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积极性的浅析
摘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类,其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我实现需求成为员工在工作中的迫切需求。
本文通过放权激励、晋升激励和培训激励的方法,从自我实现需求角度来探讨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关键词:企业员工积极性
员工是企业发展中的软实力,发挥好软实力的作用能弥补企业硬实力的不足。
在企业面临困难时,员工不应该是企业的“包袱”,员工应该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力量,代表着企业的未来。
我们可以把企业管理者看做一根筷子,而员工则组成了一把筷子。
一根筷子比较脆弱,而一把筷子则不易折断,一个优秀的企业需要员工来支撑。
因此,员工是企业发展的财富和珍贵资源,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自我实现需求是使员工满意的最高需求,企业应当满足员工这方面的需求。
一、企业员工积极性的概述
一位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其中生理需要是指为了生存而不可或缺的需求,包括:吃、穿、住、行等基本的需要。
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后,人们要求更高一层的需求。
这时产生安全需求,即希望自己的免遭伤害,希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安稳,希望不确定因素减少,风险降低。
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需求后,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更高一层的需求上,这时出现了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与个人的性格、家庭、教育、经历有关,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分析社会需求。
在满足了以上三个需求之后,人们会产生另一种需求——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求主要包括:渴望成就、独立与自由和渴望名誉、地位。
归结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
需求是不断推进的,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人们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符合的工作,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挥,成为所期望的人。
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我们也已看出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的最终追求,员工也会产生这方面的需求。
因此,企业要重视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满足员工自我实现需求,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推动企业不断发展;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向高效益迈进。
二、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影响因素
(一)管理者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
管理者既是员工的领导者,又是员工工作的监督者。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将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如果管理者“眉毛胡子一把抓”,小事也要亲力亲为,就会使员工产生压力和不适,将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动力,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聪明的管理者应当懂得适当放权,这样不仅自己省力,还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管理制度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
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关系到企业运行。
其中晋升体制是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晋升体制是否完善关系到员工是否有工作热情。
因此,完善晋升体制有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管理系统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
管理体系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员工也越来越关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员工对培训的需求渐渐增加,这使得企业更加关注员工培训问题。
培训激励能满足员工培训需求,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
性,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方法
(一)放权激励法。
权利并不是管理者的专属品,一般员工也渴望权利。
小小的权利也能让员工得到极大地满足感。
可见,适度放权不仅能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而且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何为适度放权?适度放权就是定期召开全体员工会议,听取员工对重大对策的见解;实行小组分工,协作完成任务;让员工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权利、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权利。
管理者放权给员工不但有助于管理者评估员工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员工提升能力,满足员工需求。
但是实施放权激励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一下三点:第一,要让员工产生胜任感。
胜任感是指相信他有能力出色完成某项特殊任务。
胜任感能使员工更自信,从而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因此,应当挑选那些能胜任的员工接受任务。
如果员工不能胜任该项任务,就会产生挫败感,反而不利于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
第二,让员工有自我决策权。
自我决策是指个人觉得自己有权发动组织各类工作活动。
让员工拥有自我自我决策权,有利于减轻管理者的压力,有利于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融入企业这个大集体,有利于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三,让员工的意见具有影响力。
影响力是指员工能左右工作的重大成果的程度。
企业允许员工参与重大的决策,让员工感觉自己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旦员工的意见被采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从而激发员工的潜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二)晋升激励法。
晋升激励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有效的方法。
把员工晋升体系应用于提高员工积极性的过程中,将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员工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产生自我超越的欲望,从而自动释放出潜能,更好地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
晋升激励应当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双轨晋升原则,按员工所从事的工作的类别分类,建立员工职业发展的双重渠道,分为领导类和专业类。
二是双梯晋升原则,不仅可以实行职务/职称以及级别晋升,而且可以进行员工职位晋升,让员工有两条平等的晋升阶梯。
遵循以上两个原则,明确员工的晋升通道,使员工在晋升中得到成就感。
成就感是激励的动力。
与物质激励相比,它对提高员工积极性的的作用将更加持久。
通过职业晋升,使员工朝着自己的职业规划前进,一方面满足了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另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培训激励法。
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励,员工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着一定的需求。
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是每个员工的愿望,也是对自己工作市场价值的投资。
越来越多的员工重视培训,也使得培训成为激励的有效方法之一,培训激励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挑选合适的培训对象,因人而异的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不是任意的,应该是有选择的。
有效的培训才能成为激励的手段。
如果将老员工和新员工一起参加入职培训,显然是不适合的。
企业应当选择适当时机对员工进行分类培训,这样才能用好培训激励这个方法。
培训必须着眼于员工需求。
要想通过培训来激励员工,就必须使培训内容满足员工需求,做到因人而异的培训,反之,达不到培训的效果,更无激励可言。
其次,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法,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培训方法的选择也是相当重要的。
在培训中不应该采用“填鸭式”的传授,应当采用角色扮演、游戏等方法来带动员工主动学习,参与到培训学习中。
这些培训的新方法能有效地实现培训目标,提高培训的时效性,更能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创新考核培训模式,适当提供物质、晋升等奖励。
考核是培训激励的保障。
员工能否将受训中获得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是考核的重要标准。
在培训中,必须重视短期和长期相结合,个人和企业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在必要时可以为员工提供物质、晋升等激励,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通过培训可以使员工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满足员工自我实现需求。
调查表明:很多员工认为培训是企业提供给他们的最好的奖励,因为这关系到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重视百姓的作用是古人的治国之道。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员工就是水,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
员工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只有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一八.职业晋升如何落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贺秋硕,喻靖文,殷智红.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引导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3、邓正红.激活员工构造常青企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4、潘竞贤.激发力打造激情四射的团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徐明蕾.关于培训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的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报,2006
第5期
6、段远鹏.谈员工培训激励的实效性[J].企业管理,2007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