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年年报和年定报 (2)

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年年报和年定报 (2)

• 规模以下法人单位不调查。
六、报送要求
(一)平台报送要求 1.计量单位 • 从业人员指标以“人”为计量单位; • 工资总额指标以“千元”为计量单位(四舍
五入取整); • 平均工资指标以“元”为计量单位(由程序
生成)。 2.报送时间
六、报送要求
年报基层 表
102-1表
企业用工调查 表(SI102-1)
劳务派遣人员和劳务外包人员统计 原则
• 劳务派遣人员无论用工单位是否直接支 付工资,劳务派遣人员均由实际用工单 位填报,而劳务派遣单位(派出单位)不 填报这些人员。(侧重于用工形式)
六、报送要求
(二)统计机构报送要求(具体见工作流程要求)
2.定报 • 《劳动工资季度数据基本情况表》; • 《一套表平台定报数据变动说明》。
七、指标解释—重点指标
1. 从业人员 2. 劳务派遣人员 3. 平均人数 4. 工资总额 5. 不能填报“从业人员”和“工资总额”
数据的法人单位 6. 本表数据包含的单位数(52) 个 7. 企业用工调查表相关指标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是在岗职工、劳 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不 包括:
1.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 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2.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 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
3.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如 :建筑业整建制使用的人员。
什么是劳务外包人员
• 劳务外包人员 企业根据自身在生产过程的
(二)定报
• 第一类单位(一套表平台专业规模以上法人单位)
四、统计原则
• 以“谁发工资谁统计”为基本原则,劳 务派遣人员按照“谁用工谁统计”的原 则。
• 法人单位在本地区以外的产业活动单 位,其人员和工资应包含在法人单位统 计(视同法人的产业活动单位除外)。
五、调查方法
(一)年报
按照单位分类不同,采取不同的调查 方法,填报不同的调查表式。 1、分为三种类型的单位。 2、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分为三种类 型的表式(由繁到简)。 3、另有一张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
2. 综合表 年报表式较多,季报较少。
一、制度修订内容
(三)调查指标修订 1.指标没有修订。 2.在基层表表头增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用18位的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 表示,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 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 代码)和校验码5个部分组成
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年年报和年 定报
主要内容
一. 制度说明 二. 调查对象 三. 统计范围 四. 统计原则 五. 调查方法 六. 报送要求 七. 指标解释 八. 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制度说明
(一)调查范围 将法人单位分为三类,并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
第一类单位: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 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 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五、调查方法
(一)年报 第三类单位:
不属于第一、第二类的法人单位。( 全行业,全地域,各种登记注册类型 ) 填报:I102-3表。
(调查方法见附录四)
五、调查方法
(二)定报
• 仅对第一类单位(规模以上法人单位)采 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填报202-1表。
• 其中:部分单位(每个省辖市约500家)填 报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SI202-1表)。
202-1表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 SI202-1)
企业上报 截止时间
一季度4月7日、二季度7 一季度4月7日、二季度7 月6日、三季度10月10日 月6日、三季度10月10日 12:00(四季度免报) 12:00(四季度免报)
市级验收 截止时间
一季度4月8日、二季度7 一季度4月8日、二季度7 月7日、三季度10月11日 月7日、三季度10月11日 24:00(四季度免报) 24:00(四季度免报)
实际情况,把非核心的、辅助性 的、季节性强的、不定期生产的 生产环节或是生产线外包出来, 由专业公司负责组织人员按计划 和指标进行生产,这样的人员称 为劳务外包人员。
什么是劳务派遣人员
• 劳务派遣人员
什么是劳务派遣人员
判断劳务派遣人员的原则
• 劳务派遣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必须 签订《劳务派遣协议》。
I102-2表
I102-3表
范围
第一类单位
第一类单位 中的样本单位
第二类单位
第三类单位
企业上报 3月10日24时 3月10日24时 2月25日24时 2月25日24时
截止时间




省辖市上 报
截止时间
3月24日24时 前
3月24日24时 前
3月5日24时 前
3月5日24时 前
六、报送要求
季报基层表 (表号)
国家:11月开始启动新的代码工作,年报时各单位应已 有该代码。
二、调查对象
• 本制度的统计调查对象是法人单位, 包括统计上认定的视同法人单位的产 业活动单位。
• 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三、统计范围
(一)年报
• 全部法人单位,包括非私营法人单位和私营法人单位 。包括城镇、乡村单位,包括四上、非四上单位。
第二类单位:不属于第一类的城镇非私营单位。 第三类单位:不属于第一、第二类的法人单位
年报调查范围:三类法人单位均调增减 1. 基层表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年报内容较多,季报为简式。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 年报、季报调查指标内容基本相同。 增加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六、报送要求
年报综合表
年报
表号
I301-1表I301-2表 I301-3表I301-4表
省级验收 截止时间
2016年3月25日24时前 网上报送
I303表
六、报送要求
(二)统计机构报送要求(具体见工作流程要求) 1.年报
(1)各省辖市:2016年3月25日前上报内容: • 《劳动工资年度数据基本情况表》; • 《年报数据变动说明》。 (2)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四个市: • 3月10日前将年报中:第二类单位字典库、基层表导入省维邦平台。
五、调查方法
(一)年报
第一类单位: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建筑业、批发
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 营业、服务业)
填报:102-1表。其中,部分单位( 每个省辖市500家)填报企业用工情况 调查表(SI102-1表)。
五、调查方法
(一)年报
第二类单位: 不属于第一类单位的城镇非私营单位
(全行业) 填报:I102-2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