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2009-2班(本)资源勘查工程《遥感地质学》期考试卷(B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关于利用摄影红外波段遥感,以下( )的描述是正确的。
a)可以用于探测目标物的热辐射信息, b)工作波长属于红外波谱区间的较长波长部分, c)可用特殊的透镜摄影, d)可用特殊的感光材料摄影
2、3S集成包含以下技术的集成,除了(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图像处理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
3、露黑褐土的表面比较接近于:( )。
a)黑体, b)朗伯源, c)选择性辐射体, d)灰体
4、以下( )不是太阳辐射的特点。
a)太阳辐射接近5800k黑体辐射, b) 太阳光谱辐照度按波长的分布具有不连续性,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热红外波段, d) 在距离太阳平均日地距离处太阳的辐射能量总值约为1.94卡/(平方厘米·分钟)
5、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作用的强弱主要与( )有关。
a)电磁辐射的波长, b) 大气物质成分的颗粒大小, c) 大气物质成分的密度, d)电磁辐射的强弱
6、要求对某污水排放口每隔2小时获得一景监测图像,适合的遥感平台为( )。
a)航天平台, b)航空平台, c) 超低空微型遥感平台, d)地面平台
7、图像辐射校正可以用于以下图像误差和偏差校正,除了( )。
a)图像中心色调过亮 b)图像上灰度失真疵点, c)图像中图形梯形变化, d)图像上有条状干扰
8、对于合成孔径侧视雷达,要获得2米的方位分辨率,天线孔径应为()
A、1米
B、2米
C、4米
D、0.5米
9、用比值法对图像进行增强的目的是()
A、扩大相邻两个像元的差别,
B、缩小相邻两个像元的差别,
C、减少各波段信息之间的冗余,
D、压缩数据量
10、探测植被分布,适合的摄影方式为。
a)近紫外外摄影, b)可见光摄影, c)近红外摄影, d)多光谱摄影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五个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 )
A、反射
B、吸收
C、透射
D、发射
2、遥感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
A.主动遥感
B.可见光/红外遥感
C.被动遥感
D.微波遥感
3、按照工作方式雷达可分为()。
A、成像雷达,
B、非成像雷达,
C、反射雷达,
D、军事雷达
4、遥感影像地图从表现内容上可分为()。
A、普通影像地图,
B、专题影像地图,
C、气象影响图,
D、海洋地质图。
5、我国第二次全国国土资源大调查用到的3s 技术有: ( )
A、 GIS
B、 RS
C、 GPRS
D、 GPS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多波段(多光谱/多波谱)遥感:
2.大气窗口:
3.热图像:
4.数字图像:。
1
5.地质解译标志:
四、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像元的双重含义
2、简述CCD三种主要功能
3、数字图像处理的实质
4、简述像点位移的规律
5、简述遥感可以探测和识别地物(遥感理论基础)的原因
五、论述题(共20分)
草绘植被的反射波谱曲线。
分析植被在彩色红外航空像片上的色彩特征,并说明为什么?(提示:根据植被的波谱特性、红外彩色胶片结构、色光减法混合原理)
答:
(不够请转背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