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支付范围和标准
1、职工正常退休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已参加我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含个体工商户及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2006年1月1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且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履行了缴费义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以上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按以下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1、建立个人账户后参保缴费、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退休后按月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2、建立个人账户前参保缴费、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退休后按月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基本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区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
(1)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指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内的全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工资收入的平均值。
(2)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区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其中缴费工资指数是参保人员本人月实际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4%*建立个人账户前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
2、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提前退休、关闭破产企业职工政策性提前退休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按老办法计算基本养老金时,仍执行原基本养老金减发规定,即每提前一年减发2%的基本养老金(不含个人账户养老金)。
提前退休不足1年的部分,按实际提前月数减发。
按新办法计算基本养老金时,不再减发。
3、缴费不足15年达到退休年龄一次性待遇计发办法
2006年1月1日后,参保人员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不发给基础养老金,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终止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同时,按参保人员累计缴费年限计发一次性养老保险补贴,标准为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本人退休时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4、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死亡待遇计发办法
按照自治区文件,死亡待遇相关标准规定:
(1)在国家颁布实施统一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发放标准之前,我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死亡待遇的发放标准:从2011年7月1日起按2011年7月1日前有关规定执行,即丧葬费=全区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4,一次性困难补助=退休人员死亡当月退休金*8;
(2)企业离休人员一次性发放标准调整为:自2011年8月1日起,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上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离休费。
死亡人员的直系亲属符合供养条件的,退休人员供养对象享受抚养费标准为户口所在地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0%,离休人员供养对象享受抚养费标准则为户口所在地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