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平均利润与职能资本(ppt 29页)
平均利润与职能资本(ppt 29页)
二、利润—平均利润,价值—生产价 格的转换
(一)平均利润的形成 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利润率不同,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引起不 同生产部门竞争
不同部门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资本由利润率低 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
部门之间竞争导致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平均利润的形成
关系
公式:
p
M cv
m V n cv
联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M与不同K量
的比率。
区别 质:前者反映剥削程度,揭示剩余价值真正来源, 后者
表示 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量:利 润率总小于剩余价值率
(四)影响利润率因素
m`高低, C:V高低, n快慢, C节省
பைடு நூலகம்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商业资本增加投入50纯粹流通费用,这时可分配的 剩余价值为:180-50(纯粹流通费用补偿)=130
第五章 平均利润与职能资本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 成本价格、利润和利润率 二、 利润--平均利润,
价值--生产价格的转化 三、 超额利润与竞争 四、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超额利润与竞争
概念
市场价值即商品社会价值:是通过部门内部的市 场竞争形成的,即由占生产显著大量的中等企业 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决定的 部门内部竞争:是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种商品 的各个资本家企业为获得超额利润以提高利润 率而进行的竞争 市场价格是市场价值的货币表现 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 / 社会总资本× 100%
P M 100% C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P C P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1、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 2、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1)平均利润形成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 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瓜分的结果
(2)各个部门所得的利润量与生产剩余价值不 一致, 但整个社会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是相 等的。
公式变化:W=k+p(产业利润)+h(商业利润)
P`=∑M /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
马克思主义学院
背景条件: 商业资本作为一种职能资本参加利润率平均化过程 商业资本按低于生产价格向产业资本购买商品,按 生产价格买给消费者,两者差价是商业利润 图式
假定:预付资本为720C+180V=900 M`=100% C 全部 转移
(3) 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概念 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成本加平均利
润构成的
公式:W=k+p
W=c+v+m W=k+p
区别:与价值
质:同资本有联系,同活劳动没有直接联系
量: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
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规律起作 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起作用,并不违背价 值规律
个别: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不等,全社会:总额相等 个别:生产价格与价值不相等,全社会:总额相等 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意义
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解决了价值规律与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
揭示了雇佣工人和资本家阶级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平 原因: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结果:1、
均 利 润
可变资本是总资本中比重相对减少2、固定资本 在总资本中比重增大
率 下
1、不意味利润量绝对减少,还可能增加。
降 2、不表明剩余价值率降低。 趋
势 3、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和表现。
影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M`提高 C价值降低 相对过剩人口存在 对外贸易发展
一、成本价格、利润和利润率
(一)成本价格概念: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
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1、用K表示,公式:K=C+V 2、商品价值转化为 W=K+m 3、意义:产品出售的最低价格界限竞争胜败的关键。
4、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C与V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的成本价格与西方成本概
念比较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利润
则:W=720c+180v+180M=1080,P`=180/900=20%
现在商业资本为100,社会总预付资本为 1000.P`=180/1000=18%,按P`再分配剩余价值,则:产业 利润为162;商业利润为18。
于是:产业资本按出厂价900+162=1062卖出,
商业资本按900+162+18=1080零售价卖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可能性:商品资本职能独立化
条件:商品销售成为商业投资者的独立业务,商
业资本家必须有独立投资 作用
效率、节省流通资本和 增加生产资本 、加速资本周转、发展分工
扩大生产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商业利润及其源泉
概念 是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来源 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
价值,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 值一部分,并通过价格差价途径实现。 商业资本对商业员工的剥削 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概念: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后的余额符号P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 付资本的产物时,m p
关系: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产物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
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利润率
概念: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节 商业资本与平均利润
一、 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 二、商业利润及其源泉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商业资本形成和作用
概念 是从产业资本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商品买
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形成
必要性:产业资本减少流通资本,增加生产资本,
要求有专门从事销售的商业资本存在
三、商业费用及其补偿
概念 商业流通费用是商品在流通中耗费的费用 分类
1、生产性流通费用是与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继 续有关的流通费用 2、纯粹流通费用是由于商品的价值形态变化引起的 非生产性流通费用
补偿
1、生产性流通费用增加价值,是通过商品加价实现
2、纯粹流通费用不能增加价值,是通过剩余价值扣 除实现,并参加利润平均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