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附件FJC注塑模具技术标准本标准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1.模具制造依据及其要求1.1 FJC在合同签定后提供给卖方设计、制造模具用3D产品数据、2D产品图纸及产品相关技术要求、生产用原材料的参数和注塑机参数等,最终模制产品必须满足总成在车上的装配要求。
(见二维装配图、间隙图)1.2产品表面有皮纹的模具,将严格按FJC(或客户)提供的皮纹样板及指定的花纹厂家制作相应皮纹。
皮纹费用含在模具费用中(模具供应商支付)。
1.3产品标示:所有模具在产品适当表面(产品B面适当位置),采用适当大小的字和字体刻上相关内容:(1)产品的商标;(2)产地(CHINA或CN);(3)生产厂家代码(4FF);(4)零件号;(5)时钟(年、月);(6)材料代码;(7)FJC相应标志;(8)3C标志等字样。
具体要求在实施前以FJC提供给模具供应商详细清单、样式、产品相应位置为准。
1.4本合同中涉及的产品图纸、模具3D数据等技术资料与此项目有关的各种资料FJC拥有所有权。
未经FJC 许可,卖方不能转让给与本合同无关的第三方,否则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1.5卖方自行安排流动分析并以文件形式告知FJC 其详细结果,双方共同确认模具热流道的结构布局、浇口位置、浇口型式等详细内容,热流道加工前必须得到FJC相关工程师的认可。
1.6模具结构设计完成后,同时具备模具结构评审条件时。
卖方及时通知FJC相关人员,FJC将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同卖方相关模具结构工程师共同完成模具的结构评审,提交模具结构评审报告,供卖方进一步优化模具结构。
最终模具结构双方确认并签字。
2.模具外观及各种标示要求2.1模具外观:模具铭牌(材质-铜):详见附件模具铭牌零件名称 Part Name C301仪表板本体 零件号 Part No. FC01-60381零件材料 收缩率 Material PP+TD20Shrinkage1.05%FJC 模具号 FJC Mould No. H47-H001模具外形尺寸 Mould Size 2400(水平) × 1612(竖直) × 1481 (模厚)模板尺寸Mould Plate Size 70mm模具重量 定模重量 动模重量 Mould Weight Fixturing Side 13T Moving Side 11T 液压抽插芯 定模侧 动模侧 Hydraulic Core Fixturing Side1Moving Side2模具供应商 Supplier***模具公司 供应商模具号 Supplier Mould No.6888-88 制造日期Manufacturing Date*年*月2.2 模具外表面不涂漆(表面要求光亮无锈蚀)。
相关标示(热流道、水路、油路等)齐全、清晰(按要求)。
模具外形尺寸、定位圈等匹配于FJC公司相应设备(模具动、定模板,均设置与设备相应尺寸规格的承重用定位圈2700/3200T—∮125-0.3;1500T/1600T—∮250-0.3;1380T--∮150;倒角:4*30°嵌入模板;定位圈凸出模板20mm);模具与注塑设备相应装夹处应严格按设备匹配尺寸确定(以匹配与设备上的液压装夹装置)。
准确位置详见设备清单或图示(模板尺寸2700/3200T—101.6mm、垂直方向1612.8mm(806.4+-0.05mm);1600/1500T---70mm;1380T---50mm)。
2.3.1模架:支撑板、垫板、底板(厚度按设备标准)及模脚等采用标准模架。
2.3.2模具顶、底板地侧-靠设备模板侧倒角10*45°。
以适应翻模机。
2.4防护柱:中、大型模具或前后模分型面落差大的动模或定模侧,均设置维修用保护支撑柱(便于模具维修时翻模后支撑用—保护型腔、型芯,防护支撑高出突出部分—40mm)。
2.5.1所有吊装装置必须安全可靠。
所有吊环(安全吊环)与油管、水管等附件不许有干涉!2.5.2起重吊环与模具表面要紧密接触,防止模具起吊运行过程中吊环折断事故发生。
孔深应大于吊环螺纹长度5-8mm.孔边缘倒角5*45°。
2.5.3所有板均设置4个起吊孔(便于模具维修、拆卸)。
其尺寸适当(常用的吊环,尺寸尽量统一,便于使用)。
2.5.4两只吊环同时使用时,应尽量保其在同一方向上,如吊环方向存在夹角应在5°以内(当大于5°时应适当调整孔深、倒角等)。
以确保起吊安全!(安全吊环除外)2.5.5大、中型模具动、定模板应设有4个(4角)吊环孔(通螺纹孔)。
便于模具维修(翻模用)。
2.5.6大中小型模具整体起吊时,要求处于平衡状态。
其主吊点应是模具重心。
(仪表板模具、门板模具M64)2.5.7大、中型模具动、定模单侧起吊时,要求处于平衡状态(便于模具安装、维修)。
2.5.8模具发运时配备相应吊环(安全吊环)—4件(便于模具吊装)。
2.6模具存放:模具下方、侧面(有油缸等附件的)设置必要的支撑柱、保护柱(-外圆∮100涂红漆—警示)等,以保护模具本身各机构的安全性。
模具下方支撑柱应高出模具液压回路等机构至少100mm 以上。
以确保模具各机构、附件的安全性。
2.7模具所有可动板均设有锁模联板(涂红柒),以确保模具起吊过程中的安全性。
