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_23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教案_23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教与学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

把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读图学史、自学和分组讨论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与西欧相比有哪些共同点?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提高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又一次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欧洲和日本二战后的残破景象和现在欧洲日本繁荣的景象,让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欧洲和日本从废墟走向繁荣,二战后欧洲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那段历史,了解这些问题。

2、整体感知;本节课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从废墟走向繁荣的欧洲;二是快速崛起的日本。

主要掌握二战后欧洲和日本的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难点:“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作用
3、方法指导:
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和外因关系决定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4、自学指导(结合以下问题,阅读教材,把握住主要问题)
(1)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
(2)简述欧共体与欧盟成立时间、成员国及作用。

(3)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分别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5)日本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
5、新授:
一、从废墟走向繁荣(欧洲经济的发展)
(1)观看视频思考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出示材料:继续分析欧洲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西方国家战后普遍奉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主张国家应干预和调节经济,政府制定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诸多有效政策,如:利用国家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1948-1952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济支援达131.5
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其余为贷款,成功地挽救了西欧濒于崩溃的经济。

材料三: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材料四:西欧各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但是他们尽管硬件破坏严重,但是软件环境一直具备,这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和成熟完善的教育制度,所以经济发展迅速。

材料一: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材料二:利用美国的援助
材料三: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材料四: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3)总结: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
内因: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外因:利用美国的援助
(4)出示材料:西欧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
1870~1913年 2.6%
1913~1950年 1.9%
1950~1970年 4.9%
表明: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迅速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5)出示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西欧地区工业产量比二战前上升35%,农业产量比战前提高10%,经济完全得到恢复。

《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如果欧洲人民为了相互的利益决心团结起来,……那么,他们仍然有力量扫除周围的恐怖和灾难,……再度开始不断进行恢复工作。

丘吉尔 1947年
材料一核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材料一说明50年代欧洲经济得到发展,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

材料二说明:欧洲需要联合起来才能解决一系列问题:那么欧洲是怎样联合起来的呢?(6)欧洲的联合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思考:西欧为什么联合起来?
欧洲联合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1967年)
作用: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盟1993年
作用: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出示插图让学生了解欧盟建立和发展的过程,认识欧盟的作用。

合作探究:假如你刚从欧洲留学归来,你能介绍一下在那里的学习、生活的情况吗?(结合欧洲各国在欧盟的权利和义务)
二、快速崛起的日本
(1)观看视频思考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2)阅读材料继续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1947年又进行教育改革,将义务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初中。

到50年代中期,全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达94%,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

材料二:二战后,日本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占政府行政费用的1/5左右,这一比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高的。

1950年—1972年,教育经费由1599亿日元增加到40244亿元,增加近25倍。

材料三: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
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生
活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材料一二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促使日本经济发展。

总结:
外因: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②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扶持。

内因:
①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②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技。

表现: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一度减缓(经济危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继续发展(科技立国)
(3)让学生举例说明日本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日本1964年承办东京奥运会)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欲望开始膨胀,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出示日本近几年以来谋求政治大国的表现(结合钓鱼岛问题,谈一谈学生的看法)
7、拓展延伸:战后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共同点:
都得到美国的经济援助或扶持;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启示: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8、达标练习:
1、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七十七国集团
C、欧盟
D、东南亚国家联盟
2、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是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3、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①实行非军事化改革
②美国的援助和支持③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④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欧洲国家建立欧共体的根本原因是
A.自身安全得不到保证
B.美国的霸权政策威胁到了它们的国际地位
C.联邦德国阻碍了它们的发展
D.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与联系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美国军事订货的刺激
B.都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
C.都有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基础
D.都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我国怎样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了板块教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整体把握本节课两部分的内容,学生学习思路清晰、问题明确,学习效果较好,而且采用了材料教学法,以材料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材料,提高归纳综合思维能力,历史材料得到学生的充分重视,体现了论从史出的基本教学原则,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特点,另外我结合十八大有关知识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历史知识和现实相结合的能力,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实用性和综合性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