1、4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物体上升的高度 .(2)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及实际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机械效率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及 有关.(3)有两个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滑轮或滑轮轴之间的 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实验次数物重 (N )物体上升的高度 (m )拉力(N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 机械效率(%)1 1 0.1 0.6 0.2 83.3 2 1 0.1 0.4 0.4 62.5 3 2 0.1 0.65 0.4 76.9 410.20.60.483. 3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 它的机械效率. 【答案】(1)机械效率越低;机械效率越高;无关;(2)偏小;偏高;运动状态;(3)摩擦;提高5、浩文和虞勇同学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下表后,通过分析及处理数据,探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物体上升的高度__________,及所提物体的重力大小(均选填“有关”或“无关”),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 ; (2)只要滑轮组结构一定,绕动滑轮知道n 股细绳,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器材就可以不需要 (填一种测量工具名称),且机械效率的表达式通式为η=__________(用本题中有关字母表示),并算出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3)他们换用图乙所示装置再进行实验探究,又发现: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比用甲装置要做更_______(选填“多”或“少”)的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会更_________(选填“高”或“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