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钳工技术操作规程

钳工技术操作规程

钳工技术操作规程Ⅰ一、操作前的准备(一)、操作前要明确工作项目、性质、质量及进度要求,多工种配合作业时要听从统一指挥。

(二)、到现场干活时,要同操作人员详细了解发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部位并做好记录。

确认故障点及原因时,可采取试车检查的方法,确认故障的原因及部位。

(三)、必须熟悉所修设备的图纸资料,了解设备性能、构造、材质、精度标准及技术规范要求。

(四)、核对备件,做好工具材料准备、清理施工现场。

(五)、熟悉掌握操作工艺、检修规程。

二、技术操作(一)、工作前的确认1、工作前必须与操作人员取得确认,检修牌交生产岗位,换取操作牌。

2、多工种配合作业时,要共同商定停车位置,达到便于处理故障,相互不受响。

3、提出专人切断电源,挂上修理牌,确认无误后,按工作要求工作。

(二)、零部件的拆卸1、拆卸零件时要做到先外后内,先易后难,要记清零件的安装位置、方向、配,合要求,做好记号和记录,安装时要遵循先拆的后装,后拆的先装的原则。

2、对隐蔽的部件,如销子、螺丝、稳钉、键等拆卸时,要精心操作,用力不要过大以免损坏零件,精密及高光洁度的零件要轻拿轻放,涂油保护,放置地点必须有软质材料衬垫,用干净布或塑料布,妥善保管,避免丢失、碰撞变形或划伤表面。

3、拆卸过程中如发现有的零件用常规方法拆不下来时,必须根据其构造仔细检查分析找出原因,方可继续拆卸,严禁盲目猛力强拆,导致机件损坏。

4、拆卸高压部件时,必须要先泄压确认无压力时,方可进行拆卸。

5、拆卸连动部件时,要先卸负荷,拆开联轴器后进行逐步拆卸。

6、拆卸内部有弹簧的部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逐步拆卸,以防零件弹出损坏。

7、拆卸支撑部件时,要选择刚度高的部位、强度高的材料支撑好,必要时要采取加焊的措施,确认可靠后进行操作。

(三)零部件的清洗与检测:1、设备部件在拆卸过程中要边拆卸边检查,对重要的部件要重点检查。

2、拆下的部件全部进行清洗检查擦拭干净。

3、认真观察零件的尺寸形状按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核对、测量。

重要零件要采取探伤来鉴定,对超限磨损的部件要依报废或修理标准进行更换或修复。

4、对需要更换修复的零部件要经技术人员鉴定后,再按其确定的方案进行修复或更换。

(四)零部件的组装:1、装配前必须按图纸及技术要求,对零件进行检查,特别是对配合部件要做到重点检查,达到配合要求方可进行组装,安装中各部带有润滑油路的部件油孔、油道要对应,保正油路清洁畅通。

2、组装部件时,要按装配工艺要求进行,配合面清除毛刺,擦洗干净。

各润滑部位要按设备润滑要求添加润滑剂,改用新型润滑剂时要取得专业部门同意并通知操作岗位。

3、装配滑动轴承时,要把外表涂抹润滑油脂后再装,装配时要选择垫板再进行敲击。

直径低于100mm,厚度低于8mm滑动轴承,敲击时不得用6kg以上的锤敲击,装上下滑动轴承时要确认定位,装配时首先要在轴承上加油,配上瓦垫,按工艺要求留出顶间隙,组装瓦盖,再安装轴。

4、装配过盁配合零件,要热装时,要按工艺要求进行装配。

5、压装工件应检查核对轴与孔的配合公差,并清除毛刺、脏物,涂一层润滑油再进行装配,对没有轴台的工件,先做好终止位置记号。

6、敲打精密或淬火件时,必须垫软金属或木板,顶丝、销子、卡簧等,与零件装配时要到位,并稳固可靠。

7、根据不同规格的螺丝,选取适当的板手,禁止用扁铲剔螺帽。

装配对口的机件要随时检查周围的间隙均匀一致。

拧紧螺丝帽时要对称的拧入,用力要均匀,并循环几次拧紧。

8、装配密封部件时,对动密封点和静密封点要按工艺要求选择材料,装配方向和固化干燥时间。

(五)、设备安装:1、安装人员先熟悉设备的结构,安装规范或技术条件,及安装顺序,并选好工具材料。

2、按图纸检查核对地基尺寸、标高、水平和中心,必要时设置安装用的挂线。

3、根据设备安装图纸或安装技术条件的要求,机座下面垫好调整垫铁,垫铁与基础的按触面要平实,垫铁层数要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过多。

