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知的儿童生长发育常识
* 骨髓:造血组织。 * 淋巴结:1岁后可以触及,12~13岁发育
成熟,以后逐渐缩小,青春期发育停止。 * 脾:红髓与白髓组成。白髓为T淋巴细
胞集中区域。
心理活动的发展:
× 各个年龄期不同
× 包括感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 、情感、性格、早期的社会活动等方面
儿童各期保健特点
儿童时期生理、心理发育很快,处于 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不同的 月龄和年龄具有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 征。根据儿童各年龄时期的生理与心 理特征及发展规律,进一步将儿童时 期分为以下各年龄阶段:
(五)营养因素 合理的营养是小儿生长发 育的物质基础,为保证小儿健康生长极 为重要的因素,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 越大。长期营养不足首先导致体重不增 ,甚至下降,最终也会影响身高的增长 和使机体的免疫、内分泌、神经调节等 功能低下。
(六)生活环境 良好的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如阳 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清洁等能促进小儿生 长发育,反之,则带来不良影响。生活制度、 护理、教养、锻炼的合理安排对小儿体格、智 力的成长起重要促进作用。家庭的温暖,父母 的爱抚和良好的榜样作用,以及优良的学校教 育和社会教育,对小儿性格、品德的形成、情 绪的稳定和精神智能的发育均有深远影响。
1、新生儿期
出生至满28天内为新生儿期。这一时 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 境发生巨大变化,但其生理调节和适应 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 下降、各种疾病如窒息、感染等,不仅 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在发达国家约 占婴儿死亡率三分之二,尤以第一周为 高。根据这些特点,新生儿期保健特别 强调护理如保温、清洁卫生、消毒隔离 等,应定期(至少2次)进行访视,坚 持母乳喂养,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以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运动发育:
与肌肉、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发育顺序 是由上到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近及 远,先取后舍,由粗到细地进行。新生 儿、1月、2月、3~4月、6月、8月、10 月、1岁、13~15月。精细动作的发育。
语言发育:
神经、听觉、发音器官、后天 1.发音阶段:新生儿、2月、3月
2.咿呀作语阶段:5~6月单音、7~8月复音及重复
神经、精神心理发育:
# 脑和脊髓的发育:胎儿期脑发育最快 ,出生时370g,7岁已接近成人,耗氧 量较成人高(50%:20%);脊髓出生 时已基本成熟,2岁时已接近成人。
感觉的发育:
* 听觉:新生儿、2周集中、3月定向反应。 * 视觉:新生儿感光、2月注视、3月追寻
、5月辨认。 * 味觉与嗅觉:味觉早、嗅觉慢 * 皮肤触觉:3个月时已能区分水温
3、幼儿期
1~3岁为幼儿期。此期是小儿语言、思 维、动作、神经精神发育较快的时期, 要根据其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早 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加 强断奶后的营养指导,注意小儿口腔卫 生,继续做好计划免疫接种和常见病、 多发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定期半年 查体一次。
4、学龄前期
3~6岁为学龄前期。这时期体格生长较以前缓慢,达 到稳步增长,而智力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能做 较复杂的动作,学会照顾自己,语言和思维进一步发 展。应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点,从小培 养优良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习惯,为 入学做好准备。此期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属儿童启蒙教 育,对他们一生中的学习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劳动技 能的水平都极为重要。因此有条件的家庭都应该把孩 子送进幼儿园去接受系统的启蒙教育,并使其由家庭 或托儿生活转入集体、伙伴生活,该期是人的一生中 最重要的受教育时期。学龄前期小儿与外界环境的接 触日益加多,故意外事故较多,应根据这些特点做好 预防保健工作,每年查体一次。
5、学龄期
