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 《电学实验》专题复习 教学设计

中考物理 《电学实验》专题复习 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电学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和学生
(一)教材分析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必备的技能之一。

很大一部分同学觉得物理实验多而杂,主要因素在于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善于归纳总结。

然而用心研究就不难发现,初中物理实验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电学实验中的三个实验“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测定值电阻、测小灯泡的电阻”、“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

这三个电学实验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而每年的中考也把这三个电学实验以电路图的画法、实物图的连接、数据的处理、电路故障的分析等形式存在于题目之中。

这三个实验学好了,有助于学生对实验的巩固提升,掌握学习方法,增强自信。

由于这三个实验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对比学习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带着学生复习,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巩固理解。

(一)学生分析
初三年级的学生,在能力方面,具有一些归纳总结的能力,对电学知识也有了基本的储备,这是对于本节课复习较有利的因素。

但是,复习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都已经学过,已失去了新鲜感,较难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而且部分学生对电学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牢固和全面,因此对电学的学习产生消极心理。

因此,本节课的复习既要避免上课流于形式,又要防止不切实际地给学生讲评过难过偏的习题,不能激发学生再学习的积极性,就达不到复习的效果。

二、三维复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画探究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及会连实物图。

(2)知道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原理及实验步骤。

(3)会分析电路中出现的电路故障并能改正。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探讨复习,培养学生合作求知的意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复习重难点
(一)复习重点
1.知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会画电路图,连实物图。

3.掌握分析数据的过程及方法。

(二)复习难点
1.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作用。

2.分析电路故障。

突破重点是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的。

难点的突破是通过教师详细的讲解使学生理解。

四、复习过程设计:
一、小组合作探讨(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重新串起来,达到强化的目的。

)。

(1)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先让学生画出电路图,领着学生连接实物图,在连接实物图的时候给学生强调清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开始连接,连接电表时,要注意正进负出,还要注意电压表,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教给学生怎样确定电表量程。

并且强调两个结论中电流和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必须要注意前提条件,对于滑动变阻器要注意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

(2)伏安法测电阻,教师出示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让学生连接实物图。

(同样要注意欧姆定律所提到的重点问题。

)给学生出示实验原理,让学生记忆原理,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实验数据得结论,重点强调,灯丝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说明小灯泡的电阻不能求平均值。

让学生讨论在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在典型例题讲解的过程中重点讲解滑动变阻器的移动。

(3)测小灯泡的功率
首先出示实验的电路图,让学生连接实物图,重点要强调滑动变阻器在试验中的作用,并且要举例说明滑动变阻器的移动情况,提问实验原理:P=UI。

出示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结论:
a、当U实=U额时, P实=P额,小灯泡正常发光。

b、当U实<U额时, P实<P额,小灯泡偏暗。

c、当U实>U额时, P实>P额,小灯泡比正常时亮。

d、小灯泡的亮度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五、典型例题的分析
例1(1)在连接实物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状态,原因是—————。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处,目的是————————————————。

(2)小明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用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指针超过量程,若电路各部分都正常无损,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若发现指针左偏,则产生此现象
的原因是———————————————。

(3)如果他想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他先后用了10Ω、20Ω、30Ω三只电阻,则他还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阻值变—————,从而保持——————————,记下对应的电流值。

分析开关断开是为了防止电路出现短路,滑动变阻器要调到最大阻值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处,主要是为了防止电流过大而烧坏电路,最终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电流表的指针偏过量程是因为通过电流表允许通过的量程,所选的量程过小应换大量程。

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是由于电流表中电流的电流向错向了,则是接线柱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应对调接线柱。

例2某学习小组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由三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某次实验时,电压表示数如图1乙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为V;如果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应该向(选填“A”或“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3)小菁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1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是W.
(4)某同学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2所示,则出现的问题是.
(5)在实验中,小章同学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电压减小时,它的亮度随之减弱,测量的小灯泡电阻也相应减小,造成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A.导体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
B.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C.电压减小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不变,电阻变小;
D.电压减小时,小灯泡亮度变暗,温度变低,电阻变小.
选取本例题,主要了解学生对测小灯泡电功率这个实验中,电路图的连接、对小灯泡额定功率
的理解、对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择、故障分析、和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

例3给你电源一个(电压未知)、开关和导线若干、已知电阻R0一个、一只电压表(或一只电流表)如何测出未知电阻Rx阻值,设计出电路图。

让学生掌握缺少电压表、电流表的情况下测量电阻的方法,开拓学生思维
六、板书设计
七、复习反思
从总体上看,现在我仍然对这个教学设计很满意,因为它对每一种题型都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教给了学生真正的解题方法。

如:解决电学故障的方法、探究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电学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以及此电路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共同特征,还交给学生设计表格、数据处理、图象分析等综合能力。

教学中的反思:在试讲时,我通过此电路让学生回顾它可以做哪些实验,然后通过问题串的形式(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实验原理、实验结论等)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这样在引入部分就用了大概10分钟左右的时间,致使到了下课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还没有完成,使整节课偏离了主题。

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有时显得还不是很老到,指导和参与学生活动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