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评分标准

要求:
1、操作流畅、迅速(15分,按程度酌情减分);
2、操作流程正确(20分,一项不正确扣2分);
3、插管准确进入气管(20分,不准确者不得分);
4、气管插管模型无警报响起(15分,响起者不得分);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考核内容及分值
考核方法
问答部分(20分)
适应症
1. 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2. 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3. 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5.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6.持续性血液滤过。
2.3经锁骨下穿刺术(1)体位及准备同上。(2)局部用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在选定之穿刺点处进针,针尖指向头部方向,与胸骨纵轴约呈45°,与皮肤呈10°-30°角。进针时针尖先抵向锁骨,然后回撤,再抬高针尾,紧贴锁骨下缘负压进针,深度一般为4-5cm。若通畅抽出暗红色静脉血,则移去注射器,导入导引钢丝。按上述锁骨上穿刺法插入深静脉留置导管。
三大项内容抽签选取任一项回答
禁忌症
1.出血倾向(禁锁骨下穿刺)2.局部皮肤感染(选择其他部位穿刺)3.胸廓畸形或严重的肺气肿锁骨下为相对禁忌症,建议颈内静脉穿刺
注意事项
1、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如技术操作不当,可发生气胸、血肿、血胸、气栓、感染等并发症,故不应视作普通静脉穿刺,应掌握适应证。
2、躁动不安而无法约束者,不能取肩高头低的呼吸急促患者,胸膜顶上升的肺气肿患者,均不宜施行此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颈内静脉穿刺解剖定位后,用碘伏进行由内向外的环状消毒、铺巾。用25G针头、1~2ml 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取头低脚高位以避免气栓。患者头部向对侧偏转45度,但应避免颈部过伸和过度旋转而引起静脉塌陷。操作者用非惯侧手的食指轻扪患者颈总动脉,以避免不慎刺伤此动脉。选择18G穿刺针,针尖与皮肤呈45度从选定的穿刺点进针,细针长轴指向同侧乳头。进针2~3cm后保持一定负压缓慢退针,回抽有血表明穿刺针进入静脉。穿刺针进入静脉后断开注射器,小心扶稳针头,导丝的J形末端引入针头并往里送入。导丝送入通常没有阻力,如果心律有变化,就要回撤导丝,直到心律恢复正常。导丝进入10cm左右小心地撤出穿刺针,然后在皮肤穿刺点做一个1~2mm的切口。通过导丝插入扩张器,扩张器的用力方向与导丝的走向平行,送入有明显的突破感后撤出扩张器,通过导丝引导送入导管。轻柔撤出导丝,妥善固定,敷料包扎。
2.2经锁骨上穿刺术(1)常规消毒皮肤,铺消毒巾。(2)用2ml注射器抽吸1%普鲁卡因于事先标记的进针点作皮内与皮下浸润麻醉,针尖指向胸锁关节,进针角度约30°-40°,边进针边抽回血,试穿锁骨下静脉,以探测进针方向、角度与深度。一般进针2.5-4cm即达锁骨下静脉。(3)按试穿的方位将穿刺针迅速通过皮肤,再穿刺锁骨下静脉,见回血后固定穿刺针,取下注射器,经穿刺针送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沿导引钢丝插入扩张管,扩张皮肤及皮下组织,退出扩张管,沿导引钢丝送入静脉留置导管,插入长度15cm左右,退出导引钢丝,接上输液导管。(4)将小纱布垫于进针点处,其上以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或用一次性贴膜覆盖,固定。如系小儿,可在穿刺点处穿一缝线,将导管结扎固定,以便长期保留。
患者准备
5分
向患者家属解释并征得其同意:1、操作的目的和意义;2、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可发生气胸、血肿、血胸、气栓、感染等并发症
将考官作为患者家属
物品准备
5分
清洁盘,小切开包,一次性深静脉穿刺包一个,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肝素15-20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1%甲紫。
现场在器械中取出
3、严格无菌技术,预防感染。
4、由于深静脉导管置入上腔静脉,常为负压,输液时注意输液瓶绝对不应输空;更换导管时应防止空气吸入,发生气栓。
5、为了防止血液在导管内凝聚,在输液完毕,用肝素盐水或0.4%的枸橼酸钠溶液冲注导管后封管。
6、导管外敷料一般每日更换1次,局部皮肤可用乙醇棉球消毒
操作部分(80分)
具体操作(70分)
11.定位:穿刺前应行体表标志定位,颈内静脉位于颈总动脉前外3~5mm处,锁骨上切迹是颈内静脉经过锁骨的标志点,通常以胸锁乳突肌末端和锁骨末端所形成的三角形的顶点作为穿刺点;锁骨下静脉选取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或锁骨中点与内1/3之间)锁骨下缘为穿刺点;股静脉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处,股动脉在搏动内侧0.5cm处穿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