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厂人员编制(附表1)二、镀锌工艺流程图(附图1)三、酸洗工序酸洗组长的职责范围:①组织协调好本组人员做好酸洗工序的工作。
②按照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做好黑管进厂检验及对调入车间在酸洗前拆包检验,③交接班时了解钢管的规格、件数。
按生产科下的排产单安排酸洗。
了解设备的运转情况。
④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规定的酸洗方法、酸洗液浓度、温度、时间、翻动次数、盐酸配制、溶剂添加、过滤等操作。
⑤做好本工序焊管检测工作。
⑥做好交接班的记录和各种报表的填写。
酸洗工职责范围:⑴认真检查钢管规格,测量钢管外径、壁厚长度。
按生产科下达的排产单依次生产。
⑵严格按工艺规程规定的酸洗方法、酸洗液浓度、温度、时间、翻动次数进行操作。
⑶按酸洗液浓度的不同依次把钢管吊入进行酸洗。
⑷将钢管妥善地放入槽内,酸洗好后吊出槽外要倾斜地排出酸液。
⑸随时与前后工序联糸,保证前后钢管生产平衡,确保正常生产。
⑹交接班时双方必须交待及听清楚酸槽及其它设备的使用情况、钢管规格及数量,按照规定交下班足以酸洗好的钢管数量,以使接班工人立即生产。
⑺做好车间卫生.焊管质量入车间检验(由酸洗工负责)(一)焊管质量要求:(依据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1、钢管表面要光滑,不允许有折叠、裂缝、重皮、分层、搭焊等缺陷存在,允许有壁厚负偏差范围的划伤,不允许有严重划伤、焊缝错位、烧伤和结疤。
2、内焊缝质量:焊筋牢固,粗细均匀,呈铁丝状,内焊筋高于0.5毫米。
3、外径和椭圆度符合下表规定椭圆度及外径允许偏差附表2 单位MM4、定尺长度:6米;公差范围:4分—2寸在0—5毫米内,2.5—4寸在0----10毫米内,5---8寸在0---15毫米范围内。
5、弯曲度:钢管应为使用性平直,最大偏差为1‰。
6、管头质量:管头无毛刺,管端头截面与中心线垂直,无斜面,偏差应小于3度。
(二)焊管检验方法:⑴开口:检查管头是否有开割现象。
⑵裂缝:锤震后目测,焊筋处有无开裂现象。
⑶接头:观看同一只管上是否有对接现象。
⑷沾泥管、生锈管:目测钢管表面是否有泥土、油漆、油渍和生锈管等。
⑸表实:以测量和称重确认标签与焊管的实际壁厚、规格、或混批。
⑹瘪坑:目测钢管表面是否有局部因外力造成的坑凹现象。
坑面¢﹤6cm,坑深度D﹤4mm。
超过该数据为报废。
⑺麻面(麻坑):用目测、手触摸钢管表面有无点状的凹凸现象。
⑻内焊筋是否合格:观察焊管是否有内焊筋(包括假焊)或内焊筋超标。
内焊筋合格标准为:焊筋牢固、均匀、呈铁丝状,高于0.5mm⑼毛刺:目测管头内外是否有不规则的多余部分。
处理后,管头毛刺应小于0.5mm为合格。
⑽吊口:目测是否有在挂钩、吊装过程中造成的豁口或变形。
⑾定尺:测量钢管长度。
标准:4分—2寸允许偏差0—5mm,2.5寸—4寸允许偏差0—10mm,1寸—8寸允许偏差0—15mm。
⑿外径:测量钢管的外径是否符合企业标准。
⒀椭圆度:测量钢管的椭圆度是否超出规定。
⒁筋裂:用压扁或弯曲实验检测钢管的焊筋部位是否产生细小的裂纹。
⒂刮疤:目测焊筋刮疤处是否平滑,是否呈圆弧面。
⒃口:观察是否有由于原料或机械原因造成的焊缝处折叠重压现象。
⒄重皮:观察钢管是否有重皮现象。
⒅搭焊:目测钢管焊筋上是否有多余对焊现象。
⒆结疤:目测钢管表面是否有电焊瘤、焊点。
⒇砂眼:观看钢管表面是否有小孔。
