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四川成都市彭州中学2016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docx

【化学】四川成都市彭州中学2016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docx


△H=-1160kJ 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科学家利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氧气燃
料电池,则通入氨气的电极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24.(10分)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改进氨碱法设计了“联合制碱法 ”,为世界制碱工业
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
CO、H2、O2共16.5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
全反应,Na2O2增重7.5g,则原混合气体中
O2的质量分数是(

A.54.5% B.40%
C.36%
D.33.3%
12.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 ①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4)若向装有
Ba(OH)2溶液烧杯里缓缓滴入
KAl(SO4)2溶
液至Ba
2+
_________________.
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是
4
2+
3+
+
2+
3+2
2
、SO4
2
22.(
8分)某强酸性溶液
X含有Ba
、Al
、NH4
、Fe
、Fe
、CO3
、SO3

Cl、NO3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物质的量0.07 mol,能说明该溶液不能确定的阴离子存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
CO+H2O(g)CO2+H2
T℃时,往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CO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
D.9种
14.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及
其它产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AlCl3溶液, 则丁可能是
NaOH溶液
B.若甲是Fe,则丁可能是Cl2
C.若丁是CO2,则甲可能为Mg
D.若丁是O2,则乙、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相差16
15.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SO3
、CO3
、Na、K
5.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高温下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
1
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FeCl3与KI溶液混合
C.等物质的量的NaHCO3与Na2O2溶于水
D.在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
A.若无固体等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9.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0.2mol·L1和1.5mol·L1,
现向该溶液中加入
39.2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mol
B.反应后产生13.44L H2(标准状况)
C.反应后溶液中
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mol
D.由于氧化性
3+
+
,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
B.在过程③中将
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
D.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20.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
NO、N2O4、NO2)的
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
500ml 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
四川省彭州中学高13级高三上期9月月考
化学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Fe—56Cu—64
第I卷(选择题,40分)
一、单选题( 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
①1mol该有机物可消耗
3mol H2;②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分子式为C12H20O2;
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酚类;
⑤1 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
1 mol NaOH
A.②③④
B.①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⑤
1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物 质
杂 质
试 剂
A
Cl2
HCl
A.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H2O
B.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
C.de段沉淀减少是由于BaCO3固体消失
D.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AlO2

+3H2O+CO2═2Al(OH)3↓+CO3
2﹣
8.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1.5NA
B.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碳氢键的数目为NA
-1
0.46N
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分子的数目为
A
C.50 mL 18.4 mol L·
2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4.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SO2气体,溶液变成无色。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
22.4 L SO2参加反应时,有
2 NA个电子发生转移
B.通入
SO2
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
SO2的漂白性
2
C.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氧化产物
2+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
Cu>I2>SO2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
2+
.在强碱性溶液中,次氯酸钠将
Mn氧化成MnO:
2
2+

Mn
+ClO+H2
2↓Cl+2H
O=MnO

+
+
B.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NO3+4H ===Ag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2Fe2++2Br
3+
+2Cl2===2Fe

1
+
、Cl、NO3
A.在c(HCO3)=0.1 mol·L的溶液中:NH4
、AlO2
+
12
-1
2+ClO源自Na+2B.常温下,在由水电离出的c(H )=1×10
mol·L
的溶液中:
Fe

SO


4
2
+
+
C.在加入铝粉产生H2的溶液中:SO4、NO3
、Na、NH4
2
2
+
+
D.在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
B.装置 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C.装置 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D.装置 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
NH3
13.满足分子式为
C H ClBr不含有环的有机物共有, (不考虑立体异构) (

3
4
A.6种
B.7种
C.8种
c(H2)=0.12mol·L-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填计算结果)。
(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H<0。下表为不同温度
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
T1____300℃(填“>、”“<或”“=)”。
(3)N2和H2以铁作催化剂从145℃就开始反应,不同温度下NH3的产
5
作出了突出贡献.生产流程如下图:
(1)完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沉淀池: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②煅烧炉:
(2)联合制碱法的优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原料为:食盐、NH3、CO2
B.副产物氯化铵可做氮肥
C.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
CO2D.原料利用率高
Fe
>H
19.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Mg2+、CO32、SO42
Mg(OH)2
·6H
2O
MgCl2
MgCl2
NaBr
Br2
Br
Br2
Cl2
SO2水溶液
Cl2
A.过程①加入的药品顺序为:
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加盐酸后过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