4、根据设备安装图纸要求,调整设备的标高、水平和中心,然后对称的循环几次紧固地脚螺丝。

5、新设备在安装前对封存部位的解体、清洗、组装和试车按以前各条规定执行。

(六)、试车1、试车前清除设备周围杂物,检查转动部位无任何工具,材料及零件。

2、试车前要专人负责,统一指挥,送电前要通知所有参加试车人员离开转动部位。

3、要按说明书要求进行试车,按顺序分段试,由低速到高速,由轻负荷到重负荷,由低压到高压,逐步进行。

4、较大连动机组试车时,要同各岗位联系好,派人员分岗看守检查、随时注意设备的转速、温度、压力、电流、声音、行程以及泄漏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车检查处理。

5、充分进行分段试车再进行连锁试车。

6、试车时间根据工艺要求进行。

(七)记录:1、设备检修与安装全过程中,做好动态记录,不搞回忆录,每项工作都做到随做随填写。

2、对修理的工作项目、时间、质量要完整的记录下来。

3、对零部件的配合间隙,修理过程中测量出的各种尺寸,备件的更换,要按日期、数量、标准、处理人等项目,填写齐全,保存完好。

三、工具、仪器的使用(一)精密仪器、仪表的使用:1、使用精密量具和仪器,要轻拿轻放,严禁拆卸和敲打。

2、使用精密量具和仪器时,不得用于测量粗糙表面和温度较高的工件,严禁将仪器堆放或碰撞,用完后要擦拭干净,妥善保管。

3、使用塞尺时要用双手轻塞,只许轻微拉动,不得强塞。

4、使用百分尺时,首先用标准棒校对,测量时要轻旋转棘轮,读数时先锁紧再读数,以免造成差错。

5、使用游标卡尺时不得在工件上来回拉动或强力推进,量取尺寸时,先锁紧再读数。

6、使用水平仪时,应首先检查其误差,测量时放置要平稳可靠,防止振动。

7、使用百分表时,表的测量杆尺寸略大于(0.5-1mm)工件尺寸,再校对零位,轻轻拉动与摆动。

(二)普通工具的技术操作按“通用工具、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四、注意事项(一)修理前未判断出故障部位、没分析清故障原因不得盲目动手拆卸。

(二)组装软、脆工件时不得用手锤直接敲打。

(三)拆卸制动器前,先卸去负荷方可进行拆卸。

(四)设备试运转中不得随意突然打倒车及变速。

(五)组装时防止把工具、材料等杂物丢在减速机等机体内部,以免开车时损坏设备。

(六)滚动轴承加热时,严禁用汽焊加热,以防损坏轴承。

(七)检修设备时,严禁乱割、乱焊,破坏设备原形。

技术操作规程Ⅱ(皮带钳工执行)一、操作前的准备(一)操作前要明确工作项目、性质、质量及进度要求多工种配合作业时,要确定专人指挥。

(二)到现场看活时,要详细了解设备发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部位并做好记录。

(三)必须熟悉所修皮带类型、带宽、线层数、总长度,以及处理方法,掌握对皮带检修的技术规范要求和质量标准。

(四)核对备用皮带是否符合条件要求,做好工具、材料的准备工作。

(五)全面掌握操作工艺、检修规程。

一、技术操作(一)工作前的确认:1、工作前必须与操作人员取得联系,领取操作牌。

2、多工种配合作业时,要共同商量停车位置,达到远离粉尘工作场地不受影响,便于粘接皮带,如卡板联接,也要保证工作场地充足。

3、指定专人切断电源,挂上修理牌。

(二)皮带做口:1、皮带口的长度和斜度:1.2米的皮带一般做1.2米的口,斜度为1.25米,1米皮带一般做1米的口,斜度为1.05米,0.8米的皮带一般做0.8米的口,斜度为0.85米口的长度与斜度也根据具体情况的运输大小,可适当加大口的长度和斜度,提高皮带抗拉力。

