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AO分型
经下胫腓联合部损伤(B型)
最后,由于距骨 向后半脱位,内 侧结构受损导致 三角韧带损伤, 或内踝横行骨折 (如图)。
经下胫腓联合部损伤(B型)
B1 单独经下胫腓联合的腓骨骨折
.1简单骨折 .2简单骨折伴下胫腓前韧带断裂 .3粉碎性骨折
B2 经下胫腓联合的腓骨骨折伴内侧损伤
.1简单腓骨骨折伴下胫腓前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断裂伴内踝骨折 .2简单腓骨骨折伴下胫腓前韧带及内踝骨折 .3腓骨粉碎性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断裂或内踝骨折
下胫腓联合近端损伤(C型)
C1 腓骨干简单骨折
.1伴内侧副韧带损伤 .2伴内踝骨折 .3伴内踝骨折和Volkmann骨折
C2 腓骨干粉碎骨折
.1伴内侧副韧带损伤 .2伴内踝骨折 .3伴内踝骨折和Volkmann骨折
C3 腓骨近端损伤(Maisonneuve损伤)
.1无短缩, 无Volkmann骨折 .2短缩, 无Volkmann骨折 .3内侧损伤伴Volkmann骨折
下胫腓联合远端损伤(A型)
A1 单独的下胫腓联合以下损伤 A2 下胫腓联合以下损伤伴内踝骨折 A3 下胫腓联合以下损伤伴内后侧骨折 .1外侧副韧带撕裂 .2外踝尖端撕脱骨折 .3外踝横行骨折
下胫腓联合远端损伤(A型)
经下胫腓联合部损伤(B型)
动,足内翻导致距 骨外旋(如图) 。
下胫腓联合近端损伤(C型)
踝关节骨折AO分型
损伤机制
受伤时足的位置和暴力方向决定了骨韧带 性踝穴的损伤类型。足的位置决定了变形 发生时哪个结构先被拉紧,以致最先受损。 在旋后(内翻)位时,足的外侧结构紧张, 内侧结构松弛;相反,足在旋前(外翻)位时, 内侧结构紧张,而先受损。变形的力量可 以是旋转(通常是外旋),或内收或外展方 向上的平移,其导致的特定的外踝骨折形 态是分类的基础。
内侧结构首先受损,表现为三角韧带断裂, 或内踝撕脱骨折(如图) 。
下胫腓联合近端损伤(C型)
这样,距骨内侧向前移位。由于距骨外旋 迫使腓骨沿其纵轴旋转扭曲,导致下胫腓 前韧带继而骨间韧带的断裂(如图) 。
下胫腓联合近端损伤(C型)
此时,胫骨向内移 位并脱离了旋转的 距骨,造成腓骨与 胫骨分离。这将导 致下胫腓后韧带的 断裂(偶尔可发生后 踝的撕脱骨折)。最 终,间接暴力导致 腓骨干骨折,骨折 的水平取决于骨间 膜向近端撕裂的程 度。
经下胫腓联合部损伤(B型)
外侧损伤伴足旋后时,导致距骨明显倾斜 并外旋。首先腓骨发生斜行骨折,骨折线 由前向后,从踝关节水平向近端延伸(如 图 )。
经下胫腓联合部损伤(B型)
如距骨进一步外旋,首先腓骨 在踝关节平面产生向后的斜行 骨折,如外力至此停止,则为 无移位的裂缝骨折。此为最常 见的骨折类型且踝穴保持稳定 (如图) 。 距骨继续旋转导致骨折向后及 近端移位。则导致下胫腓后韧 带损伤或后踝骨折(如图) 。
B3 经下胫腓联合的腓骨骨折伴内侧损伤和 Volkmann骨折
.1简单腓骨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断裂 .2简单腓骨骨折伴内踝骨折 .3腓骨粉碎性骨折伴内踝骨折
经下胫腓联合部损伤(B型)
下胫腓联合近端损伤(C型)
该型损伤发生于足旋前位、内侧结构紧张、 外旋力量作用于足部时。(如图)
下胫腓联合近端损伤(C型)
附图
下胫腓联合远端损伤(A型)
足处于旋后位时, 在距骨施加内收的 暴力,损伤首先发 生在外侧,因为该 部位处于紧张状态。 它可以引起外侧韧 带断裂、骨骼韧带 撕脱,或者使外踝 在胫骨关节面水平 或稍远发生横行骨 折(如图 )。
下胫腓联合远端损伤(A型)
如果致伤暴力继续作 用,距骨将倾斜,使 内踝发生剪切压缩骨 折(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