6~12岁为学龄期。此期小儿体格仍稳步增长,大脑 皮层功能更加发达,对一些事物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儿童进入学龄期的重大变化是把以游戏活动为主的 生活方式转变为以学习为主,从家庭或幼儿园进入学 校这对儿童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因此要做好其衔接工 作即要做好儿童适应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否则将会 发生对学校环境、学习生活环境适应不良等心理障碍 。这个时期发病率较前为低,但要注意预防近视眼和 龋齿,矫治慢性病灶,端正坐、立、行姿势,安排有 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练,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 注意情绪和行为变化,避免思想过度紧张。 Nhomakorabea、婴儿期
28天至满1周岁为婴儿期。 此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所需的热能和蛋白质比成人相 对高,因此提倡母乳喂养和合 理的营养指导十分重要。婴儿 期抗病能力较弱,易患传染性 和感染性疾病,需要有计划地 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 程序,并应重视卫生习惯的培 养和注意消毒隔离。定期3个 月查体一次。
(二)性别 男女孩生长发育各有特点 ,一般女孩平均身高(长)、体重较 同年龄男孩为小。女孩青春期开始 较男孩约早2年,此时体格生长剧 增,其身高、体重超过男孩,男孩 青春期虽开始较迟,但延续时间比 女孩为长,其体格最后还是超过女 孩。女孩骨化中心出现较早,骨骼 较轻,骨盆较宽,肩距较窄,皮下 脂肪较发达,而肌肉却不如男孩发 达。因此在评价小儿生长发育时男 女标准应分开。
1、乐美雅
再见
6、青春期
12~18岁为青春期。这一期个体差异较大,可相差2~ 4岁。此期特点为生长发育在性激素作用下明显加快 ,体重、身高增长幅度加大,第二性征逐渐明显,生 殖器官迅速发育,趋向成熟,女孩子出现月经,男孩 子出现遗精。此时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常 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 接触社会增多,遇到不少新问题,外界影响越来越大 。在保健工作上,除了要保证供给足够营养以满足生 长发育加速所需。加强体格锻练和充分注意休息以外 尚应根据其心理、精神上的特点加强教育和引导,使 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保证青 少年的身心健康。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 性别 内分泌影响 孕母情况 营养因素 生活环境 疾病
(一)遗传 小儿生长发育的特征、潜力、 趋向、限度等都受父母双方遗传因素的 影响。种族、家族的遗传信息影响深远 ,如皮肤、头发的颜色、面型特征、身 材高矮、性成熟的迟早等;遗传性疾病 无论是染色体畸变或代谢缺陷对生长发 育均有显著影响。
(七)疾病 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的阻扰作 用十分明显。急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 慢性病则同时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增长; 内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长和神经系统 发育迟缓;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 、21-三体综合征、软骨发育不良等,对 体格和精神神经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
放映结束,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 请点击下面,支持一下我们,谢谢!
(三)内分泌影响 主要是由各种激素调控 ,其中以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和性激素 尤为重要。缺乏生长激素导致身材矮小 ;甲状腺素缺乏时不仅造成矮小,还使 脑发育障碍;性激素可促使骨骺融合, 影响长骨生长,故青春期开始较早,可 使最终身高相对矮小。
(四)孕母情况 胎儿在宫内的发育 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情绪、 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妊娠早 期如患病毒性感染可导致胎儿先 天性畸形;母患严重营养不良可 引起流产、早产和胎儿体格生长 以及脑的发育迟缓;孕母接受药 物、X线照射、环境毒物污染和 精神创伤等,均可使胎儿发育受 阻。宫内发育阻滞可影响小儿出 生后的生长发育。
3.单语单句阶段:1岁日常语、15月说名、1岁半讲单 句及语言表达要求,如吃饭
4.成语阶段:2岁后简单交谈、4~5岁完整表达、7岁 后较好掌握语言
性格发育:
人对事、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 的心里特点:如勇敢、懦弱等。
是相依情感 、自主情感到行为表现的逐渐 变化
免疫器官的发育:
* 胸腺:是促进T淋巴细胞成熟与分化的 重要器官。12岁开始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