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教师培训手册

生活教师培训手册

平阳新纪元学校关于开展中学生活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中学生活区:生活教师的岗位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生活教师的形象和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生活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加强生活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我部决定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活教师业务培训工作,特制定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系统学习、技能训练,全面打造新纪元中学生活教师新形象,提高生活教师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规范生活教师工作方法,提升生活教师人格素养,培养生活教师细心、耐心、贴心、热心的工作态度,从而进一步规范我校寄宿制学校的办学行为,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环境,解除教学的后顾之忧,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培训原则(一)针对性原则:根据我校中学生活教师队伍现状及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二)实效性原则:紧密结合生活教师的工作实际,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从薄弱环节入手,提高生活教师科学管理学生的能力。

(三)系统性原则:以教师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使生活教师全面掌握各项管理技能。

(四)规范性原则:突出培训内容的规范性,管理方式的规范性。

三、成立组织中学生活教师培训工作领导组:组长:李德海副组长:于建国成员:苏秀琴林超工作职责:培训工作领导组负责生活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工作进行过程的监控、评估验收。

四、培训对象中学生活教师。

五、培训地点五楼报告厅六、培训内容1、生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2、师德教育3、学校安全教育4、学生生活养成教育5、学生饮食卫生教育6、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七、培训时间培训时间定于2010年8月25日—27日。

八、培训培训思路寄宿制学校的生活区是学校范围内的“家庭”,又是家庭之外的“学校”,生活教师既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承担家庭教育责任。

因此,在培训上,我们不但要重视生活教师思想品德的教育,重视生活教师双重身份的结合和转变,重视生活教师生活技能和管理常识的再培训,而且要用超前的眼光去看待寄宿制学校的长足发展,优先树立一批寄宿制样板学校,不断积累经验,发挥典型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同时还要借鉴外地寄宿制学校的成功范例,实地考察学习。

九、培训内容(一)课程设置中小学学生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安全、健康管理知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保育常识;卫生健康常识、急救知识等。

(二)培训目标实现科任教师的顺利转岗,达到身份的“四个转变”,即:由科任教师向生活教师的转变;由科任教师向保育员的转变;由科任教师向教育管理者的转变;由科任教师向专职“班主任”的转变。

使其:1、懂得学生生活的保育规律。

明白一、二年级以对学生的衣、食、住、行的全面照顾为主,并能进行生活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训练;三、四年级,以帮助指导为主,指导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健身习惯;五、六年级以训练引导为主,通过训练使学生形成自主生活能力;七-----九年级培养学生养成公德、团队意识。

2、领会健康常识以及健康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是公共场所的消毒、灭菌常识;二是预防流感、甲肝、伤寒、麻疹等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三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生理等阶段性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疏通引导知识。

四是掌握学生在正常学习状态下偶发事件应急处理技巧。

3、树立安全管理的思想。

始终从学生的衣、食、住、行诸方面的安全角度考虑,统筹规划设计,积极思考发现,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进行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指导、引导、培养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4、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既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光荣信念,又要在对待学生上能宽容、善理解,尊重学生,能和学生交流沟通,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同时又能严以律己、以身示范,做到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父母,更是学生的朋友,弥补寄宿学生淡漠的亲情。

如何提高寄宿制学校生活老师的素质【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寄宿制学校从事生活管理的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基本要求。

介绍了新纪元中学提高生活教师素质的做法,为提高生活管理水平,促进生活教师的成长提供借鉴。

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管理,是仅次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有位寄宿制学校的校长指出:生活管理是学校的“半壁江山”。

虽然各学校对生活管理部门设置及生活指导教师工作岗位界定不完全一致,但生活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大同小异。

生活指导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提高独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情绪安抚和安全守护等。

因此生活老师不仅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教育者,尤其在学生品德教育和健康人格塑造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就要求生活老师不仅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还要有相关专业知识积累。

我们学校创办的过程中,生活管理没有可供借鉴的范本,生活教师也是从社会上招聘而来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因此,我们在探索生活管理模式,提高生活教师素质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生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个优秀的生活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良好的品行和教师职业道德生活指导老师之所以定位于教师,其岗位要求就有别于宿舍管理员或楼层管理员,生活教师不仅肩负着学生吃、住、行等日常生活管理的职责,同时还肩负着教育、指导和监护的职责。

