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大陆中生代成矿体系PPT参考

中国大陆中生代成矿体系PPT参考


Fe, Mn, Cu, Co Cu, Pb, Zn, Au
Cu, Pb, Zn, Ag
盆 地 油 气 矿 产
火 山 弧 带
Zn, Au



矿 床
液 硫 化
Fe, Mn, Co, Ni, Cu, Pt
钴 结 壳



Cu, Pb,









矿 床
热 液 硫


洋 底 锰 多 金 属 结 矿核 产
大陆边缘中生代裂 解构造-岩浆成矿带 (Cu, Pb, Zn, Au, Ag, 非金属等
大陆边缘新中生代 断陷成矿带 (油气, 砂矿等)
台湾海峡
大陆边缘新生代 弧-陆碰撞成矿 带(Au 等)
2021/3/10
授课:XXX
SE
太平洋板块 11
二. 西南部特提斯洋俯冲及欧亚大陆与印度板块 陆-陆碰撞而形成的成矿带有:
4. 海西晚期及中生代印支期特提斯洋板块向扬子陆块俯冲, 先後形成甘孜-理塘、金沙江和澜沧江缝合带及岛弧带, 燕山晚期又形成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至喜山期又受印 度陆块与欧亚陆块的碰撞影响,最终三期构造成矿活 动叠加形成了三江构造-成矿带 (Cu、Pb、Zn、Ag、 Au、Hg、Sb、Sn 矿);
5. 新生代陆-陆碰贴形成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岩浆成矿 带 (Cr、Cu、Pb、Zn 矿);
2021/3/10
矿带
大红柳滩

玉门
6. 印度与欧亚陆块碰撞形成雅鲁藏布江构造-岩浆岩成矿
带202(1/C3/1r0 、Cu、Pb、Zn、授A课:uXX矿X )。
12
西南地区与特提斯洋、印度板块有关的陆-陆碰撞成矿带分佈图
(据潘桂堂等, 1990)
1-N2-Q (上新世-第 四纪) 火山岩; 2N2 (中新世) 火山 岩; 3-K2-E3 (晚白 垩-渐新世) 火山岩; 4-扬子地块 ①.甘孜-理塘缝合 带; ②.金沙江-哀牢 山缝合带; ③.澜沧 江缝合带; ④.怒江 缝合带; ⑤.雅鲁藏 布江缝合带 I-三江成矿带; II- 冈 底 斯 - 念 青 唐 古拉成矿带; III- 雅 鲁 藏 布 江 成
中国大陆中新生代 成矿体系
Ore-forming System of Continental China in Mesozoic and Cenozoic
2021/3/10
授课:XXX
1
引言
• 自六十年代末,板块构造理论确立并应用以来,占地球 表面 70% 的大洋及大陆边缘地带的地质作用及成矿作 用,用板块构造的理论都得到了相对合理的解释。但对 大陆板块内的地质作用和成矿作用还没有达到理想的解 释。问题比较复杂。
2.大陆边缘中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构造-成矿带 (黄海东海-南海盆地油、气、煤及海岸砂矿);
3.与中生代太平洋板块活动有关的大陆边缘中生代构造-
岩浆成矿带 (东南沿海火山岩带 Cu、Pb、Zn、Au、
Ag、U 2021/3/10 和非金属矿)。授课:XXX
10
中国东南部地区与太平洋板块活动有关的成矿带分佈图
• 我国中新生代大陆基本地质环境是:
2021/3/10
授课:XXX
4
全球构造简图
(示中国东部在全球构造中的位置) (任纪舜等, 1990)
2021/3/10
授课:XXX
5
1. 有较大洋地区为厚的地壳和岩石圈:
大洋 地 壳 厚 度 (km) 10 岩石圈底界 (km) 60
东部 30-35
70
中部 40-55 200
• 三个与沉降带相间的构造-岩浆成矿隆起带:沿海火山岩带、 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构造-岩浆带及贺兰山-龙门山-锦屏山 成矿带。
• 近 EW 向形成三个构造-岩浆成矿带:华北地台北缘构造-岩浆 成矿带、大别-秦巴构造-岩浆成矿带和南岭成矿带。
• 西南部环绕青藏高原形成多层环形构造成矿格局,由雅鲁藏布
圈四者接触,互相作用形成的表生成矿动力学机制。
• 四种机制内在联係、互为牵动,在活动的空间与时间 上有一定规律。
2021/3/10
授课:XXX
7
中国中新生代成矿格局
• 东部形成 NNE 和近 EW 向网格状构造成矿格局。
• NNE 方向自东向西形成三个中新生代油气成矿沉降带:黄海东海-南海盆地、松辽-华北-江汉盆地和鄂尔多斯-四川盆地。
• 中国大陆作为长期存在的陆壳并频繁地发生地质构造运 动和成矿作用,是研究这个世界前沿科学问题的理想地 域。中新生代又是探索大陆成矿体系的最佳时期。
• 下面2021就/3/10是我们对此问题初授步课:的XXX探索。
2
板块构造成矿模型示意图
PLATE-TECTONIC MODEL OF METALLOGENESIS
低速层。 2021/3/10
授课:XXX
6
中国中新生代大陆构造-成矿具有四类成矿动力学机制:
1. 在大陆边缘大洋板块俯冲及陆-陆碰撞成矿动力学机制; 2. 陆内古构造带重新活动和新构造活动成矿动力学机制; 3. 大陆岩石圈内地幔物质及热能上侵活动成矿动力学机
制; 4. 表生成矿机制,即由大陆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
青藏高原 68 150
2. 有复杂的地壳结构: 大陆地壳由多时代的地质体缝合、 拼接、碰撞、叠覆所构成,表现出多层结构。
3. 大陆地壳有复杂的物质组成: 由各种沉积岩、岩浆岩 及变质岩组成,表现出区域性的不均一性。
4. 有较多的与地幔沟通的新、老通道。
5. 东部及青藏高原在中地壳 ( 20 km 左右) 普遍存在 Vp
江带、班公湖-怒江带、澜沧江带、金沙江带、甘孜-理塘带等
构造2021-/成3/10矿带所组成。
授课:XXX
8
2021/3/10
授课:XXX
9
中新生代大陆内陆边缘受大洋板块俯冲而形成的构造成矿带有:
1.大陆边缘新生代弧-陆碰撞构造-成矿带 (台湾中央山脉、 海岸山脉成矿带);

Fe, Cu, Au










矿 矿带
产产
大陆壳 上地幔
2021/3/10
洋壳 授课:XXX
大陆壳 地 幔 3
• 显生宙以来,中国大陆处於三大洲际构造活动带的 交汇位置。
• 中新生代以来作为欧亚大陆的一个组成部分,构造 与成矿活动十分活跃,是典型的陆内构造成矿活动。
• 中新生代构造运动波及全国,但东部滨西太平洋带 大陆范围内以受中生代燕山运动影响为主,而西南 地区特提斯域则以受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影响为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