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安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点汇总1、木工机械的特点:切削速度高,刀轴转速在2500—4000转/分钟,甚至更高,转动惯性大,难以制动。
手工送料,遇到结疤弯曲造成伤害,噪声大、震动大、工人劳动强度大,易疲劳。
2、木工刨床伤害:徒手推木料容易伤害手指,刨床噪声产生职业为害。
3、手压平刨刀轴设计与安装要求:1)刀轴必须圆柱形,不得使用方形2)压力片的外边缘应与刀轴外缘相合3)刨刀刃口伸出量不得超过刀轴外径1.1mm。
4)刨口开口量应符合规定。
1、气焊与气割的主要危险是爆炸和火灾,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金属熔渣飞溅、烟气、弧光也会危及人员健康。
2、电石的储存和使用:1)避免受潮,库房防漏雨,容器密封良好,电石桶上应有防火防潮安全标志2)库房不得设在可能积水处,内地面高出地面0.25—0.6米3)耐火建筑,屋顶有自然通风的风帽,库房周围10米之内不得有明火,内设施符合防爆要求4)电石桶防止滚动碰撞5)开启电石桶用铍铜合金工具,使用铜工具含铜量低于70%6)空电石桶附近不得有明火7)库房应有黄沙、干粉,二氧化碳等不含水的灭火器。
3、乙炔发生器装置:1)发生器及其安全阀、回火防止器(水封安全阀)、安全膜(或卸压孔)不得有泄漏堵塞2)乙炔发生器、回火防止器内水量符合要求,内部水温不得超过60℃,气体温度不得超过90℃3)采用块度25-80mm的电石,不宜采用15mm以下的电石和粉粒4)内部冻结不得用明火和电器加热,只能用热水、蒸汽解冻5)不能用氧气顶吹乙炔皮管6)使用前,放出乙炔发生器内乙炔与空气的混合物;每班工作结束前应放出乙炔发生器内的电视灰和污水7)发生器在通风良好场所,附近不得有引燃源8)回火防止器只能接用一把焊枪9)安全膜采用响应快的脆性材料制作,强度为工作压力的1.5倍。
10)发生器内压力不得超过150千帕(表压)。
4、氧气瓶:1)装减压阀前开启吹净2)冻结只能用温水解冻3)氧气操作人员不得穿有油污的工作服与手套,不得用沾有油污的工具4)不能全部耗尽,应留有0.1-0.15mpa的压力,5)原理高温场所,避免阳光直射。
5、交流弧焊机空载输出电压多为60-75伏,当产生电弧时焊钳上的电压维持在30伏左右。
6、使用交流弧焊机安全要求:1)远离易燃易爆品,避免受潮,避免异物进入2)外壳应可靠接保护导体3)额定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符合4)应经端子排接线5)多台焊机应尽量均匀分结与三相电源,尽量保持三相平衡6)弧焊机一二次线电源均应采用铜芯橡皮电缆,一次线长度不宜超过2-3米7)一二次线圈绝缘电阻合格8)移动焊机必须停电作业9)在电击危险性大的环境作业二次侧宜装设熄弧自动断电装置10)穿戴绝缘鞋、手套、工作服、面罩,在金属容器中作业还应带上头盔、护肘等防护用品。
7、电焊作业防火防爆安全要求:1)焊接作业点5米以内,及下方不得有易燃物品,10米以内不得有乙炔发生器或氧气瓶。
2)不得在储存汽油、煤油等易燃物品的容器上焊接3)焊接管子,两端应当打开,不得有易燃物4)不带压焊接压力容器5)电气焊作业前都应清洗容器内残留危险物质。
1、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气装置事故。
2、数十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可停止呼吸,数十微安电流直接留过心脏会导致致命的心室纤维性颤动。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取决于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电流种类、电流途径、人体健康程度。
、3、感知电流:工频感知电流:0.5-1mA,工频摆脱电流5-10 mA;室颤电流: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跳动周期时,室颤电流为50 mA。
4、流过人体的电流取决于人体的接触面积与电压。
当电压为100-220v时、干燥、电流通过左手到右手,接触面积为50-100㎝2时,人体电阻为1000-3000欧姆。
5、触电事故: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电伤是电能转换为热能、机械能等其他能量作用于人体的伤害。
6、电击(触电):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电伤: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
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电弧温度可达8000℃,可造成大面积烧伤。
7、雷击事故:自然界中相对静止的正负电荷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静电事故:工艺过程中或人们活动过程中,相对静止的正负电荷能量造成的事故。
8、电磁辐射危害:辐射电磁波是指频率在100KHz以上的电磁波。
无线电设备、高频金属加热设备、高频介质加热设备均有电磁辐射危害。
防止电磁辐射采取屏蔽(铜铝钢材质)、吸收等专门的预防措施,如果在板状屏蔽上涂上一层小颗粒,更有效吸收电磁波,构成吸收屏蔽。
9、电气装置故障机事故:异常带电、异常停电、电气设备损坏、电气线路损坏、短路、断线、接地、电气火灾等。
10、直接电击事故预防措施:绝缘(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欧姆)、屏护(采用遮拦、护罩、闸箱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遮拦与低压裸导体距离不应小于0.8米;网眼遮拦与裸导体之间距离低压设备不小于0.15米,10KV设备不应小于0.35米,可靠接地或接零)、间距:(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得小于0.1米,高压作业见P30表1-4)。
起重机具与线路导线的最小距离:≤1KV最小距离1.5米,10KV,2米,35KV,4米。
11、间接电击事故预防技术:IT(保护接地),TT,TN(保护接零)。
TN分为:TN-C,TN-CS,TN-S三种。
12、IT: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在10KV配电网中,如果高压设备与低压设备共用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且Re≤120/Ie。
13、TT: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配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
