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沧海》巩固练习题(答案)

《观沧海》巩固练习题(答案)

1 / 2

中考复习之诗词鉴赏:《观沧海》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四、习题:

【第一组】

(答案:1.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 .C 分析:这是虚写,是诗人的想象。)

【第二组】

(答案:1. 水波摇动的样子 2.B 分析:此处是实写。)

【第三组】

(答案:1. 银河 2.A 分析:未点明时间)

五、考题链接:

2012届二模B卷

(答案:1.银河 2.C 分析:错在“真实景象”,这是诗人的想象)

2012届浦东二模卷

(答案: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B 分析:错在“也暗示了他对未来前程的担忧”)

2012届青浦二模卷

(答案:1.银河 2.C 分析:错在“眼前”,应是“想象中”)

2012届宝嘉二模卷

(答案:1.志向 2.A 分析:B错在“宁静”;C错在“春天盎然的生机”;D错在“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豪情”)

2012届闸北二模卷

(答案:1.银河 2.B 分析:错在“由盛转衰”、“ 由喜转哀”)

2013届虹口二模卷

(答案:1.D 2. 希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

2013届徐汇二模卷

(答案:1.水波摇动的样子 2.B 分析:错在“万物凋敝”)

2013届奉贤二模卷

(答案:1. B 分析:错在“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2.大海的雄伟壮丽 统一中国建功立业)

2013届普陀二模卷

(答案:1.C 分析:A错在“特意”;B错在“大海宁静”;D错在“眼前”。 2.得胜归来的壮志豪情)

2013届崇明二模卷

(答案:1. 水波涌动的样子 2. A 分析:B错在“夏秋两季”;C错在“气吞山河”;D错在“用歌声表达……豪迈之情”)

2014届一模B卷(与《望岳》比较阅读)

(答案:1.B 分析:A项“临”本义“来到”,这里引申为“登上”;“凌”指“登上(峰顶)”,两者含义有差别。 C项《观沧海》是总览,《望岳》是由远望——近观。 D项《望岳》未点明季节 2.豪情壮志)

2015届奉贤二模卷

(答案:1.B(2分)分析:本诗描写秋景;A句季节不明;B句为秋景;C句为初春之景;D句为春末夏初之景。 2.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2分) )

2015届杨浦二模卷 2 / 2

(答案:1.水波摇动的样子。(2分) 2. C(2分)分析:错在这句并无“动静结合”)

2017届一模A卷

答案:1.(2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分)

2.(2分)B

2017届长宁二模卷

(答案:6. D 7. ⑴√ ⑵√)

2017届奉贤二模卷

(答案:6、高高耸立 (2分) 7、D(2分))

2018届松江一模卷

(答案:1、统一中原建功立业 2、 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