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日,我们城规两个班同学共同参观了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4A 级重点景区—青云山景区。
景区距离永泰县城13公里,距离福州市区76公里。
来到风景名胜区,我们首先认真看了关于景区的介绍,了解到景区总面积为52.5平方公里,按书上风景区的用地规模分类为中型风景区,景区分布着七座千米山峰和九条峡谷溪涧,最高海拔1130米,属于火山岩地貌,由云天石廊景区、青龙瀑布景区、白马峡谷景区、水帘宫景区、桫椤峡谷景区、天池草甸景区组成。
其次,我们对景区的参观游线进行了仔细的阅读,确定了具体的行进路线:由瀑布景区—狮子峰—龙潭峡谷—青蛙石,在神龟戏水处我们决定从西面路线前进,从东边路线回来。
先后经过了灵蛇出洞—天犬望月—三剑锋—灵音洞—青云瀑布—凤尾瀑布—双叠瀑布,最后到达兴福湖。
返回的路线在凤尾瀑布处向西拐,途径观音洞—将军洞—新月瀑布再回到青蛙石,最后到达景区门口。
风景区参观游线设置的较为合理,通过对道路的曲折、景致的藏露等把握使得景点序列设计非常精彩,游线满足形式融于自然,因地制宜的处理好游线与山体、水系的关系。
但是沿途缺少休憩的桌椅、下雨天路较滑,缺少必要的保护设施,途中各景点有的缺少必要的标识,有的可能是因为年久失修,文字已经看不清楚。
景区风景资源较为丰富,境内山水天造地设,自然景观奇妙纷呈,瀑布秀丽多姿,崖峭峰险,峡谷幽深,溪流回环曲折,潭池清澈翠绿。
青云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森林植被类型多样,四季长青,有“真山真水”、“天然氧吧”之誉。
主要旅游景点有云天石廊、火烟瀑布、十八重溪石林、藤山草场、天池和状元洞红军洞等。
下面介绍几个景点的情况:云天石廊在青云峰近山顶处,又称“登天廊”,因软硬岩层受风化的差异,形成一层层长条形通道。
石廊共4层,累计长度约300多米,人行其中,惊而不险。
青龙瀑布,落差80多米,水流跌落的悬崖岩壁经淘蚀呈半圆凹槽,上小下大,如倒漏斗形。
瀑布分三迭,上部水流顺峭壁滑落;中间部分越过悬崖飞泻而下,形成水帘,水珠四散,水雾弥漫;下部有一岩坎,瀑流打在上面,再沿崖壁分流滑落,最后汇入底部的青龙潭。
藤山周围几个山头,坡度平坦,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号称“万亩草场”,是理想的避暑游览胜地。
藤山顶部有一口古火山爆发形成的天池,呈弯椭圆形,周长约400米,面积12亩左右,丰水时平均水深1.5米。
池内碧波荡漾,池旁绿草如茵,周围还有不少火山喷出物如火山弹等。
在乌后村附近的乌后天池面积约6亩,也是古火山口积水成池。
关于青云山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据传:在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百般无聊微服私访下江南。
途径永泰青云山,在幽静的山道上透过御帘,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
不禁叹道:“此景祗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
”当天就住在青云山,一住就是四天四夜,流连忘返。
当他游览到景区尽头时,觉得此景实在难得,又转头想重游一遍,然而在众大臣们以:“山头转,人回头。
”的劝说下才难舍而归,留下了“转头山”的千古佳话。
正德皇帝转头的地方地名至今仍叫“转头山”,即今天青云山御温泉酒店的所在地。
当地百姓把正德皇帝曾经住过的地方依次取名为:一楼、二楼、三楼、四楼并一直沿用至今。
另据史书记载:永泰县岭路乡陈山七门村人萧国良,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一举夺魁高中状元,当地百姓为纪念他少年时曾在此山苦读,便将此山命名为“青云山”。
景区在植物方面的资源也比较丰富:有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的刺桫椤、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等名贵珍稀植物;在动物方面相对较为稀缺,只是拥有数百只野生短尾猴。
景区建筑只有青云山御温泉酒店及温泉休闲中心,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北入口处一座元宝形山包之中,该酒店项目由总司--美国美中公司投巨资兴建。
园区四周群山环绕,东南面为石笋山,西面为鹅脰山,群峰林立,峭壁峥映;南面峡谷溪流;向北可远瞰永泰山城。
青山绿水,溪涧瀑布飞溅,云雾环绕、景色优美。
整个建筑物依山就势、跌落有序、面面是景,充分利用原有优美自然生态环境,营造返朴归真的氛围。
青云山御温泉酒店及温泉休闲中心集温泉浴、景光浴、森林浴、氧气浴、阳光浴的最佳场所。
建议在景区的一些较为宽敞的位置设置一些小凉亭,可以供游客驻足;在适当的位置建立一些小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放入又关青云山历史的介绍、升级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过程等资料,使得游客在游山玩水的同时,增加对青云山的了解。
处于青云山中,第一感觉就像老师说的这里的氧负离子一定不少,拥有这么多的植物,仿佛给景区的空气加了一道过滤网。
这里的山形状俊俏,直插云霄;这里的水清澈见底,给我们这些看贯了大城市的高楼的孩子们回到童年的感觉,还记得小时候家旁的小溪里有很多的鱼,童年的一大记忆就是抓鱼,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溪流已经变成了一条排污道,不见鱼虾,只剩下刺鼻的味道。
今天来到青云山,仿佛又有种回到童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