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怎么都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
课前准备:
生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分段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教师范读。
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2、数一数这篇课文有几段话,用手势告诉大家。
(四段)
3、课文读给同桌听,说一说你觉得怎样最快乐?
三、深入理解课文详情。
1、分小组朗读课文,想一想:比较一下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许多人的快乐?读后,小组汇报交流。
2、小组汇报:
⑴一个人,挺快乐;
你做哪些游戏是很快乐?(折纸船、跳绳、画画……)
你一个人在家时干什么?(看电视、看书、玩玩具、打扫卫生……)
怎样才能读出你快乐的心情?练习读;指名读;集体评议。
⑵两个人,真快乐;
⑶三个人,很快乐;
⑷许多人,更快乐。
为什么大家一起玩时最快乐?(人多可以做更多的游戏)谁来读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表达出来。
齐读第四段。
3、原来快乐就在我们身边,你有什么新玩法?
如:我和()一起玩挺快乐,我喜欢和()一起玩最快乐。
4、练习表演读:
一人读第一段,由他邀请同伴一起读第二段,由此顺延,最后全班一起读第四段。
四、总结全文。
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快乐,做游戏、读诗歌。
老师也写诗了,送给你们!孩子们起立,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这首关于学习的小诗。
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
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
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
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
我们一个人相处是快乐,但与人相处、交往会更快乐。
板书设计: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挺快乐折纸船踢毽子听广播
两个人,真快乐下象棋打乒乓讲故事游戏快乐
怎么都快乐三个人,很快乐跳皮筋掰手腕过家家学唱歌学习也快乐许多人,更快乐丢手绢赛拔河……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喜欢阅读充满童趣,图文并茂的课文。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表达能力。
这篇课文表达了朋友之间的友情,可以通过这首诗让学生感受一下诗人的友谊。
可以学习课文时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到文中我紧张、害怕的心情。
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形象直观为主,体会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在朗读和想象中走进儿童诗的情景。
【效果分析】
成功之处:
课堂以一张图片导入,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回忆自己课间的游戏,老师总结引出课题《怎么都快乐》。
接下来是初读课文,运用了借助拼音自读、同桌互相读、指名读三种方式进行,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三部分是课堂的主要环节,随文识字。
我把本篇课文分成了四段配上插图做成幻灯片,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认读生字,通过具体的语境来学习生字,并在认字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方法,如分析字形、编小故事、组词、说话、谜语等,改变枯燥的识字教学,引起学生认读记忆的兴趣。
还注意在简单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相应的文字配上动作,帮助学生来感觉文字的优美。
最后运用了游戏对识字进行巩固,通过星星挑战赛、和字卡交朋友来帮助学生复习生字,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符合低学级学生的特点,完成了教学目标,环节很清晰,虽然是从未见过的学生,但配合的还不错,课堂氛围也很热烈,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对我来说最大的一个进步是平和的心态,讲课的过程中没感觉到紧张。
不足之处:
本节课在识字层次的问题上还有待推敲,以后要多看这方面的书籍与资料,深入的学习一下。
另外对一些有特点的句子应该尝试着引导学生品味一下,不做繁琐分析,只做简单的引导,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怎么都快乐》是一年级小学语文下册中的一首儿童诗歌,它是一首充满活泼生动的儿童诗歌,全诗写得轻松明快,朗朗上口,不但适宜背诵,而且是学生模仿写诗的最好题材。
它共分为四节,写出孩子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许多人玩……即游戏是的快乐的心理。
课文第一幅配图是一的人在搭积木。
第二幅图是两个小孩在下象棋。
第三幅图是三个小孩在跳绳。
第四幅图是一群孩子在玩捉迷藏。
这四幅图能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词句,并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教材中出现12个会认字和7个会写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后再指导书写会更有效。
课后练习朗读课文的要求虽然没有明确出现本单元读好长句子的学习重点,但课文的几小节都出现了长句子,需要指导、练习读好长句中的停顿。
【评测练习】
1.生字:
怎,独,跳,绳,讲,得,羽,球
读音:
部首:
组2个词:
【课后反思】
本篇课文是一首短小易懂的诗歌,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符合低学级学生的特点,完成了教学目标,环节很清晰,虽然是从未见过的学生,但配合的还不错,课堂氛围也很热烈,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对我来说最大的一个进步是平和的心态,讲课的过程中没感觉到紧张。
本节课在识字层次的问题上还有待推敲,以后要多看这方面的书籍与资料,深入的学习一下。
另外对一些有特点的句子应该尝试着引导学生品味一下,不做繁琐分析,只做简单的引导,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要求中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富有童心童趣的儿童诗,贴近儿童的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借助教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形象,体验语文阅读的乐趣。
更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引导他们围绕画面内容和文本空白进行猜测想象,在内化感悟及积累运用的过程中使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