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学复习题及答案

刑法学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刑法学》A. 抢夺罪B.盗窃罪C.强奸罪D.侵占罪楚某 1997年 3月5日犯甲罪,追诉期限应为 10年, 2002年 3月 5日又犯乙罪,乙罪的 (A. 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 20 年,即以甲罪的追诉期限 10 年加乙罪的追诉期限 年 B •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共计 15年,即以甲罪追诉期限剩余的 5年加乙罪的追诉期 限 10 年C •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还有 5年D .从犯乙罪之日起计算,还有 10年7. 不论犯罪的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凡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本国刑法,被称为()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C. 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8. 不论犯罪的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凡是侵害本国国家利益或公民利益的, 都适用本国刑法被称为()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C. 保护原则D. 普遍原则9.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A. 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B. 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C. 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D. 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 10. 犯罪发生在我国境内是指( )A. 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内B. 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一、选择题 :1.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A. 刑法修正案的法律效力低于刑法 C. 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 2. 下列表述不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A. 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效力低于刑法的效力B. 刑法的学理解释没有法律约束力C. 扩张解释对刑法条文的解释超过了字面的意思D. 我国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3.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A. 罪刑法定原则 B. D. 犯罪目的是故意犯罪的必要条件 所有的犯罪均有犯罪对象4.5. B.C.限制加重原则 D. 面那些不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A. 刑法设立了轻重不同的量刑幅度 C.量刑时应当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 正确进行司法解释原则B. 将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D. 刑法不能溯及既往原则 (6.追诉期限也是 10 年。

这时甲罪的追诉期限)10C. 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我境内某甲意图杀害乙,在乙在食堂就餐时乘机将毒药投入乙的饭碗。

某甲的行为属于B. 以强奸罪从重处罚C. 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D. 按拐卖妇女罪和强奸罪实行数罪并罚21.我国的留学生 K ,在他国校园寻衅重伤我国大学生 C 。

我国刑法对 K 是行使管辖权的依据是我国刑法的C. 普遍原则D. 保护原则 ( )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 22.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 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 强奸罪B. 绑架罪C. 决水罪D. 故意杀人罪23.下列哪些人不适用死刑( )A.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 审判时患有精神病的人D. 精神分裂症患者24. 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 )A. 过失犯罪就是不作为犯罪B. 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就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C. 危害行为必须是故意实施的行为D. 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的反射动作不是行为25.刑事责任的内容是( )A. 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B.具有实施犯罪的智力与体力C. 具备犯罪的特定身份D.行为人已经成年26.下列哪些不是犯罪的停止形态( )11. 12. 13. 14. 15. 16. 17. D. 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境内 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是A •同类客体B •直接客体C .主要客体D •随机客体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A •可以从轻处罚 C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包括A. 抢劫罪B. 盗窃罪C. 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受贿罪 D. 间谍罪 在犯罪客体中决定犯罪性质的是A. 随机客体B. 主要客体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连续犯或继续犯追诉期限的起算,是从A • 实施犯罪预备行为时起算B •C • 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算D • 我国刑法在溯及力上采用A. 从旧兼从轻B. 从新兼从轻 新刑法与旧刑法那一个处刑更重是以A. 法定最高刑为比较标准B.C. 以实际可能判处的刑罚为比较标准C. 次要客体D. 简单客体 着手实施犯罪时起算 犯罪行为既遂时起算 C. 从旧兼从重 D. 从新兼从重 法定最低刑为比较标准D. 18. 19. 20. A. C. 投放危险物质罪 B.以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以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与故意杀人罪两罪故意杀人罪 D. 在犯罪构成的诸要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 犯罪客体B. 犯罪主体C. 犯罪客观方面D. 犯罪主观方面 拐卖妇女过程中又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应当A. 以拐卖妇女罪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A. 犯罪预备B. 犯罪中止C. 犯罪未遂D. 行为犯27. 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 不属于重大立功的是 (A. 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B. 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C.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D. 揭发他人重大犯罪,查证属实的28. 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三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 5、有期徒刑 7 和无期徒刑。

决定执行的刑期的幅度应该是33. 陈某系国家机关委派到某国有企业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 利用职务便利, 以假发票到该 企业报销,共计获得Y 20000元。

