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级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

2019级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

专业名称: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
修业年限: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职高毕业生)
办学层次:高职高专
一、培养目标
面向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机电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交通智能产品制造企业、交通运输及相关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专业必备的高等数学、电工电子技术、交通工程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市场营销与沟通技巧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查阅检索英语文献资料,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交通领域智能产品生产,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施工组织与管理、系统应用与维护,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定位
毕业生可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机电系统集成厂商、高速公路公司、交通智能产品制造企业、交通运输及相关企业,从事交通智能产品生产,车载终端设备装调与维护,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建设、应用与维护,城市交通智能系统建设、应用与维护,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

三、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1、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一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法律、社交、美德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实用英语的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知识;
能够独立完成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与绘制;
能够辨别和检测电子元器件;能够独立识别电路图;
能够设计制作简单的电工电子产品;
能够进行电工电子产品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能够独立进行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现场勘测并拟定项目计划书;
能够按施工进度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
能够安装、调试系统主要设备;能够操作和日常维护系统。

通过大学英语三级,通过大学计算机一级或相当水平的考试;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2、学分要求
学生在毕业前应获得150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公共基础课28学分,专业课、岗位技能课97学分,专业拓展课25学分。

3、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与等级
毕业时须取得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中级)、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中级)、公路收费及监控员(中级)等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四、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本专业实践专家访谈会,认真分析实践专家职业成长,找出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工作过程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见表1。

表4-1 实践专家职业发展阶段典型工作任务
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应用领域广,涉及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等7大应用领域,30个用户服务功能和60个市场包,学科交叉性强,涉及知识、技能面宽,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从业者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高,人才培养面向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取目前在国内或区域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技术较成熟的领域,通过市场调查,我们将人才培养面向主要定位在:城市道路交通监控,高速公路电子收费,车载定位与导航系统,智能停车场,以及交通安全管理等几个应用领域。

面向定位的几个应用领域,认真分析归纳其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以着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根本,来精心设置“核心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实施人才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如表5-1所示。

表5-1 智能交通应用型人才职业核心能力
结合专业实际,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确定为“1.5+1.0+0.5”的“双核心”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组织上,按照学习认识规律,把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5年,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训练专业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职业能力,并选择考取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中级)或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第二阶段1.0年,在
前阶段的基础上,校企合作,实施工学交替,加强专门化技能训练,着力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考取公路收费及监控员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第三阶段0.5年,校企合作,实施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全面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养成,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上岗作好准备。

“双核心”人才培养构造如图5-1所示。

1.5年,校内理实一体,做学合一
1年,学校+企业,工学交替
0.5年,企业,顶岗实习
基础理论
专业基本能力
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
岗位能力
“1.5+1+0.5”的“双核心”工学交替人才培养
核心工作能力
核心教学单元
图5-1 “双核心”人才培养
过程图
六、课程体系
结合专业发展实际,将实践专家访谈会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教育专家与专业教师教学化处理,设置本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见表6-1。

表6-1 典型工作过程与学习领域
组建由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人力资源专家、专业教师和职业教育专家组成的课程建设指导团队,坚持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要求,确保专业教学目标能够从市场需求的逻辑起点出发,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如图6-2所示。

图6-2 课程体系结构图七、主要课程描述
八、教学进程表
根据课程体系,结合教学安排实际,安排教学进程,如表8-1所示:
表8-1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2012级三年制教学进程表
课程名称
学期/课堂周数/周学时学分
专兼总学
时分配
授课方式组合培养
模式123456选修必修本院企业课堂理实其它注
16 17
17 16 13 教学 一体 明 军训 # 2 32 专周1 公共
基础平台
29
入学教育 #
1
16
专周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
3
3 48
48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3 3 48 48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

# 1 16 专周1 形势与政策教育
(前4学期分散,第4学期提交成绩) 1 16 16
体育(1)(2) 2 2 4 64 64 计算机文化基础
2
2 32 32 大学英语(1)(2) 2 2 4 64 64 高等数学(1)(2)
3 3
6
96
96
就业指导(前4学期分散,第4学期提交成绩)
2 32 32
现代交通工程技术 4 4 64 48 16
专业
基础平38

计算机工程应用
(1)(2) 4
4 8 128 48 80
电工技术与产品制

5
5 80 32 48 电子技术与产品制

5 5 80 32 48 交通工程制图 5 5 80 80 单片机技术与产品
5
6
96
32
64
制作
智能停车场系统集
成与应用维护
5
5
80
32
48
交通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与开发
7
6
96
32
64
专业
核心
平台
29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
集成与应用维护
8
8
128
48
80
城市道路交通监控
执法系统集成与应用维护
8
8
128
48
80
车载GPS 集成与应用维护
5 5 80 32 48
#
2
32
专周1
综合技能(监控、
收费中级员)
#
4
64
专周2
综合技能
平台29
专业技能综合能力
训练
#
10 160
专周5
毕业综合能力考核 # 4
64
企业 顶岗实习 # 11 176 企业 计算机控制技术 4 4 64
32
32 专业
选修平台25
高速公路管理
3
3
48
48
高速公路供配电系
统理论及应用
7
6
96
32
64
PLC 技术与应用
6
6
96
32
64
市场营销与沟通技

2
2
32
32
学院任选
2
2
4
64
64
周课时/小计
25 26 21
24
17 0, 25 125 2128 272 928 912
560
150
学分/期
28. 75 27.
75
24.75 28.75 25 15
说明其中:
课堂教学928学时,占教学总学时数的38.67%;
理实一体912学时,占教学总学时数的38%;
其它包括专周、顶岗实习共计560学时,占教学总学时数的23.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