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一)
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
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 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
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
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应用
(l)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沦依据。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二)
1、F2共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其中双显(黄圆):一显一隐(黄皱):一隐一显(绿圆):双隐
(绿皱)=9:3:3:1。

F2中纯合子4种,即YYRR、YYrr、yyRR、yyrr,各占总数的 1/16;只有一对基因杂合的杂合子4种,即YyRR、Yyrr、 YYRr、VyRr,各占总数的2/16;两对基因都杂合的杂合子1种,即YyRr,占总数的4/16。

2、F2中双亲类型(Y_R_十yyrr)占10/16。

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16yyR_)。

3、减数分裂时发生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

如AaBb×Aabb可分解为:
Aa× Aa,Bb×bb。

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

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三)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2)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
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
(1)正确选择实验材料豌豆适合作杂交实验材料酌优点有:
①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严格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均是纯种。

③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2)精心设计实验程序
①采取单一变量分析法,即分别观察和分析在一个时期内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

②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即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此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

③运用了严密的假说—演绎法。

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说,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在不同的杂交实验中分别验证假说的正确性,从而使假说变成普遍的规律。

(3)精确的统计分析通过对一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
状杂交实验中子代出现的性状进行分类、计数和数学归纳,找出实验显示出来的规律性,并深刻的认识到比例中所隐藏的意义和规律。

(4)首创了测交的方法巧妙地设计了测交方法,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

这种以杂交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的方法,已成为遗传学分析的经典方法。

4、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把“遗传因子”叫做基因。

(2)因为孟德尔的杰出贡献,他被公认为“遗传学之父”。

看了<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的人还看了:
1.高中生物遗传规律知识点梳理
2.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3.高中生物小知识点总结
4.高中生物所有知识点总结
5.高中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6.高中生物遗传知识点大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