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叙事理论的叙事视角解读阿长与《山海经》
叙事学理论在文本层面主要讨论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距离等问题。
其中叙事时间又分为时序、时距和频率三个层面。
叙事视角又称叙事聚焦,它又分为内聚焦、外聚焦和全聚焦三个层面。
所谓内聚焦是叙述者就是文中人物,是叙述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讲述故事;所谓外聚焦是一种限制性叙述,叙述者知道的事情少于故事中的人物;所谓全聚焦则是叙述者能准确掌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是全知全能的。
下面我就从叙事视角中的内聚焦视角出发简单解读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主要写的是作者对自己儿时保姆的回忆。
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叙事视角中的内聚焦模式描写了作者对自己儿时与保姆阿长的回忆。
是通过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时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来描述了阿长的一些特征,作者本就是故事中的一员,所以他的了解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阿长做了一些描述而不是全面的细致的描写。
这就是内聚焦区别与全聚焦及外聚焦的特点: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抒发自己的见解。
下面我就从文章中截取几个片段进行具体的分析。
片段一:“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这是作者描述与阿长睡觉时自己看见的情景,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其他人无从得知。
是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阿长的睡相进行了描写,表达出作者对阿长这种睡相的厌恶但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
片段二:“她教给我的道理还是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
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麻烦的事情”。
这是作者描述儿时阿长说给他的一些“古怪仪式”作者自己只认为这是“麻烦的事情”也不曾记住,却不知这都是阿长愚昧迷信的表现。
这里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对阿长的一些话语进行了描写,却不知阿长的真实想法,也正是内聚焦的体现。
片段三:“这实在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不能不惊异。
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
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是阿长对作者讲述了“长毛”之后作者所想的,作者不懂阿长的内心,不了解阿长,也揣摩不出阿长的想法,于是就将种种都归结为“伟大的神力”而由生自己对阿长的敬意,这是只有作者自己才能体会到的感受,别人是不知道的。
文章中类似于这样的片段不胜枚举,都是作者在与阿长相处的过程中发现的,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文中作者有对阿长的厌恶:因为她的睡姿,她弄死了隐鼠;也有作者对阿长的敬意与感动:因为“长毛”的故事,因为她给自己买了《山海经》。
这些都是因为阿长做的事情使作者从内心抒发出自己的感受,可作者无法揣测出阿长的内心,只能从平日里阿长的所作所为对其进行一定的描写,这些都是从作者自己的角度出发,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同时作者也只知道这些。
因为作者本就是故事中的一员,他无从得知故事是如何进行的只能顺着故事的发展走下去。
这些都是内聚焦模式的体现。
班级:语文教育一班
学号:10260455
姓名:海来阿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