对李某的行为应当A. 以诈骗罪论处B.C. 以职务侵占罪论处D.34. 拘役与管制区别的关键是A. 刑期的幅度不同B.C. 执行的场所不同D.35. 我国对死刑的并罚原则是A. 限制加重原则B.C. 吸收原则D. 36.对于认识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将丙的钱包误以为是乙的钱包而窃取 ,属于法律认识错误B. 甲将乙打晕, 以为乙已经死亡,属于对象认识错误C. 甲以为自己犯了故意杀人罪,其实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属于因果关系认识错误D. 甲将白糖误做砒霜投入乙的茶杯,属于工具错误37. 甲在国外购买了手枪一把,将该枪拆开分别邮寄回国后将其组装好藏在家中,甲的行为 构成C. 走私 枪支罪D. 非法邮 寄枪支 罪38. 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 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 构成()C. 挪用公款罪D. 挪用资金罪A. 12 年-无期徒刑B.无期徒刑C. 5 年- 20 年D.7 年- 20 年于是到自动取款机上取出人民币 15000 元,甲的行为构 成 A. 盗窃罪 B. 诈骗罪 C. 侵占罪D.信用卡诈骗罪30. 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A. 从轻或减轻处罚B. 减轻或免除处罚C. 从轻处罚D. 免除处罚31. 下列哪些不属于实质的一罪A. 想象竟合犯B.C. 继续犯D.32. 避险过当量刑时A. 应当从轻处罚B.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牵连犯 结果加重犯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 可以从轻处罚 ))))以侵占罪论处 适用的对象不同 对人身自由的限制不同 并科原则 折衷原则 A. 非法 持有枪 支罪 B.非法私藏枪支罪 A. 非法经营罪 B. 挪用特定款物罪29. 甲拾到他人信用卡并猜出密码,39.赵某因拐卖儿童罪,被判无期徒刑。

服刑12 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得假释。

在假释考验期间的第7 年,赵某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被判刑9 年。

根据刑法规定,对赵某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具体的做法是()A. 在9 年以上20 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B.在9 年以上15 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C.在12 年以上20 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D.决定执行无期徒刑40.甲以招收员工为名,骗取了大量的身份证复印件。

甲利用这些复印件申请了107 张可透支的信用卡,甲准备将这些信用卡带到外地使用时被发现。

甲的行为构成()A. 信用卡诈骗罪B.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C. 诈骗罪D. 不构成犯罪41.刘某因为自己的汽车有问题,因此在自家的院子里进行修理。

甲用自制的木架将车架起后在边上抽烟休息。

邻居家的小孩爬到汽车下玩耍,结果木架折断导致小孩被砸死。

刘的行为构成()A. 交通肇事罪B. 过失致人死亡罪C. 不构成犯罪罪D. 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42.某甲想伤害乙进行报复,趁天黑后在乙家院落隐藏等待乙回来。

见到“乙” 的身影后,甲从藏身之处跳出,用事先准备好的小刀朝“乙”的臀部刺了一刀。

“ 乙”被刺后惊叫,使甲发现原来不是乙,而是准备到乙家串门的丁某。

甲不对丁进行救助,反而大骂丁后离去。

因为甲的刀带有狂犬病毒,导致丁发病死亡,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伤害罪B. 故意杀人罪C. 过失致人死亡罪D. 不构成犯罪43.被告人甲因乙欠其借款13 万元,经催告仍不偿还,于是纠集其弟丁将乙绑架到某废弃的建筑工地关押3 个月,并要求乙的家人筹款赎人,甲和其弟丁的行为构成()A. 绑架罪B. 不构成犯罪C. 抢劫罪D. 非法拘禁罪44.李某为废品收购店的老板,见甲行为不端,对甲说:“现在铜价上涨,要是偷些电线来卖的话,可以换得好价钱。

”于是甲在3个月内盗割正在使用的电线3000 多米,导致当地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李某的行为属于()A. 收购赃物罪B. 盗窃罪C. 破坏电力设备罪D. 教唆罪45.郑某犯某罪,应判处有期徒刑3 年,该罪的法定最高刑是5 年,对万某的追诉时效是()A. 5 年B. 7 年C. 10 年D. 15 年三、名词解释:1.刑法的空间效力:2.犯罪的同类客体:3.刑事责任能力:4.犯罪主体特殊身份:5.疏忽大意的过失:6.意外事件:7.犯罪中止:8.假释:9.连续犯:10.立功:11.吸收犯:12.管制:13.交通肇事罪:14.非法拘禁罪:15.偷税罪:四、简答题:1.简述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特点与内容。

2.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与要求。

3.简述刑法的空间效力及其适用的原则。

4.简述构成要件的概念与特征。

5.简述犯罪客体的概念与分类。

6.简述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与特征。

7.简述我国刑法的危害结果及其特征。

8.简述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9.简述我国刑法中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

10.简述单位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11.简述过于自信过失的概念与特征。

12.简述犯罪预备的概念、特征与处罚原则。

13.简述犯罪未遂的类型与处罚原则。

14.简述主犯的特征及其刑事责任。

15.简述继续犯的概念及其特征。

五、案例分析:1.2003年11月26 日晚,安徽籍司机刘洋发现所开的自卸车轮胎漏气,就找到岳林街道一补胎店修补轮胎。

当时汽车始终未熄火,一个千斤顶顶上汽车后,店主周某就钻到车下工作。

几分钟后,周某突然叫了一声“小刘” ,刘洋以为周某已经修好了,就发动了汽车,未注意到车下依旧有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