上料上料前首先检查钢管表面有无不利于酸洗镀锌的杂物,再用天车把钢管吊起放在分料架上,用开包剪剪断包装带,逐根检验钢管有无质量问题,发现问题立即挑出,然后按酸洗液浓度的不同依次吊入酸洗槽中进行酸洗,每次上料的件数按钢管的规格不同决定(不超3吨)。
酸洗酸洗目的:酸洗目的是为了去除钢管表面在轧制或焊接过程中生成的氧化铁皮,和在运输与存储过程中生成的铁锈。
酸洗液的配制:1、配酸安全规程:①配制盐酸酸洗液时,一定要向水中注酸,决不应向酸中注水。
因为用水稀释酸时,会剧烈的释放热量,引起“放炮”现象,从而导致酸液的喷溅,引发事故。
配酸时要特别小心酸液飞溅出来,以免烧伤。
②配制酸洗液时一定要把废酸液排除干净,彻底清洗掉酸洗槽底残余下来的氧化铁皮和氧化铁盐等污物。
以保证新配制的溶液清洁。
配制酸洗液浓度、液面高度及酸洗时温度要求。
酸洗液配制浓度为18—20%,根据所洗钢管规格不同,配制不同的液面高度。
酸洗液温度为25—40℃。
酸洗液面高度及水与酸的配比如下:一厂:一线:镀4″—5″液面高度850mm,水200mm,酸650mm。
二线:镀1″—2″液面高度700mm,水200mm,酸500mm。
三线:镀6″—8″液面高度800mm,水250mm,酸550mm。
二厂:一线:镀2.5"3"4"液面高度750mm,水250mm,酸.500mm。
二线:镀1.5"2"液面高度750mm,水250mm,酸500mm,三线:镀1/2 ,3/4,1"液面高度600mm,水200mm,酸,400mm。
酸洗工艺制度:1、为了加快酸洗速度及降低消耗,采用多槽酸洗。
将钢管依次吊入不同浓度的酸中酸洗。
根据酸洗液浓度高低程度,决定酸洗时间。
一般先把管吊入浓度较低的酸洗液中预洗10分钟,再吊入浓度较高的酸洗液中酸洗3—5分钟。
2、钢管在酸液中的翻动次数:酸洗时钢管要经常翻动:钢管的运动可排除表面上生成的气体,保持酸洗液浓度均匀,并使钢管与酸液更好的接触。
使酸洗的速度大大加快。
3、方法:用吊车将钢管吊出放入2—3次,吊出时,倾斜吊出,每次都要进行到钢管内的酸液全部流出来为止。
这样可以使钢管间相互错位、相互碰撞,使钢管表面能机械地去掉氧化铁皮,同时防止钢管外表面局部漏酸洗。
4、酸洗工序自检;酸洗工对自己负责酸洗的钢管进行自检是很重要的一环。
只有人人把住质量关,才能保证不产生或减少产生废次品。
因此酸洗工必须自检以下几方面:钢管表面是否出现过酸洗、欠酸洗、夹线、油污斑点、油漆瘢疤、气泡、地脚管泥土粘附表面、酸洗泥渣及铁盐等有害于热镀锌的因素存在。
如有上述情况存在,应给予适当处理。
报废酸的规定:当废酸中的氯化氢含量低于1%时,铁含量高于280克/L时归入废酸。
钢管酸洗缺陷、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见附表3)四、清洗:清洗目的:除掉钢管表面上残留的酸和铁盐,因从酸洗槽中吊出的钢管表面上带有残酸和铁盐。
清洗工艺制度:钢管从酸槽出来立即进入初洗槽,用常温流动的水清洗,清洗时间为2分钟,用吊车吊出吊入3次以上后,再进入精洗槽中进行清洗,吊出吊入三次,清洗时间为2分钟,初洗槽的水PH≥2,精洗水槽PH≥3以上,清洗槽每月进行清理一次。
以便去除其中的淤渣和污物,酸洗不净会产生的毛病:⑴污染溶剂,使溶剂很快失效,②污染锌液,使镀锌层质量低劣及产生废品。
③增加锌渣的生成量,使锌耗成本增加。
④使镀锌层的中间相变厚变脆等。
⑤镀层漏镀。
五、涂溶剂涂溶剂目的:是为了钢管在热锌液中浸镀时,能保证钢管表面的铁基体在短时间内与锌液起正常反应,而生成一层完整的铁—锌合金层,同时钢管表面的一层溶剂膜还能防止钢管的金属基体被氧化。
溶剂的功用:(1)除去钢管表面上因清洗而附着的一些水分。
(2)清除掉钢管表面上残留的铁盐、氧化物及其它脏物。
(3)清除掉钢管表面上新生的氧化物。
(4)可以将钢管表面的金属基体与空气隔绝开来,防止氧化。
(6)可以减小钢管与锌液间的温差。