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都对学生有示范作用。

因此,,生活教师要遵守教师行为规范,要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论是说话还是做事要符合教师身份,在学生中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2、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生活指导老师在自己所管理的楼层或单元要开展各种活动,就离不开老师的组织和指挥,有的学校生活教师兼任班级的副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经常组织或参与组织班级活动,因此,没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指挥能力,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人的一个集体就会无所适从。

如果老师不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会给活动的开展带来困难,甚至造成混乱和发生安全事故。

3、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生活指导老师虽不象任课老师那样每天走上讲台,“传道、授业、解惑”,但是要在学生中开展活动、安排工作、布置任务,总要清楚明白的表达出来,让学生理解和支持,才能达到执行的目的,尤其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健全的人格,更离不开生活老师的教育和引导。

与学生谈心、交流,在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或情绪低落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情绪安抚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手段。

同时,要进一步增进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表达和沟通就显得更为重要。

4、要有爱心和耐心生活教师和其它教师一样,所面对的是一群生动活泼、性格不成熟的孩子。

教师自己如果没有爱心,就不能充分发现孩子的可爱之处,就无法培养友爱、善良的品格,只有老师心中有爱,才能唤起学生心中的爱心,才能正确引导孩子爱别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我们所管理的学生,其家庭背景、学习状况千差万别,性格和爱好又各种各样,个人素质也参差不齐,要用统一的模式或标准去要求他们是不现实的,特别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纠正部分学生已养成的不良习惯更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因此,有足够的耐心也是对生活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5、要有一定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积累现在许多学校招聘生活教师时,都要求有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这体现了对生活教师文化知识的重视。

现代社会文化传播媒体的多样性,使青少年的视野更加开阔,部分同学知识面也很广。

如果老师不注重自己知识的更新和积累,或许在学生面前就会显得孤陋寡闻。

与学生谈话也难以引起共振、共鸣。

如果一味在学生面前老生常谈,效果会差得多。

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安抚学生情绪、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没有一些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知识是很难做到的。

因此,生活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掌握最新信息,走在时代前列,只有这样在教育学生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6、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几乎所有职业,不论什么岗位,都要与人打交道。

几乎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团结协作才能完成,生活教师也是一样,虽然每个生活教师各管一“段”——自己的楼层或单元,但那只是内部分工。

大到一个学校,小到一个部门都是一个集体,任何一项任务都要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

当其它老师出现缺位时及时顶岗补位是很正常的事,况且在有些公开场合,有的事情很难分清是“你的”或“我的”,不管是否在自己“辖区”,是不是自己带的学生,只要有公然违纪或出现突发事件时,老师都要毫不犹豫地去“管”;发现不良习惯都应制止。

虽然学生就餐、就寝管理方面教师各有分工、有自己的“责任区”,但是在工作上应是分工不分家,相邻的单元、楼层有问题应及时协助处理,不能因不在自己的“辖区”而置若罔闻。

生活教师不仅在学生生活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更主要的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教育者和引路人的角色,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生活教师,必须具备以上基本素质要求。

二、提高生活教师素质的尝试刚建校时我校生活教师全是从社会上招聘的,没有生活管理经验,素质也参差不齐,为了提高生活管理水平,我们先从提高生活教师素质入手,在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1、领导重视。

建校以来学校对教师培训一直比较重视,每年的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都要求生活教师参加,专家报告、讲座生活教师也前往聆听。

学校为生活教师培训和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培训所需材料、经费得到保证,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条件。

2、制度规范。

为了规范生活教师的行为,我们制定了《生活教师行为规范》、《生活管理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随着各项制度的落实,生活教师在工作中基本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加强培训。

学校每年培训班主任时,生活教师全部参加。

新入职的生活教师都安排岗前培训,同时安排优秀教师一对一的帮带,使其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工作流程。

4、学习与交流。

为了开阔生活教师的眼界,拓宽工作思路,我们组织生活教师去参观学习,学习借鉴他们好的做法,老师们回来后感受颇深,收获很多。

对改进我们的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5、内部探讨与交流。

我们要求生活教师每月看一本与教育管理相关的书籍,每月写一篇工作感悟或读书心得,每月安排一次教师考核,考核时老师交流心得与感悟,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6、在实践中成长。

我校生活教师注重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和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生活教师以工作随笔、学习心得、工作感悟等形式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达到自我教育,不断成长的目的。

在同班主任、学生家长交流沟通过程中,也从中学习管理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技巧。

在日常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是生活教师成长和进步的比较便捷、比较有效的方式。

目前,我校的生活教师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要适应新形势下寄宿制生活管理工作的需要,为学校、为家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生活教师素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