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6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讲义(附图) ppt课件
《16G101-1》图集梁配筋讲解培训讲义(附图) ppt课件
•
参考资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ppGtB课5件0010-2010(2015版)
37
上部通长 纵筋
① 上部只有通长受力筋,没有
架立筋,直接写通长筋筋的根数、
级别和直径
例:2 p2pt0课件
38
上部通长筋 在角部
上部非通长筋
架立筋 在中间
③ 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表达为
通长筋+(架立筋)
例: 2 25+(2φ12) ppt课件
ppt课件
返回 7
序号
• 阿拉伯数字1,2,3,4…… 例如:KL1,KL2,KL100
• 层号-序号 例如: 2KL1 表示第二层编号为1的框架梁 2,3KL2 表示第2层和第3层编号为2的框架梁 0KL10 表示地下室层编号为10的框架梁
ppt课件
返回
8
2)梁截面尺寸b×h(宽×高)
一般梁均采用矩形断面,此部分写出 矩形截面的宽度b×矩形截面高度h
架立筋与受力
筋搭接 ppt课件
13
箍筋
下部纵筋
拉筋
构造纵筋 抗扭钢筋
ppt课件 下部纵筋
14
箍筋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 断面图
• 断面图一般表达三个位置的配筋:两个 梁端截面和一个跨中截面,每个截面表 达梁上部纵筋、下部纵筋、中部纵筋 (腰筋或抗扭钢筋)、箍筋,钢筋使用 阿拉伯数字编号,相同的钢筋编一个号。
ppt课件
34
ppt课件
返回 35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 通长筋指梁上部受力筋沿梁的长度方向 不截断
• 架立筋的作用是和箍筋绑扎在一起形成 钢筋骨架。
ppt课件
36
梁纵向受力钢筋要求
• 1 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应少于 2 根。
• 2 梁高不小于 300mm 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l0mm ;梁高小于 300mm 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
如果不一致分别注写在括号内
ppt课件
31
φ8 @100(4)/200(2)表示加密区为直
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非加密区
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2肢箍筋,箍筋
为II级钢。
ppt课件
32
③ 非框架梁、悬挑梁、非抗震梁采用不同箍 筋间距和肢数,用斜线“/” 分开;先写 支座端部箍筋,后写跨中钢箍筋
《16G101-1》之梁
梁 钢筋讲解
ppt课件
1
梁类型及平法编号
返回
梁类型 楼层框架梁 屋面框架梁 框支梁 非框架梁 悬挑梁 井字梁
代号 序号 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
KL X X (X X)、 (X X A)或(X X B) WKL X X (X X)、 (X X A)或(X X B) KZL X X (X X)、 (X X A)或(X X B)
•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 分内容。
ppt课件
4
Hale Waihona Puke (1)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包括五项 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
• 1)梁编号 • 2)梁截面尺寸b×h(宽×高) • 3)梁箍筋 •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梁下部通
长筋 •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6)梁顶面标高高差
悬挑梁
悬挑梁 XL
ppt课件
23
加腋框架梁加腋
加腋
加腋
(梁高度变化)
ppt课件
24
Y500×250 Y:加腋
腋宽:500 腋高:250
ppt课件
25
加腋
加腋
加腋
腋高 腋宽
梁底部轮廓线
腋高
ppt课件
腋宽
26
3)梁箍筋
• 箍筋级别: • 直径:6,8,10,12… • 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 • 肢数
ppt课件
9
第1跨
第2跨
框架梁2, 2跨,一端悬挑
一端悬挑
ppt课件
10
左端悬挑
右端端悬 挑
第1跨
第2跨
框架梁1, 2跨,两端悬挑
ppt课件
返回
11
上部通长 纵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钢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ppt课件
12
上部支 座非通 长纵筋
架立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L X X (X X)、 (X X A)或(X X B) XL X X (X X)、 (X X A)或(X X B)
JZL X X (X X)、 (X X A)或(X X B)
ppt课件
2
• 钢筋混凝土梁采用平法表达有 两种方式:
• 平面注写方式 • 截面注写方式
ppt课件
3
1.平面注写方式
• 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的分层平面布置图 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 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来 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 3 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30mm 和 1. 5d;梁下部钢筋水 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25mm 和 d。当下部钢筋多于 2 层时, 2 层以 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 2 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 净间距不应小于 25mm 和 d, d 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 4 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
ppt课件
返回 5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当在梁上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同时存在时,原位标注优先, 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ppt课件
返回 6
1)梁编号
① 梁类型代号 ② 序号:阿拉伯数字1,2,3,4…… ③ 跨数:柱或墙为梁的支座,相邻的两个
支座之间为一跨 ④ 有无悬挑代号:一端悬挑注写A,
两端悬挑为B
ppt课件
27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① 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不一样, 用斜线“/” 分开, “/”前为加密 区间距, “/”后为非加密区间距 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一样,不需 要用斜线“/” 分开
φ8@100/200(2)
ppt课件
30
②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肢数一样,肢数 注写一次,写在括号内;
12φ8 @100/200(4)表示
梁两端加密区各有12根直径8mm间距100mm的 4肢箍筋;
非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4肢箍筋,
非加密区箍筋根数根据间距和梁剩余部分长
度计算。
ppt课件
33
12φ8@100(4) φ8@200(4)
端部加密区箍 筋12φ8@100(4)
中部非加密区箍 筋φ8@200(4)
39
钢筋的做法 抗震楼层框架梁
ppt课件
40
钢筋的做法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
ppt课件
17
左支座截面
跨中截面
ppt课件
右支座截面 18
ppt课件
返回19
井字梁
框架梁 KL
井字梁(垂直相交的梁尺
寸相同,无p主pt课件次之分)
20
JZL
井字梁 JZL
ppt课件
框架梁 KL
21
井字梁 JZL
框架梁 KL
井字梁
ppt课件
22
JZL
KL2-3(2A),此 处A代表悬挑
悬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