(干法镀时要加热烘干)对产量及延长锌锅寿命起着积极的作用。
⑺使管表面具有活性作用及湿润能力,使锌液能很好的附着于钢管表面的金属基体上,并顺利的进行合金化过程。
⑻涂上溶剂的钢管在遇到锌液时,溶剂气化产生的气浪起到清扫液面氧化锌、氧化铝及碳黑颗粒等作用。
⑼用氯化锌类溶剂,则在镀锌前的钢管表面上已经具备了一层极微薄的铁—锌合金层,有利于成品率的提高,增强锌层的结合力。
溶剂配比:ZnCl2:NH4Cl=1:1.5(质量比),溶剂温度50-70℃。
氯化锌130-150g/L,氯化铵170-200 g/L。
波美度Be16-20度,老溶剂FeCl2≤5g/L, 新溶剂FeCl2≤2 g/L 3<Ph﹤4。
雨天和夏季空气相对比较潮湿,溶剂浓度应该控制在上限,同时按每天化验结果补加各成分。
涂溶剂的工艺制度:将清洗后的钢管以倾斜状吊起,待水流尽后按原来的倾斜状浸入溶剂槽内,稍微倾斜,再把钢管从槽内吊起,待溶剂水溶液流尽后,再一次倾斜放入溶剂槽内放平。
当浸渍达2分钟左右,即可吊起,并使钢管呈倾斜状使溶剂水溶液流尽,此后即可吊向排齐架进行排齐烘干。
溶剂的更换:因钢管在浸渍溶剂前都是经过酸洗,则在钢管表面上会带有氯化亚铁或其他氧化物及脏物。
虽然经过了清洗,但并不能完全将有害物质完全清除掉。
当浸渍时,这些有害物质会脱落下来与溶剂起反应,使溶剂变红变脏。
造成溶剂老化,溶剂老化后,可直接影响钢管镀锌质量。
必须及时更换。
每天化验两次溶剂,当Fe2+含量高于5ɡ/L时往溶剂中加双氧水和氨水进行除铁。
溶剂每周过滤两次。
附表四酸洗使用纪录六、排齐及烘干烘干目的:①将涂在钢管表面上溶剂中的水份除去。
防止钢管受到不必要的侵蚀而增加铁盐含量及在浸锌液时产生“放炮“现象。
②将钢管金属基体中在酸洗时产生的氢气驱赶出去,减少镀锌层的灰斑及开裂现象。
③加速溶剂反应,使铁盐及氧化物被溶剂捕集从而使钢管的金属基体再现。
④钢管在烘干时温度会升高到100—250℃,因此在浸锌时就减少了向锌液吸收热量的数量,可减少锌锅向锌液里供热,延长锌锅的使用寿命。
烘干的工艺制度:首先将涂好溶剂的钢管同样平整的排列在排齐架上,然后利用汽缸推齐,放入链条上,而后运入烘干炉去烘干。
操作时,要注意不定尺的钢管群头的齐平。
排齐时要仔细检查涂完溶剂的钢管有无油污弯管等现象存在,发现问题及时挑出处理。
并经常观察钢管表面溶剂的变化,根据停留时间长短,决定是否镀锌。
烘干温度为:180—230℃,烘干时间:6—8分钟.排齐烘干工序应注意事项:①检查钢管表面上有否油污、漆斑未洗净的铁锈和氧化皮及其他有害杂质,如不合要及时应抽出来。
②如发现钢管表面上的溶剂已出现青绿色或焦黄色时应抽出来,因为溶剂已失效。
③定期清理散热片上的灰土,以及链条钩上的灰尘。
④随时掌握气候及风向的变化。
⑤防止钢管滑动前进造成溶剂擦伤。
⑥当镀锌机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将烘干炕内的钢管抽出。
钢管烘干过程中易产生的毛病(1)、烘干温度够、不能将金属基体中因酸洗而产生的氢气充分驱赶出去,影响镀锌层质量.(2)、烘干温度低、使钢管金属基体发生不必要的侵蚀而产生氧化铁,增加锌耗且锌层粗糙.。
(3)、温度低溶剂烘不干、锌液中铝的成分会会因受到水分的强烈氧化而产生很多的氧化铝,即费铝又促进溶剂老化。
(4)、温度低溶剂中有残留、水分在遇到热锌液后会剧烈的变成水蒸汽以及氧和氢,使钢管内的锌液从漏出端的孔内呈“开炮“样的射出,即危险又浪费锌并产生漏镀花斑.(5)、水分遇到锌液后产生水蒸气,在350℃时能强烈的使锌氧化,而锌液温度一般都在400℃以上,故氧化更为剧烈,从而增加锌耗,镀锌层质量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