2、皮带口的台阶做法:(1)根据皮带线层数做台,一般两层线一个台,如1.2米皮带8层线可做四个台即0.3米一个台,依次计算,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及运输负荷大的皮带一层线做一个台,以提高皮带的强度。

(2)除梭式皮带外,做口时,边上留有30-40mm的小舌头封住接口,防止料及水进入口内影响接口质量。

(三)皮带扒口:1、使用刀割口时,要掌握好尝试不得过深,最好稍带点毛为宜。

2、捅口时,对面不得站人,同时要掌握好改锥方向,不准立着捅,以免损伤皮带线层,造成断台现象。

3、撕皮带时要站稳,前后配合好以免钳子脱开伤人。

(四)皮带予合口:皮带扒完后,把上、下皮带合在一起,检查确认做口是否合适。

(五)皮带打磨:1、打磨前要详细检查手砂轮是否漏电,使用时要戴好绝缘手套,以防触电。

2、打磨要均匀,不得打糊及存在打不到的死角。

(六)皮带预热:1、使用烤灯前检查好有无漏电现象,坚持验电制度。

2、烘烤时要必须将皮带灼热,泄尽皮带的潮气,达到刷胶温度。

(七)皮带刷胶:1、胶的配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胶和好后,不得时间过长。

2、刷胶前将口上杂物清除干净方可刷胶。

3、刷胶后要保证无灰尘、无杂物、严禁烟火。

4、刷胶要均匀,不得过厚及刷不到的地方。

5、刷胶次数按说明或规程。

(八)烘干:1、温度要掌握好,不得过干或不干,用手轻摸不沾手为宜,手要注意清洁,不得用脏手或手去摸。

2、用碘钨灯烘烤时,不得过近或停留时间太长,以防着火。

(九)合口:1、接口烘干后,开始合口,合时要垫好木棒,其作用是在皮带接合尚未对好前,防止皮带自行粘接,木棒要清洁,不得有灰尘及油污等。

2、合口要快,防止时间变长胶面变干,以保粘胶质量,同时保证接口要正,不得歪斜,防止皮带跑偏,3、合口不得戴手套,要使用钳子拉动以保证粘接质量。

(十)皮带加力:1、口合好后,要把两边胶边用钳子加好。

2、从口的一端依次敲打,力要均匀,敲打结实,不准出现敲打不到的地方。

(十一)皮带固化:皮带接好后,要保证4—8小时的固化时间,经保证粘接质量。

(十二)皮带的安装:1、安装人员要先熟悉皮带机的结构,安装规范或技术条件以及安装顺序并有工具材料。

2、安装新旧皮带铆接时,注意顺逆方向。

3、安装皮带时,不得强力牵引,必要时采取断续转车安装。

(十三)试车:1、试车前清除设备周围杂物,检查转动部位无任何工具、材料、零件等。

2、检查操作箱开关是否正确。

3、试车要专人负责指挥,送电前要通知所有参加试车人中,躲开转动部位。

4、开动手动开关进行空负荷试车。

5、如果皮带跑偏,用调偏托辊调整拉紧装置。

(十四)验收:1、试车合格后,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交给操作岗位,同时交回操作牌,取回检修牌。

(十五)记录:1、皮带检修与安装要做好记录,每项工作都要随时填写齐全,保存完好。

三、工具、仪器的使用:普通工具技术操作按“通用工具”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执行,特殊专用工具要在使用前执行认真检查,使用过程是专用。

四、注意事项:(一)修理前未判断出故障位置,未分析清故障原因,检修后不得盲目起车。

(二)拆卸制动器或逆止器时,先卸除负荷,方可工作。

(三)用碘钨灯烘烤时,不得过近或停留时间太长,保证皮带受热均匀,以防着火伤人,烘烤皮带一定达到粘接粘度。

(四)胶接皮带使用的电气专用五金工具,发生故障,必须找电工处理。

(五)扒皮带时,脚站稳、钳夹牢。

(六)打卡子口,要保卡子平整,铆接牢固,加好石棉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