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1~2题。
1. 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2. 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该流域3
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
A.53%
B.62%
C.70%
D.78%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18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据此完成3~5题。
3.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C.大西洋 D.北冰洋
4.自2009年冬至2018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5.2018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
6. 红绿灯时间设置与道路状况、车辆数量、车速等多种因素相关,最适宜优化红绿灯时间
设置的技术手段是
A.GIS
B.RS
C.GPS
D.数字地球
7. 目前,京津冀机场发展中存在首都机场“吃不了”,天津、石家庄机场却“吃不饱”的现
象。
2018年12月三地机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定位(下图所示)。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B.扩大市场份额
C.完善基础设施
D.优化配置,协同发展
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丹江口水库,北至京津,已全线通水。
该工程干渠采用立交
或涵洞式跨越沿线河流,其原因是
()
A.减小工程量,降低造价
B.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C.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
D.保障工程供水水质
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9~10题。
9.冷冻灾害多发省份是
()
A.皖、粤B.粤、赣C.赣、湘D.湘、桂
10.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
A.山地阻挡,冷空气堆积B.地势较低,气温比较高
C.纬度偏低,冻害多发D.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1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为丙地气候资料
(1)描述丙地气候特征
(2)分析甲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
我国为了加大与中亚各国的往来,将继续大力兴建铁路。
(3)分析我国与中亚地区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的原因
乙地所在国家盛产棉花,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4)简述该国过度种植棉花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十)
ABCDC ADDCA
11.
(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
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
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短。
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
(2)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
12.
(1)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约150毫米
(2)位于锡尔河上游,河流径流量大;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天山海拔高,高山冰雪融水丰富;在锡尔河修建许多水库,蓄积河水。
(3)中亚深居内陆,气候、地形等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域广,运距长;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大铁路运输运量较大;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好;速度较快;
安全性稳定性好。
科技的进步
(4)环境问题: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河流断流,咸海面积萎缩,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水资源匮乏
措施:控制种植棉花的规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用喷灌、滴灌、微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推广耐旱作物(培育耐旱品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