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宜都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特性分析

宜都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特性分析

宜都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特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空气问题越发严重,其中的污染物类型和结构也在同步变化。

近年来,尤其是夏秋季,臭氧正逐渐取代PM2.5在空气污染物中的地位,成为了引人关注的新型污染物,,弄清臭氧的污染特征,找到对应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宜都市为例,根据最近几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宜都市的臭氧污染特性进行综合分析,以找到影响宜都市臭氧变化的显著因素,为区域臭氧污染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标签:宜都;环境监测;臭氧污染
根据近几年国内外对臭氧污染特性的研究和分析,影响臭氧产生的因素主要有温度[1]、光照、降水、风力风向等气象条件[2],以及VOCs [3]、氮氧化物[4]等生成臭氧的前体物。

臭氧污染受臭氧前体物排放及其复杂的相互转化关系控制,导致臭氧污染问题在治理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反复性。

根据宜都市2个省控点位的监测数据和现有条件,本文对2017年至2018年宜都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监测数据进行数学统计,主要研究臭氧与环境空气质量其他“六参数”的相关性和变化情况。

同时结合气象监测数据,对臭氧随天气状况和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文引用技术参数主要参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 663-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本文各参数浓度单位除特殊说明外均引用以上技术规范浓度单位(除一氧化碳为毫克每立方米外,其余均为微克每立方米)。

一、宜都市臭氧变化及数据统计情况
如图1所示,宜都市臭氧整体变化在2017年和2018年均近似驼峰型,且每年的6月至10月臭氧浓度都比较高。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相关技术指标,臭氧浓度超标限值为160微克/立方米,结合统计的监测数据,可以得到2017年臭氧主要在9月、10月和11月出现超标情况,2018年主要在3-4月和6-11月出现超标情况,2017至2018年臭氧共超标48天,且超标天数主要集中在2018年6月和8,且2018年6月臭氧连续超标14天。

本文将臭氧污染最严重的6月作为臭氧连续污染的一次污染过程进行小时浓度的统计分析,以下均表述为臭氧一次污染过程,主要通过对2017年至2018年日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对一次污染过程的统计分析,得到臭氧与宜都市目前开展监测的各监测参数间的相关性程度,找出影响臭氧浓度的显著性因素。

臭氧小时浓度在的变化可参照图2,主要呈单峰形分布,经对臭氧一次污染过程小时浓度的统计分析,臭氧小时浓度浓度最高区间基本上在每日的12时至20时段。

二、臭氧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一)宜都市臭氧和二氧化硫相关性分析
将2017年至2018年二氧化硫日均浓度和臭氧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作为X和Y,共730对数据点,绘制成散点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臭氧-二氧化硫浓度呈负相关性,相关性系数经计算为-0.1033,在自由度为728,α=0.05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相关性不显著。

将臭氧一次污染过程中臭氧和二氧化硫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作为X和Y,,共720对数据点,绘制成散点图,可以看出,在臭氧一次污染过程中,二氧化硫和臭氧呈正相关性,相关性系数经计算为0.3046,在自由度为718,α=0.05显著水平下检验,相关性显著。

(二)宜都市臭氧和二氧化氮相关性分析
将2017年至2018年二氧化氮日均浓度和臭氧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作为X和Y,绘制成散点图,共730个数据点。

从图中可以看出臭氧-二氧化氮呈负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为-0.1690,在自由度为728,α=0.05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相关性显著。

将臭氧一次污染过程中臭氧和二氧化氮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作为X和Y,绘制散点图,共720对数据点。

可以看出,在臭氧一次污染过程中,二氧化氮和臭氧呈负相关性,相关性系数经计算为-0.1547,在自由度为718,α=0.05显著水平下检验,相关性显著。

2.3.宜都市臭氧和CO相关性分析
将2017年至2018年一氧化碳日均浓度和臭氧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作为X和Y,绘制成散点图,共730个数据点。

可以看出,臭氧-一氧化碳浓呈负相关性,相关性系数经计算为-0.3650,在自由度为728,α=0.05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相关性显著。

将臭氧一次污染过程中臭氧和一氧化碳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作為X和Y,绘制散点图,共720对数据点。

可以看出,在臭氧一次污染过程中,一氧化碳和臭氧呈负相关性,相关性系数经计算为-0.2191,在自由度为718,α=0.05显著水平下检验,相关性显著。

2.4.宜都市臭氧和PM2.5、PM10相关性
将2017年至2018年一氧化碳日均浓度和臭氧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作为X和Y,绘制成散点图,共721个数据点。

可以看出,臭氧-PM2.5(PM10)浓度呈负相关性,相关性系数经计算为-0.1722(-0.2508),在自由度为719,α=0.05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相关性显著(显著)。

将臭氧一次污染过程中臭氧和PM2.5(PM10)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作为X和Y,绘制散点图,共720对数据点。

经计算臭氧-PM2.5(PM10)小时平均浓度相关性系数为0.2115(0.2217),呈正相关,在自由度为718,α=0.05显著水平下检验,相关性显著。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PM2.5(PM10)浓度较低时,臭氧并不会随着PM2.5(PM10)的增长而降低。

2.5.宜都市臭氧和温度的相关性
将2017年至2018年温度和臭氧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分别作为X和Y,绘制成散点图,共获得730个数据点。

可以看出,臭氧-温度呈正相关性,相关性系数经计算为0.4500,在自由度为728,α=0.05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相关性十分显著,相关性程度较其他因子最高。

同时将臭氧污染天气浓度与当日最高气温进行统计分析,可知所有臭氧污染当日最高气温均在22摄氏度以上,且大部分超标天气的最高气温均在30摄氏度左右。

3.结论
1.宜都市臭氧在年内大体呈驼峰型分布,且9-11月是臭氧污染的高发期但是可能随每年气温的变化而提前,特别是当日最高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时,易发生臭氧污染;臭氧小时浓度在每日呈单峰形分布,且在大部分在12至20时的区间内达到最高。

2.在2017-2018年时段,宜都市臭氧和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10、PM2.5及日最高温度相关性显著,且和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10、PM2.5呈负相关,和温度呈正相关,相关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温度、一氧化碳、PM10、PM2.5、二氧化氮。

臭氧超标天气的最高气温均在22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在30摄氏度左右。

3.在臭氧一次污染过程中,宜都市臭氧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10、PM2.5等指标均显著相关,相关性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二氧化硫、PM10、PM2.5、一氧化碳及二氧化氮,且与二氧化硫、PM10、PM2.5呈正相关性,和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呈负相关性。

说明在臭氧污染发生时段,臭氧受多因素综合影响,且臭氧的升往往伴随着二氧化硫、PM10、PM2.5等指标的上升上升和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指标的下降。

参考文献:
[1] 蒲茜.长三角高温热浪期间臭氧的形成机理及辐射效应研究.南京大学
[2] 郭青罗碧瑜,彭量,曾东好,曾惠娟,高国靖.气象条件对梅州城区臭氧浓度的影响研究,梅州市气象局
[3] 刘岩.山东师范大学.长三角地区植物源VOCs排放特征及其对臭氧生成贡献的模拟研究
[4] 李歆琰,王津梁,卉孙丽.雄安新区臭氧污染特征分析及防治措施. 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