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动中心
(4)公共服务用房:包括茶室、小卖部、 开水间、门厅、休息厅、卫生间、库房 等。 (5)学生会办公用房
南方某市根 据发展需要, 建区级文化 艺术中心, 建筑面积 6000m2。 项目位于该 文化街与另 一城市干道 交叉口的东 北地块,地 段北侧为某 小学运动场, 东侧为办公 建筑,用地 内有两棵古 树须保留, 占地1.0hm2。
三层功能关系图
流线分析
建筑的顶棚改造为张拉膜以后,雨水不容易沿着缝隙 溅射而下。这一细节的改进使得大楼两个区域的连结 更加紧密不容易外界因素的干扰。
清华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
环境分析:
该建筑 位于清华大 学校园大操 场西南侧, 北邻体育馆, 南邻万泉河, 东与图书馆 相呼应,环 境优美安静。
功能分析
休息室 展览厅 值班室
储藏室
卫生间
文娱活动室 报告厅
办公室 接待室 卫生间
一层平面
储藏室 休息室 展览厅 值班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文娱活动室
办公室 接待室
卫生间
接待室
报告厅
卫生间
一层功能关系图
学生社团办公室
办公接待厅
表演厅
资料阅览厅
卫生间
二层平面
社团办公室
社 团 办 公 室 社 团 办 公 室 社 团 办 公 室 社 团 办 公 室
门 厅 为 中 心
东 入 口门厅 是全楼 中心, 围绕门 厅上下 布置了 一系列 适合群 众性的 文化活 动场所。 二楼也 是如此。
主入口
门厅的 两层环廊, 大楼梯连 接了二层 的陈列室、 多功能厅, 休息厅以 及琴房。 使得空间 联系性强。
整个建筑以门厅为中心,上下呼应,前后贯穿,室内外空间 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建筑设计 1.各类活动用房组成与要求 大学生活动中心由学生活动用房、学生辅导 用房、专业工作用房、公共服务用房、学生 会办公室等部分组成。 (1)学生活动用房:包括多功能厅、展览厅、 交谊用房。 A、多功能厅包括门厅、观演厅、舞台和放映 室等组成。(注意观演厅平面设计可以根据 声学原理设计)。多功能厅疏散走道宽度按 通过人数0.6米/100人计算,最小净宽1米, 边走道不宜小于0.8米。
办公接待厅
社 团 办 公 室
社 团 办 公 室
社 团 办 公 室
社 团 办 公 室
表演厅
卫生间 卫生间
资料阅览室 二层功能关系图
办公室
卫生间 会议室 休息室 露天舞池 接待、文印
三层平面
会议室
办 公 室
办 公 室
办 公 室Biblioteka 办 公 室办 公 室
露天舞池
办 公 室 卫生间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接待、文印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 公 室 办 公 室 办 公 室
体育馆
西大操场
万泉河
总平面设计分析:
中庭
北次入口
主要人流(北)
东主入口
主要人流(东)
该建筑的规模不大,用地紧张,总平面设计简洁、紧凑, 但建筑显得活泼、典雅、富有清华校园建筑的气质与特性。
空间组织分析:
1、文化艺术教育课程教室: 班级活动室
文 化 活 动 中 心
2、文艺社团排练室: 各类社团活动室 3、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 舞蹈室、音乐室、陈列 室、多功能厅、休息室 4、管理服务设施: 办公室,复印室、门卫等等
观演厅的人流是大量集中地,又是定时定 向的有序流动,因此,应以最短的流线集散。
观众厅座位排法
人数与报告厅关系,洗手间的综合考虑
B、展览厅用房包括展厅、展廊、储藏间等。 (展览厅主要考虑参观路线应顺畅,以 自然采光为主,并避免眩光及直射光, 展厅内观众通道不小于2—3米,高度一 般不小于5米) 展览空间可以是房间,也可以是展厅、 展廊。 C、交谊用房包括舞厅、茶座、管理间以及 小卖部。舞厅的活动面积每人按2平米计 算。(如果设舞池,不宜狭长,宽度宜 大于10米。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 及直接对外出口)
C.专业工作用房:总面积280~300 m2 美术书法工作室 60 m2 音乐、舞蹈工作室80 m2 摄影工作室 60~80 m2含暗室 青少年生活指挥部 20 m2 学生会期刊编辑部 60 m2 可分为2---3间 D.公共服务用房:总面积280~300 m2 值班管理室 20~30 m2结合门厅布置 开水间l0~15 m2 茶室(休闲吧) 60~80 m2 小卖部(小型书店、器材店)30~40 m2 门厅、休息厅、厕所、库房等,面积设计者自定, 要满足基本使用要求和相应的设计规范
(2)学生辅导用房:包括综合排练厅和各 类专业教室。 美术教室:绘画时需要恒定的光线透射在 模型上,因而采光宜北向布置。美术教 室应设置水池等条件。 书法教室:一般不应超过30人,面积指标 最低2.8平米/人。南北向均可,避免阳 光直射,采光窗地比1:6。 语言教室:一般不应超过30人,面积指标 最低2.1平米/人。座位布置多采用成排 成行面向教室的布置方式。
大庆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智利,圣地亚哥,Alto San Francisco活动中心
密歇根中央大学活动中心 材质与 环境的 呼应 (木与 透明材 质)
美国,新泽西,Stockton大学活动中心
结 构 与 灰 空 间
深圳青少年活动中心
入 口 处 的 处 理 与 体 量
深圳青少年活动中心
