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0《齐白石的画》分层练习 鄂教版

精选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0《齐白石的画》分层练习 鄂教版

《齐白石的画》分层练习
◆基础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ù míng jī huɑnɡ xiǎo xiā fēng fù
( ) ( ) ( ) (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贫困---( ) 仿佛----( ) 著名---(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

(缩句)
2.童年的这一段农村生活经历,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绘画源泉。

(换一种说法)
3.齐白石把中国民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画成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改成“被”字句)
四、形近字组词。

板()准()诚()砍()
饭()堆()城()吹()
五、读一读,连一连。

认真地笑古老的孩子
好奇地听美丽的铜钟
甜甜地问可爱的学校
◆能力题
一、把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iè y___ ___ǎo l___ ___óu
戒.尺诱.人恼.火喇.叭发愁.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七(上)八(下)
七()八()七()八()
例:百(发)百(中)
百()百()百()百()
三、乱句重组。

()游人都喜欢在这里细细观赏。

()小亭四周种满垂柳、白杨、青松。

()花坛对面,有一座用各种山石砌成的假山。

()假山中间,有一个小亭子。

()这块石头像老猴。

()那块石头像骆驼,形态各异。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贫困---()仿佛----()著名---()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齐白石三改告示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北平城。

齐白石义愤填膺,一气之下辞去了教授职务,在家闭门谢客。

一天,几个日本人以买画为名,找到齐白石,对他(恶狠狠虚情假意)地说:“齐先生,欢迎你加入日本国籍,到日本定居。

”齐白石(斩钉截铁满怀歉意)地说:“我是中国人,不去日本,如果你们要我去日本,可以把我的脑袋拿去!”
几个日本人听了这话恼羞成怒,但又碍于齐白石的名声和才气,不敢发作,便(气冲冲灰溜溜)地走了。

齐白石心想:于是,他当天就写了一个告示贴在门外,上面写道:“中外官长买齐白石之画,可以派代表来,不必亲驾到门。

自古以来,官不入民家。

官入民家,主人不利。

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然而告示贴出以后,还有敌人的爪牙前来纠缠。

齐白石感到告示写的不够分量,就换上一个“停止见客”的新告示。

过了几天,齐白石觉得这个告示还不太妥当,干脆写了四个字贴在大门上:“白石已死”。

齐白石写了三次告示(a表现b以事告人)显示(a表现b以事告人)了他高风亮节、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1、联系课文内容,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中圈出合适的词语。

2、阅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括号里圈出“示”正确的解释。

3、联系上下文内容,在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补写齐白石当时的想法。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齐白石三改告示,他在第一次的告示中写道:。

这样写是
因为;在第二次的告示中他写道:。

这样写是因为;第三次的
告示是这样写的:。

5、读了课文,你认为齐白石是个怎样的人?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提升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ù mínɡ pín kùn jī huɑnɡ miáo huì xīn xīn xiànɡ rónɡ
()()()()()
二、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子,扇哪扇哪,扇.(shān shàn)
走了夏天的炎热。

2.我向你担.(dān dàn)保,我压.(yā yà)根就没想抓你。

三、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我们要()水资源,不能随意浪费
..。

2.这里很危险
..,快到()的地方去。

3.他没有超常
..的记忆力,是一个很()的人。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小男孩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灰雀在枝头鸣叫。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用修改符号在原
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个和尚(shanɡ)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ɡ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

开始,
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

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
..(zhí),谁也不愿意
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

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

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
不愿意多挑水。

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

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
起火了。

危急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
....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
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

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
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故事发生
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ù míng jī huɑnɡ xiǎo xiā fēng fù
(著名) (饥荒) (小虾) (丰富)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贫困---(贫穷)仿佛----(好像)著名---(闻名)
三、按要求写句子。

1.齐白石是画家。

2.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绘画源泉是童年的这一段农村生活经历
3. 中国民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被齐白石画成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四、门板吃饭准备堆放诚实城市砍掉吹风
五、认真地—听好奇地—问甜甜地笑
古老的铜钟美丽的学校可爱的孩子
◆能力题
一、j òu n ǎ ch
二、嘴舌手脚依顺战胜
三、6 5 1 4 2 3
四、贫困---(贫穷)仿佛----(好像)著名---(闻名)
五、1、虚情假意斩钉截铁灰溜溜
2、b a
3、日本人肯定会再来的。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齐白石三改告示,他在第一次的告示中写道:中外官长买齐白石之画,可以派代表来,不必亲驾到门。

这样写是因为自古以来,官不入民家。

官入民家,主人不利;在第二次的告示中他写道:停止见客。

这样写是因为第一次告示贴出以后,还有敌人的爪牙前来纠缠;第三次的告示是这样写的:白石已死。

5、回答问题。

读了课文,你认为齐白石是个怎样的人?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齐白石是一个具有高风亮节和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的人。

◆提升题
一、著名贫困饥荒描绘欣欣向荣
二、1.shàn shān 2.dān yà
三、1.节约 2.安全 3.普通
四、略。

五、1.指两个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指三个和尚抢着挑水救火,唯恐落后。

2.古时候三个和尚寺庙
3.时间开始不久后来
4.合作共事时不能挑三拣四,必须同心协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