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化学醌类化合物PPT课件

中药化学醌类化合物PPT课件

15
3.抗癌活性:蒽环酮类抗菌素 (anthracyclinones)可以通过作用于DNA 而达到抗肿瘤目的.多柔比星(doxorubicin) 是广谱抗肿瘤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乳腺 癌、甲状腺癌、肺癌、卵巢癌.
O
OH
COCH2OH
OH
OCH3 O
OH
O
O H3C
NH 2
16
OH
顶生醌(tectoquinone)来源于马
第五章 醌类化合物
教学内容: 5.1 概述 5.2 结构与分类 5.3 理化性质 5.4 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检识
重点:蒽醌的结构、分类、主要性质、提 取分离。
1
难点: 1.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 2. 酸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 3. 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蒽醌化合

2
5.1 概述: 醌类化合物是一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的化
19
(1)大黄素型: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 呈黄色。主要存在于蓼科植物中。
OH O OH
大黄酚
CH3 O
OH O OH
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
CH2Oglc
O
20
(2)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同一侧的苯环 上,多为橙黄或橙红色,主要存在于茜 草科植物中。
O
OH
OH
O
21
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22
(二)双蒽核 1. 二蒽酮 二蒽酮衍生物可看作是两分子的蒽酮脱去
O
O
O
O
CH3O
OCH3
O
O
6
一些带有较高级直链烃基侧链的对醌衍 生物有驱除肠内寄生虫的作用,如白花酸藤 果和木桂花果实的驱绦虫有效成分证明是信 筒子醌 (embellin) .
7
二、萘醌类(naphthquinones)
自然界存在的多为a-萘醌衍生物,橙 色、橙红色、紫色(少)结晶。紫草中含多 种萘醌色素。
24
最重要的二蒽酮类化合物是从番泻叶中得 到的番泻苷A,B,C,D. 其苷元是由二分子大 黄酸蒽酮通过C10-C10’相互结合而成, 苷元A为反式排列,苷元B为顺式排列.
25
番泻苷C和番泻苷D也是一对同分异构体, 均由一分子大黄酸和一分子芦荟大黄素的 蒽酮衍生物通过 C10-C10’键结合而成, 其中苷C为反式,苷D为顺式。
鞭草科的柚木、茜草科的羊角藤等植
物。顶生醌是少数无羟基取代的蒽醌
之一,它具有驱赶白蚁和其他昆虫的
作用,柚木、榆木由于存在顶生醌,
所以可以长期保存。其他植物的保存
可借鉴。
O
CH3
O
17
结构分类:单蒽核类 双蒽核类
18
(一) 单蒽核类
O
817Fra bibliotek26
3
5
4
O
1,4,5,8位为α位 2,3,6,7位为β位 9,10位为meso位(中位) 天 然 蒽 醌 在 母 核 上 均 有 -OH , -CH2OH , CH3,-OCH3,-COOH取代或与糖成苷。
O
O
8
7
1
O
O
2
6 5
3 4
O O
8
胡桃醌( juglone)存在于核桃未成熟的 果皮(青皮)中,有抗出血的活性,共存的 其几种还原衍生物,都有抗菌的生物活性。
9
维生素K是一类萘醌衍生物。例如维 生素K2和K1。
维生素K1和K2的差别只在于侧链有所不 同(K1 n=3, K2 n=2),维生素K1为黄色油 状液体,维生素K2为黄色晶体。维生素K1和 K2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如苜蓿, 菠菜等)、蛋黄、肝脏等含量丰富。维生素K1 和K2的主要作用是能促进血液的凝固,所以可 用作止血剂。
一分子氢后相互结合而成。又分为中位连接 (C10-C10)和α 位(C1-C1’或C4-C4’)连接. 这类物质多为黄色结晶,多以苷的形式存在, 若催化加氢还原则生成二分子蒽酮,用三氯化 铁氧化则生成二分子蒽醌。
23
C10-C10,键容易水解而断裂,生成较 稳定的蒽酮游离基,继而氧化成蒽醌类化 合物。一般随着植物原料储存时间延长, 二蒽酮类含量下降,单蒽酮类含量上升。
13
生理活性显著: 1.泻下作用:天然蒽醌类化合物多具有致泻作
用,其强度与结构有如下关系: ①蒽醌苷的致泻作用强于苷元 ②含羧基蒽醌苷的致泻作用强于相应的不含
羧基蒽醌苷.
14
2.抗菌作用:化合物蒽醌类(如大黄酸等)有 抑菌作用,苷元的作用强于苷类.中药大黄 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大黄素在体内容易吸收,起 效快,对早期炎症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高等有较好的对抗作用.
• 从结构上讲,醌类化合物可分为苯醌、萘 醌、菲醌和蒽醌等。其中蒽醌及其衍生物 种类较多,生理活性也较广泛。
4
醌类化合物是指分子内具有不饱和环二酮(醌式) 结构或易转变为这样结构的化合物。
O
O
O
O
O
O
苯醌
O
萘醌
O
蒽醌
菲醌
5
5.2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一、苯醌类(benzoquinones)
分为邻苯醌,对苯醌两类。但邻苯醌不稳 定,故天然存在的主要为对苯醌的衍生物。多 为黄色或橙色结晶。
OH
O
R
CH3 丹参新醌甲:R = CH
CH2OH
O
CH3 丹参新醌乙:R = CH
CH3
12
丹参新醌丙:R = CH3
四、蒽醌类(anthraquinones)
蒽醌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种色 素,是许多中药如大黄、何首乌、虎杖 等的有效成分。目前 已经发现的蒽醌类 化合物近 200种,在植物中的蒽醌衍生 物主要分布于根、皮、叶及心材,也可 在茎、种子、果实中。多和糖结合 成苷, 或以游离态存在。
合物,它包括醌类及容易转变为具有醌类性质 的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的蓼科、 茜草科、鼠李科、百合科、豆科等科属以及低 等植物地衣类和菌类的代谢产物中。是许多天 然药物如大黄、何首乌、虎杖、决明子、芦荟、 丹参等药材的有效成分。
3
• 醌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如致 泻、抗菌、利尿和止血等,还有一些醌类 化合物具有抗癌、抗病毒、解痉平喘等作 用,是一类很有前途的天然药物。
10
三、菲醌类(phenanthraquinones)
邻菲醌和对菲醌。如丹参含多种菲醌 类化合物。
O
O
O
O
邻菲醌
对菲醌
11
丹参中的醌类化合物多为橙色、红色至棕红
色的结晶,少数为黄色。具有抗 菌及扩张冠状动
脉的作用,是中药丹参的 主要有效成分,总丹参
酮可用于治疗金黄 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疖,痈,
蜂窝组织 炎、痤疮等疾病。
26
现在已知道,大黄泻下作用的有效成 分不下20余种,在体内真正起泻下作用 的物质是大黄中的番泻苷A受大肠内细菌 作用的还原产物,但不是番泻苷元,而是 大黄酸蒽酮或其8-葡萄糖苷。但这仍不 能完全代表大黄的泻下效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