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副县长述职报告

农业副县长述职报告

农业副县长述职报告
依照县政府分工,我分管农村经济和财税、金融工作。

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环绕“工业强县,农业富民”的总体进展战略,用科学的进展观指导各项工作,立脚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县乡财政收入,优化结构,狠抓亮点,突出重点。

经过全县各级干部和广阔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农村经济步入一具较快增长期,财政收入再创新高,金融运行稳中有升。

现依照考核要求述职如下:
一、工作方面
(一)农村经济工作。

推进效益性的产业化经营。

强力进展设施农业,新增日光温室标准墙体10482亩,全县日光温室总量达到4.5万亩,年产蔬菜突破3亿斤,实现产值3亿多元;冷棚新增10035亩,产蔬菜9700万公斤,产值9700万元;完成食用菌1063万单位,总产值达4000万元。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目前全县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17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差不多突破10亿元,带动农户5.5万户;加速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全县肉牛存栏10万头,增长23%,新增奶牛2300头,出栏肉鸭1500万只、肉鸡500万只。

加快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日趋优化,粮食作物面积相对减少,经济作物、饲草作物面积逐年扩大,综合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近20万亩,烟叶种植2万亩,推广种植饲料作物5万亩、粮饲兼用青贮玉米50万亩。

畜牧业产值攀升,形成了较为鲜亮的区域特点和产业优势,农业大县向畜牧业大县转变步伐加快。

全县家畜存栏64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60万头只,基础母畜28万头只,存栏结构更加合理。

劳务输出总量达到11万人,外出务工收入已超过4.4亿元,劳务经济形态正在形成。

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加强基础性的生态建设。

全县造林完成20.2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14万亩(退耕地造林4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0万亩),沙源工程1.5万亩;模拟飞播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完成2万亩;生态建设与爱护工程封山育林0.75万亩;造林整地完成5万亩。

共完成小流域管理面积2.13万亩,“西水东输”工程于9月6日胜利通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竣工,新增水土保持管理面积22.5万亩,全面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

强化各种措施促进农村经济进展。

全面实施封山禁牧,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泯灭”的工作方针,完善机制、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狠抓科技培训,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爱护畜牧业安全。

扎实进行农业开辟和扶贫开辟,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妥帖地处理农村热点难点咨询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截止十月末,全县人均现金收入预计到年末将达到3100元,扣除物价因素将全面完成人均增收350元的目标。

二、财税金融工作
强化收入征管,财政收入再创新高。

截止十月末,全县财政收入134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入库4462万元,增长50%。

其中普通预算收入完成69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收入1629万元,增长31%。

国税部门累计完成7111万元,完成年度打算的108%,比上年同期增加入库3035万元,增长74%;地税部门累计完成4707万元,完成年度打算的58%,比上年同期增加入库1027万元,增长28%;财政部门组织收入完成1654万元,完成年度打算的184%,比上年同期增加入库400万元,增长38%。

预计到年末,全县财政收入将完成18000万元,比去年增加收入5000万元,增长38%,财政收入创历史最高水平。

严格支出治理,努力节省各项开支。

一是严格压缩财政直接向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的投资。

二是严格压缩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

三是严格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切实合理定编定岗。

四是严格压缩普通性支出。

截止十月末,财政总支出3131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的74%。

共组织政府采购24批,采购额达到1772万元,节省资金182万元,平均节省率超
过10%。

从总体上看,财政支出进度正常,各项重点项目支出得到保证。

金融形势总体稳定。

由于农村经济的健康进展,产业水平提高,结构调整到位,促进了城乡两个市场互动,居民储蓄明显增加。

截止目前,全县居民储蓄总额已达到20.4亿元,同比增长20%,存款余额达到26.2亿元,同比增长25%。

贷款总量18.1亿元,存贷比为69.1%。

居民储蓄的增加和金融形势平衡运行为我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进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自身建设
1、加强思想政治修养。

积极参加县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坚持自学,努力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使自己在思想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仔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努力提高工作能力。

一是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首先做到吃透上情,仔细学习领略上级指示精神,在指导工作中把握正确方向。

其次做到熟悉下情,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咨询题,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提高指导工作能力。

工作中力争做到抓重点、抓难点、抓大事、抓要紧矛盾,力戒眉毛胡子一把抓,并努力学习业务知识。

三是提高协调和治理能力。

四是提高创新能力。

3、加强团结、廉洁奉公。

在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开展批判与自我批判,维护班子团结。

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各项制度,维护党员干部的形象,达到廉洁自律的要求。

三、存在的别脚
尽管我县农村经济和财税金融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别脚,要紧是:一是农业产业化进展较为缓慢,尚未形成品牌、规模优势。

二是结构调整仍需进一步优化。

三是生态建设有待持续努力,巩固提高成果。

四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对重点支出项目的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在将来的工作中,还要发扬成绩,克服别脚,仔细学习,积极进取,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工作。

教学总结
今学期我担任历史教学。

由于教学经验尚浅。

所以,我对教学工作别敢怠慢,仔细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

经过一具学期的努力,猎取了不少珍贵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事情总结。

教学算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别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定有学者。

学生是被教的主体。

所以,了解和分析学生事情,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疑惑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不过用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同意。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具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别能习惯。

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

所以,说得太深,没有照应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所以教学效果别如理想。

从此能够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事情,实事求是,具体咨询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妨碍。

这算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并且要备学生”。

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具必别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备课别充分或者备得不行,会严峻妨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行,倒别如别上课,否则算是浪费心机。

”我知道到备课的重要性,所以,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刻在备课之上,认仔细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别中意就别收工。

尽管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如此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爱慕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

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别愿学,也无法学下去。

为此,我采取了一些办法,算是尽量多说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经过一具学期的努力,期末考算是一种考验。

不管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

我知道到这并别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怎么自我提高,怎么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所以,不管怎么样辛苦,我都会努力,多咨询,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算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

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点存在别脚,希翼在以后的生活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