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器官和系统细胞和分子整体 2.细胞外液 3.反射反射弧 4.生物科学正常功能活动 5.相对恒定负1. 生理学研究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水平上进行的。

2. 内环境是指________。

3. 神经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其完成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4. 生理学是________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________规律的一门科学。

5.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_______的状态.维持稳态的调节过程一般属于_____反馈调节。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1.D 2.A 3.D 4.B 5.C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A.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B.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C.人体细胞代谢的规律D.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E.内、外环境的关系2.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 B.淋巴液 C.脑脊液 D.组织液 E.细胞内液3.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最重要的调节()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负反馈 E.正反馈4.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血液凝固 B.压力感受性反射 C.分娩 D.排尿反射 E.排便反射5.正反馈调节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内激素水平不会过高 B.维持体液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C.加速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完成 D.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E.延长人体某些生理过程完成的时间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1.ABDE 2.BCE 3.ACDE 4.ABCDE 5.ACD1.内环境包括( )A.血浆 B.淋巴液 C.细胞内液 D.组织液 E.脑脊液2.关于人体功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A.没有完整反射弧,神经调节也可实现 B.神经调节是最重要的调节方式C.自身调节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 D.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毫无联系E.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缓慢、不精确、持续时间长3.属于正反馈的生理过程是( )A.血液凝固 B.体温调节 C.分娩 D.排尿反射E.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细胞膜钠通道开放和钠离子内流互相促进4.关于体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内的液体称为体液B.正常成人约占体重的60%C.细胞内液约占体重40%D.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E. 有少量的淋巴液和脑脊液也属于细胞外液5.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正确叙述是( )A. 是动态平衡B.绝对的恒定状态C.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D.负反馈是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E.稳态维持与神经和体液调节无关五、是非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T 2.F 3.T 4.T 5.T()1.生理学任务是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表现的各种正常生命现象、活动规律及产生机制。

()2.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绝对稳定的状态。

()3.机体生存在不断变化着的外环境和相对稳定的内环境中。

()4.稳态的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 physiology ;1.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 2. 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3. 3.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

4. 4.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活动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55.体液调节.指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1.脂质、脂质和蛋白质;2.单纯、浓度差、通透性;3.经载体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 4.膜蛋白;5.负值;1.细胞膜的结构是以液态_______双分子层为基架,主要由_______组成。

2.CO2或O2进出细胞膜属于_________扩散,进出量主要受该气体在膜两侧________和膜对该物质的 _________的影响。

3.易化扩散有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类型。

4.大部分水溶性溶质分子和所有的离子的跨膜转运都是由___________介导的。

5.Na泵的活动是生电性的,可使膜内电位的_____________增大。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1.A 2.D 3.C 4.C 5.D1.人体内O2、CO2、N2、水和甘油等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E.出胞2.氨基酸跨膜转运进入一般细胞的形式为()A.单纯扩散B.通道转运C.泵转运D.载体转运E.入胞3.N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2— ++A.单纯扩散B. 载体转运C. 通道转运和主动转运D.入胞E.出胞4.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A.单纯扩散B.经通道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E.入胞5.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ACh属于()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E.入胞四、多项选择题(X型题)1.ABCDE 2.ABCDE 3. ABCDE 4. ABC 5.ABDE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A. 屏障B. 物质转运C. 信号转导D. 能量转换E. 产生生物电2. 细胞膜的构成成分有()A.磷脂B. 表面蛋白C. 胆固醇D. 寡糖和多糖E. 整合蛋白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有()A. 单纯扩散B.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C.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D. 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E. 出、入胞作用4.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有()A. 具有高度结构特异性B. 有饱和现象C. 有竞争抑制作用D. 转运的速度比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快E. 依赖Ca浓度5.关于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介导转运的溶质几乎都是离子B. 离子通道是一类膜蛋白C.有的离子通道有分解ATP的能力D. 这类转运都是被动的E. 转运的速度比载体介导易化扩散快五、是非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F 2.T 3.T 4.F 5.T()1. 静息电位大小接近于 Na平衡电位。

()2. 安静时膜电位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

()3. 反映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值。

()4. 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产生的反应。

()5. 骨骼肌兴奋-收缩的耦联因子是Ca。

一、名词解释1.单纯扩散 2.出胞 3.原发性主动转运 4.继发性主动转运 5.第二信使1. 单纯扩散是一种简单的穿越质膜的物理扩散,没有生物学转运机制参与。

2. 出胞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3.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4.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进行物质的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方式。

5.第二信使是指激素、递质、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第一信使)作用于细胞膜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

—3— 2++2+六、问答题1.简述细胞膜的分子组成及结构特点。

1. 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分子以及一定成分的糖类组成。

其特点是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各种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及糖链。

2.单纯扩散跨膜流动的物质有哪些?这些物质扩散方向和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2. 能以单纯扩散跨膜流动的物质都是脂溶性的和少数分子很小的水溶性物质。

如O2、CO2、N2、水、乙醇、尿素、甘油等。

这些物质扩散方向和速度与下列因素有关:(1)该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2)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3.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有哪些特点?3.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有:(1)转运的速度比离子通道转运慢;( 2)具有高度结构特异性;(3)有饱和现象;(4)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4.何谓原发性主动转运?有何特点。

4.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特点是(1)消耗能量;(2)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3)需要离子泵,如钠泵、钙泵和质子泵。

5.何谓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简述其产生的离子机制。

5. 静息时,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其形成离子机制是:(1)钠泵活动形成的细胞内的高K浓度;(2)因为神经细胞膜上存在非门控性钾漏通道,所以安静时膜对K有较高的通透能力;(3)钠泵的生电作用。

第三章血液二、填空题1.运输功能、缓冲功能、调节体温、防御和免疫功能、生理性止血功能2.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3.晶体物质、NaCl、蛋白质、白蛋白4.300mmol/L、不变、正常5.降低1.血液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2. 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3.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由形成的,特别是;血浆胶体渗透压是由形成,特别是。

4.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静脉输入0.85% 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血细胞形态_______。

5.若血浆中的白蛋白数量减少,即使保持血浆蛋白总量不变,血浆胶体渗透压也将明显。

三、单项选择题(A型题)1.A 2.B 3.A1.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A.白蛋白 B.α1-球蛋白 C.α2-球蛋白 D.γ-球蛋白 E.纤维蛋白原2.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氯化钾B.氯化钠C.碳酸氢钾D.钙离子E.碳酸氢钠—4— ++4.B 5.A5.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mm/h)。

六、问答题1.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流不发生凝固有哪些原因?1.答: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液不发生凝固有以下原因:①心血管内皮光滑完整,可防止经接触粗糙面活化作用而引起内源性凝血,同时也防止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和释放作用,防止凝血因子活化。

②血液川流不息,即使有少量凝血因子被激活,迅速得到稀释,并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③血液中存在抗凝物质,如抗凝血酶与肝素,使凝血过程发生极为缓慢。

④纤维蛋白溶解酶系统的活动,即使有少量纤维蛋白形成,随即被溶解。

2.简述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

2.答: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②与激素结合,维持半衰期③作为载体参与运输物质④参与血液凝固、抗凝、纤溶等⑤抵抗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功能⑥营养功能3.简述血浆渗透压组成、形成机制及生理意义?3.答:(1)血浆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形成,80%来自Na和Cl,其大小等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

生理意义:由于晶体物质可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而难于通过细胞膜,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正常体积。

(2)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形成,75%~80%来自白蛋白,其大小大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生理意义:胶体物质分子量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控制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