14、TN:TN-S系统的安全性能最好,有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用;TN-C-S: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TN-C:采用与触电危险性小,用电设备简单的场合。
15、保护零线截面积选择:Sl≤16时,Spe=Sl;16<Sl≤35时,Spe=16;Sl>35时,Spe= Sl /2。
16、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属于Ⅱ类设备,此类设备的电源应该符合加强绝缘的要求,此类设备的加强绝缘在500V电压测试下,工作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兆欧,保护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兆欧加强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小于7兆欧。
17、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的限值为50V,等级规定为:42、36、24、12、6。
特别危险环境使用的携带式电动工具采用42V安全电压,在有电击危险的环境使用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或24V 电压,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下应采用12V电压,水上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
18、电气隔离的电源变压器必须是隔离变压器,二次边必须保持独立,保证电源电压≤500V,线路长度≤200米。
19、漏电保护(剩余电流保护):6mA—20A。
30mA及30mA以下属于高灵敏度,主要防止触电事故,30mA以上,1000mA以下,属于中灵敏度,防止漏电火灾和监视一相接地故障,为了避免误操作,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不得低于额定动作电流的1/2。
20、漏电保护器使用:在浴室、游泳池、隧道等电击危险性很大的场合应选用高灵敏度保护器,单相线路选用二级保护器,三相负载三相电路选用三级保护器,动力和照明合用的三相四线线路和三相照明电路必须选用四级保护器。
1、雷电种类:直击雷(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500ms)、球形雷(带电气体)、感应雷(雷电感应,架空线路或导体)。
2、直击雷和感应雷都能在架空线路上或在金属管道上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冲击波。
3、雷电具有雷电流幅值大(可达数十KA至数百KA)、雷电流陡度大(可达50KA/μs)、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可达数百KV至数千KV)的特点。
4、雷电危害:火灾和爆炸、触电、设备设施损坏、大规模停电。
5、防雷建筑物分类: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指制造、使用或储存火药、炸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危险物质,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从而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建筑物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指对国家政治或国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的建筑物,或大量制造、使用、储存爆炸危险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建筑物。
3)除第一类和第二类以外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6、装设避雷针、线、网、带是直击雷的主要防护措施。
保护范围按滚球法计算。
7、二次放电防护:第一类防止二次放电距离不得小于3米,第二类不得小于2米。
8、静电感应雷:不带电的金属装备,结构连成整体予以接地。
平行管道,相距不足100mm的管道用金属线跨接。
9、雷电冲击波:为了防止雷电冲击波侵入配电装置,可在线路引入端安装阀型避雷器。
1、静电产生间距:2×10-8cm,物体接触。
2、静电产生: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固体物质粉碎、研磨;粉体物料筛分、过滤、输送、干燥;悬浮粉尘高速运动;混合器中搅拌高电阻率物质;高电阻率液体高速流动,液体喷出口,液体注入容器;液化气体、压缩气体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喷出管口;化纤布料穿着操作行动起立等。
3、静电特点:1)电压高:固体静电可达20×104V以上,液体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可达10000伏。
人体静电也可达10000伏。
2)泄漏慢3)影响因素多。
随机性强。
4、防静电措施:1)环境危险程度控制2)采用107-109欧姆的导电性工具,控制烃类燃油流速:v2D≤0.64。
3)接地:防静电接地不超1兆欧,对于金属导体要求不大于100-1000欧姆。
4)增湿5)抗静电剂。
6)静电中和器7)加强静电安全管理。
1、变配电站位置:避开易燃易爆环境;在企业上风侧,并不得设在容易沉积粉尘和纤维的环境;不得设在人员密集的地方;低洼处不宜建设,足够的消防通道并保持畅通。
2、建筑结构:室内油量>600kg以上的充油设备必须有事故蓄油设施,储油坑容纳100%的油。
3、室内重又设备油量60kg以下允许安装在两侧有隔板的间隔内,油量60-600kg必须安装在有防爆隔墙的间隔内,>600kg以上者应安装在单独的间隔内。
4、通道:高压配电装置大于6米,通道设置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大于15米距离增设出口。
5、标志:止步,高压危险!,门窗及孔洞应设置网孔小于10×10mm 的金属网。
6、电力变压器:油浸式和干式变压器。
变压器油闪点:135-160℃。
7、变压器的接地一般是其低压绕组中性点、外壳、阀型避雷器三者共用,并有可断开的连接点。
8、居住建筑物内油浸式变压器单台容量不能超过400k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