任务书关键点解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设计,理解与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 休闲、娱乐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2.通过设计,理解综合解决人、建筑、环境的 关系的重要性。 3.通过设计,培养解决建筑功能、技术、建筑 艺术等相互关系和组织空间的能力。 4.通过设计,初步理解室外环境的设计原则和 建立室外环境设计观念。 5.通过设计,基本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和职业 建筑师设计工作的操作技能。 6.通过设计,了解和自觉运用国家有关法规、 规范和条例。
E.学生会办公用房:总面积180~200 m2 各部办公室 20×4=80 m2 小型会议室 30~40 m2 校广播站 60 m2 含播音、录音、编辑、机房等 注:以上面积未含交通面积,设计者可根据使用要 求自定。
4.图纸内容及要求: (1)图纸内容 总平面图1:500,全面表达建筑与周围环境和道路关系。 首层平面1:200,包括建筑周围绿地、庭院等外部环境设 计,适当布置建筑小品。 其他各层平面和屋顶平面1:200。进行简单的家具布置。 立面图l:200(不少于2个) 剖面图1:200(1~2个) 透视图:外观和室内透视至少一个。 设计说明和经济技术指标。 (2)图纸要求: .图幅统一采用A1(594mm×841mm),可不画图框。 .图线粗细有别,运用合理;文字与数字书写工整。宜 采用手工工具作图,彩色渲染。 · 透视图表现手法不拘。
通长的折 叠门使门 厅空间流 动变大。 空间组织 灵活。
小舞台
门厅正面有浅土红色的柱子和不锈钢栏杆组成的H型墙,墙 后圆券形壁完 ,嵌入四条霓虹灯与喷泉水池相映成辉 ,水池前 半圆形的飘台相当于小舞台 ,当活动室通长的折叠门打开后 ,门 厅空间顿时开阔 ,是理想的群众集会场所。
文化建筑造型的多样性 深 圳 蛇 口 青 少 年 活 动 中 心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
2015.05.12
建筑类型与特点
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设立的组织指导 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场所。属于 文化馆类建筑。
建筑特征: 1. 综合性—活动内容复杂。 2. 多用性—活动形式各异,建筑的空间组织和 建筑空间表现形式均应具备多用性和灵活性, 实现一室多用和空间的综合利用。 3. 地域性—与大学校园环境的特殊密切关系, 在设施内容、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应予充 分的体现。
该 建筑 沿 河立 面 布置了一系列开敞和 通透的空间,局部采 用坡顶,屋顶平台上 设斜向遮阳梁架,使 建筑舒展,流畅。 该建筑的立面采 用了样式不同的凸窗 和角窗。外立面又采 用了现代建筑中的表 现手法和建筑材料如 玻璃幕墙,金属装饰 架,采光罩,屋顶露 台。
细节分析
活动室 整排的 落地窗, 把室内 与河边 的环境 相连接。 有强烈 的虚实 对比。
(3)专业工作用房:包括美术书法工作室,音 乐舞蹈工作室,摄影工作室青少年生活指挥 部,学生会期刊编辑部等。 音乐工作室:应附设1—2间琴房,每间琴房使 用面积不小于6平米,做隔声处理。 舞蹈工作室:综合排练厅功能一样。净高不低 于3.6米。有条件设置卫生间、淋浴间、储藏 间等。 美术书法工作室:组织培训美术书法爱好者基 本训练,举办各种书法欣赏、作品展出等活 动的专业工作室。 摄影工作室:应附设摄影室及洗、印暗室。暗 室可设2—4个小间,供学习使用。
深圳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
活动中心建 筑以白色为 主,部分用 红色,红色 代表激情、 活力,让活 动中间显得 分外活跃, 同时左右不同的颜色将整个活动中心分成了2部分, 通过天桥和楼梯相连接,左边一层部分用红色右边 部分建筑构建则用白色,这样使两部分建筑不会显 得过分的对比格格不入,而是互相融合。
环境分析
建筑周边环境 深圳属于中国华南地区, 日照充足,风向以东北风为 主。 深圳大学生活动中心总 建筑面积4117m²,用地面积 4981m²。内设展览、歌舞厅、 排练厅、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咖啡厅及相关办公用房等, 是一座综合性校园文化活动 设施。 基地西北向是教学区, 东侧是校医院,南侧是已建 成的溜冰场、游泳池等活动 场地和拟保留的现有荔树林, 基地朝南面海,景观优美。
1.设计任务: 我国某高校,为 满足大学生课余 活动的需要,提 供大学生自我实 践和社会参与的 机会,并为校学 生会及其主要文 化社团提供相应 的活动场所,拟 建一座大学生活 动中心。用地位 于某高校校园内, 建筑红线内用地 面积3000m2。
2.设计要求 (1)要求平面功能合理,空间构成流畅、自然。 室内外空间组织协调。 (2)结合基地环境,处理好校园环境与建筑的关 系,做好相应的室内、外环境设计。 (3)考虑所在地区气候特征,保证良好的采光通 风条件,创造较好的室外使用空间。 (4)考虑所处大学校园的环境特征,立面有特色、 造型新颖,体现高校建筑的文化特点,反映当代大 学生精神风貌。 (5)建筑层数以三层以内为宜。要求做到技术上 合理,可行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