2.8热流道标示牌:详见图片标示牌材质:金属;位置:模具定模操作侧适当处;热流道铭牌要清楚标明和实际流道结构完全一致的(对应产品2D示意图相应位置)各加热点的位置示意图,便于工艺人员实际调整。
并固定于模具操作侧较醒目的部位。
(必要时标注各加热元件的功率等相关信息)。
热流道标示牌水路标示牌2.9水路标示牌:详见图片动模、定模分别设置标示清晰的与产品2D示意图(标牌)相应的水路示意图(要求同产品相应位置标注清楚)标示牌。
且模具表面每组水路分别标注1 IN\1OUT;2 IN \2OUT... 等标识。
并固定在模具非操作侧较醒目的位置。
2.10油路标示牌:详见图片抽插芯油路标明清晰,与产品2D示意图相应位置标示牌。
并提供相应警示!牌,固定于模具操作侧显著位置。
内容如:不抽芯,不许开模!!!等提示。
2.11模具循序动作标示牌:如:顶退--插芯—锁模—注射—保压—冷却—抽芯(动模侧)—开模等顺序图。
2.12模具外表面分型面处做明显标记。
逆向箭头。
2.13各板间均设置翘模缺口、各板标记号有序对应(便于模具拆卸、装配)。
3.模具各种联接:3.1热流道系统:3.1.1热流道系统单点电流I<10A(P<2200W),所有热流道传感器采用J型.3.1.2主流道喷嘴R(R11\R16\R20\R30等),无注明情况下为R30 。
主流道∮---3.1.3热流道电源和电偶插座均采用24针。
安装于模具定模操作侧适当位置。
插座厂家:Harting型号为:09 33 024 2601(电源-凸)09 33 024 2701(电偶-凹)09 30 024 0302/0317(不封底下壳)详见Harting标准。
其接线方式:电源:1#/13#,…….12#/24#(电源接口为凸—明显标示);电偶1# + /13# - ……..12# + /24# -(电偶接口为凹—明显标示)两组或以上(对于温控点多于12)电源分别标注:P1-P12;P13-P24……电偶分别标注: T1-T12;T13-T24……3.1.4热流道顺序阀接口联接方式(置于非操作侧适当位置):模具侧型号:(STAUBLI)SPC 203 12 7100/JV CASE A(6组)设备侧型号:(STAUBLI)SPC 203 12 1100/JV CASE A(6组)3.1.5 顺序注射模具型腔侧、模具底板标识应严格按照顺序阀浇口编码,清楚可视(1#、2#......)3.2 模具水、油路联接:3.2.1 冷却水模具侧内螺纹(3/8″):模具自身管连接采用耐高温、耐高压胶管(无管箍)、各种连接弯头等。
所有元件均采用PARKER 元件(不泄漏)。
3.2.2大型模具冷却水均要设置集水器(东莞胜达见附件)(5进5出、接口1″、铜制带阀门,以控制进水量并确保水路畅通)。
大型模具动、定模各设至少两组以上冷却回路的集水器。
安装于非操作侧中间位置(以防与设备拉杆干涉)。
以确保模具冷却效果。
如由于产品、模具等结构的特殊要求需单独设置回路,以便可单独控制冷却效果,保证产品质量。
3.2.3水嘴采用标准快换件:模具水快换接头型号:日东(NITTO)公司 8S/ 8P (1380吨以上设备动模、定模各设两组以上1Close1close1open 4open 4close2open 2close 1Open 3Open3Close回路)。
小于1380T设备采用日东(NITTO)公司3S/ 3P水快换接头。
热流道系统冷却水单独控制其接头:3S/3P(NITTO)3.2.4油嘴接头采用标准快换件:抽插芯--油接口型号:日东(NITTO)公司 3HP/3HS;(抽插芯)动模侧用于液压顶出:日东(NITTO)公司3HP/3HS。
(抽插芯)3.2.5油嘴、水嘴接头及其集水器均设置于设备的非操作侧。
3.3行程开关:模具各动作均有位置确认。
置于非操作侧。
3.3.1行程开关型号:omron 型号-SHL-Q2255( 采用串联方式)3.3.2插座型号:Harting16针型号为:09 20 016 2612(Han 16A M)模具侧为凸,09 20 016 2612(Han 16A M)安装于模具非操作侧上方适当位置。
不封底下壳:09 20 016 0301接线方式:后模1-9(顶退-中子进)/2-10(顶进-中子退);5-13(中子退)/6-14(中子进)。
前模抽芯5-13(中子退)/6-14(中子进)。
4.模具结构模具所有部件应保证其足够加工的精度及配合装配精度,确保模具各动作的顺畅!4.1导柱、导套、导板、耐磨板、承压板、导向底板、压条、顶针、司筒、螺钉等:z导柱:小型模具--圆导柱SUJ2不开油线(圆导无胚头,采用螺钉联接);z导套(青铜+石墨自润滑)。
大型模具(5吨以上)--方导(P20+T8 R3);导套(青铜+石墨自润滑的)。
z顶出板导柱(副导柱):不嵌入B0板(与底板及B0板单边间隙0.05mm);z导套(青铜+石墨自润滑的);大型模具增加推板与方铁支撑(耐磨板)。
z斜导柱便于拆卸。
z所有耐磨板(非滑动面)、承压板均钢质(T8A HRC50-55)嵌入型芯、型腔板,并均匀开标准封闭存油槽(R1.25\深度0.5mm\宽度2mm);z滑块导向底板、压条:大、中型模具必须采用青铜+石墨自润滑式标准件;所有滑块锁模面应均匀设置锁模用耐磨板(青铜+石墨--嵌入式)。
大型滑块应设置中间滑道(青铜+石墨),底面耐磨板(或石墨自润滑)应高于底面0.5mm;z顶杆、司筒、回程杆等模具零件采用优质标准件(必要时采用氮化处理)—胚头不能改动(包括厚度、外圆等尺寸)(在明细中列出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