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简介目录急救要点 (2)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 (2)如何进行急救包扎 (3)急救用品代用法 (3)如何做人工呼吸 (4)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 (5)接触有毒害物质所致伤害的处理 (7)常用的急救方法 (8)烧、烫伤后急救方法 (15)出血的急救处理 (15)煤气中毒怎么办? (16)昏厥急救法 (17)烧伤后的紧急处理 (17)如何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 (18)眼部外伤的急救 (18)电气安全基本常识问答 (19)高空坠落急救 (23)触电急救方法 (23)触电急救注意事项和传统急救法 (25)急救要点急救时,万全的心理准备和初步自理及要点:发生意外时,最重要的是冷静。
慌乱、手足无措是无法施行有效、正确的急救措施的。
在实施急救之前,首先要观察伤者的状况,做出正确的方案,才能有效急救将伤害降至最低点。
第一步:观察伤者的生命迹象:如呼吸、脉搏、意识是否清楚,确定急救措施。
第二步:如伤者或患者出现下列六种情况应立即呼叫救护车,送往医院: 意识不清,长时间痉挛。
没有呼吸或呼吸短浅及没有脉搏,呼吸困难。
大量出血。
严重的头痛,胸痛或腹痛。
严重的呕吐或腹泻。
休克。
第三步:了解下列要点:若非必须,尽量不要移动伤病员。
如果伤者有呕吐物现象,在判明无颈椎骨折现象后,将其头部侧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堵塞气管。
检视伤处时动作轻缓。
不给伤者任何食物。
了解家人健康状况,如是痼疾发作,可根据医生指导实施急救。
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急救现场处理的产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冷静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3、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4、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
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5、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6、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7、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
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8、迅速而正确地转运: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
运送途中随时注意伤病员病情变化。
总之,就地抢救就是保证维持伤病员生命的前提下,应抓主要矛盾,分清主次,有条不紊的进行,切忌忙乱,以免延误功丧失有利时机。
如何进行急救包扎伤口是细菌侵人人体的门户,如果伤口被细菌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脓或并发败血症,气性坏疽、破伤风等,严重影响和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在急救现场上如果没有条件做济清伤口手术,但必须一定要先进行包扎,因为及时妥善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固定敷料和夹板的目的。
包扎时,动作要轻巧、迅速、准确、做到包住伤口、严密牢固、松紧适宜。
包扎时一般必须使用绷带。
绷带通常分硬绷带和软绷带两大类。
硬绷带是在布制的绷带上洒以石膏粉,干涸而成石膏绷带。
在急救中通常使用软绷带。
软绷带又分为多种,下面我们介绍几种。
粘膏:即橡皮膏。
卷轴绷带:既纱布卷带是用途最广,使用最方便的一种包扎材料。
卷轴绷带根据卷轴形式又分为:单头带、两头带;即一条绷带从两头卷起,也可以用两个单头带联结起来等。
应用绷带包扎,应注意如下几项使用原则:急救人员必须面向伤员,取适宜位置。
必须先在创面覆盖消毒纱布,然后使用绷带。
包扎时左手拿绷带头,右手拿绷带卷,以绷带外面贴近局部。
包扎时应由伤口低处向上,通常是由左向右,从下到上进行缠绕。
包扎绷带不宜过紧,以免引起局部肿胀也不宜太松,以免滑脱。
为了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一般包扎手臂时要弯着绑,包扎腿部时,腿要直着绑。
急救用品代用法各种急性病症的发生,谁也很难预料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就是平时准备了家庭急救箱,但也不能把它随身带到发生事故的现场,下面介绍一下急救用品的代用法,使之在应急处理时派上用场。
操作要领长筒袜子:不管穿在身上的还是旧的,均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用。
领带:骨折时可以作固定夹板用或作止血带用。
浴巾:上肢骨折时可作三角巾用。
手帕:用电熨斗充分熨烫后可作消毒纱布用。
手帕、手巾:出血时可用作止血,也可作冷湿敷用。
杂志、尺子、厚包装纸、伞、手杖均能在骨折时作夹板用。
注意事项乘坐汽车发生事故时,用坐罩止血是不干净的,为了防止感染,车内应常备急救箱,以防万一。
不管用什么物品来替代止血带止血,都应在替代品上标明止血的时间,每隔分钟放松一次。
因为采用这种方法止血后,如不定时放松止血带,会引起远端坏死,甚至必须截肢。
当用木棒、裁尺、木板、手杖、厚杂志等代用品当夹板用时,其外边最好再用毛巾之类包衬一下,使患部得到充分固定。
如何做人工呼吸一个人呼吸停止后~分钟内便会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病人实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将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口对口或真吹气法: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
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
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
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成人每次吹气量应大于毫升,但不要超过毫升。
低于毫升,通气可能不足;高于毫升,常使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引起误吸。
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
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鲜空气。
对小孩秒一次,一分钟次。
要规律地、正确地反复进行。
次人工呼吸后,应摸模颈动脉、腋动脉或腹股沟动脉。
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
俯卧压背法: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
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在极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气体交换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抢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将要提到的几种人工呼吸法。
目前,在抢救触电、溺水时,现场还多用此法。
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操作方法:伤病人取俯卧仕,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
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
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
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
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全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次。
.仰卧压胸法:此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
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
操作方法: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梢加垫,使胸部凸起。
救护人员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
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向下稍向前压,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领与俯卧压背法相同。
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搏停止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它是每个人及每个家庭在面对各种急症所必须采取并积极帮助解决的急迫措施,也可称之为是救命的千钧一发。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急症的发生都不是在医院内,而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的场所中。
所以,我们要学会家庭急救护理的第一步,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方法。
成人心肺复苏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气道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第一步。
首先查看病人口中有无食物、呕吐物、假牙等异物,然后置病人为侧卧位或平卧,将头部侧向一边。
急救者一手固定舌头前端使其勿向后倾,若有异物可用另一手的末指或中指深入其口中,将这些异物清除干净。
)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用人工方法借外力来推动肺、膈肌或胸廓的活动,使气体被动地进入或排出肺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常用的有口对口、口对鼻两种人工呼吸法,其中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为病人供应所需氧气的最简单、快速而效的方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急救者用颈部抬高法保持病人的气道通畅,同时用压前额的那只手的拇指、示指捏紧病人的鼻孔,以防止吹气时气体从鼻孔逸出。
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后,用自己的双唇包绕封住病人的口外部,形成一个封闭腔,然后用力吹气,使胸廓扩张。
吹气完毕,急救者的头稍抬起并侧转换气,松开捏鼻孔的手,让病人的胸廓和肺依靠其弹力自行回缩,排出肺内二氧化碳。
按以上步骤反复进行。
吹气频率为成为次分、儿童次分、婴幼儿次分。
)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循环就是通过持续而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使胸腔内压力增加,间接压左右心室,使血液流入大动脉,建立起血液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胸外心脏按压。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病人必须平躺在一硬平面上。
目前大多数家庭都睡软床或席梦思床,而在软床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是徒劳的。
急救时,若病人正在床上,来不及将病人抬到地面上,应迅速找寻一大而硬实、平面的东西垫在病人胸部下。
使病人的头略低于胸部,双下肢平放或稍抬高,解开上衣,急救者跪在病人右侧。
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右手的中指、示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
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
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