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知识(讲稿)ppt

安全生产知识(讲稿)ppt


19
-
安全基本理论篇
下列3种情形视同工伤: 在工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
死亡的;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
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下列3种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醉酒导致伤亡的; 自残或者自杀的。
37
-
机械安全技术
2、旋转部件的防护措施 (1)加防护罩:对高速旋转的部件加以隔离; (2)加防护栏杆:不能在地面上操作的机床,操纵台周围应设置高度不
低于0.8m的栏杆;容易伤人的大型机床运动部位,两端应加设栏杆, 以防工作台往复运动时撞人。 (3)安全控制装置 机床的过载保险装置:液压安全阀、熔断式安全装置、油面继电器、 脱落蜗杠、盘形摩擦离合器等; 制动装置、行程限位保险装置; 动作联锁装置:上一个运动未完成,下一个运动不能进行; 意外事故联锁保险装置:当突然断电时,其补偿机偿(如蓄能器、 止回阀等)立即起作用,使机床停车。
46
-
谢谢大家!
47
-
38
-
机械安全技术
六、往复线性运动部件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护 1、线性运动部件伤人的方式 锻造:锻锤的启动装置无意中被手、脚或身体其他部位触及启动造
成意外伤害;暂停工作或局部检修时,需要锤头悬空,可能意外下 落伤人等; 冲压:送料或取件时,由于操作简单、频繁,容易引起精神疲劳; 大型机械多人配合不当易发生事故;冲压机械本身,如离合器失灵、 传动系统防护罩意外脱落、脚踏开关被误踏等,造成意外伤害; 剪切:操作者的手或臂有可能进入刃口而发生事故。
42
-
机械安全技术
八、机械加工产生伤亡事故原因分析 1、人的不安全行为 (1)人的不安全行动的心理因素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沉着、稳重、老练、轻浮、急躁、 冒失等; 人的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人的心境是比较持久的情感状态,对人的活动能力有很 大的影响; 人在疲劳时的失误; 作业环境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温度、湿度、噪声、照明、 色调等。
安全生产知识
讲师:丁德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一.安全基本理论 二.机械安全技术
15
-
一.安全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管理原则 安全生产问题处理原则 公司安全生产核心制度
16
-
安全基本理论篇
(一)基本概念 1、安全: 传统安全观念:“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
20
-
安全基本理论篇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 1、系统原理
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活动 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运用系统论的观 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人本原理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A 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 理的客体,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B 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需要人 掌管、运作、推动和实施。
21
-
安全基本理论篇
3、预防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通过有效的 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 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4、强制原理
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 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 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 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
恢复
预防 响应
22
准备
-
安全基本理论篇
(三)安全生产问题处理原则
尽善尽美; 现代安全: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
伤害。
2、本质安全: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 生事故的功能。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 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17
-
安全基本理论篇
“一个方针”、“二不安全”、“三不伤害”、“四不放过”、“五同 时”
1、“一个方针”——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二不安全”——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3、“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
4、“四不放过”——工伤事故“四不放过”处理原则:事故的原因不清 不放过;事故的责任人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的责 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不放过。
40
-
机械安全技术
七、机械加工生产中飞射物、高温、噪声和振动的防护 1、飞射物的防护措施 防护罩 防护挡板 安全阀 缓冲装置:压缩空气、弹簧、蒸汽缓冲装置 2、高温的防护措施 改进工艺与设备、加强通风、局部降温、做好个人防护等; 减少加热炉热辐射:选用导热性低的材料、设置热屏障、加强车间 通气排气、做好个人防护
36
-
机械安全技术
五、旋转部件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护 1、旋转部件伤人的方式 旋转中飞轮、齿轮、链轮、链条、旋转轴和轴头会把人体接触到的
部位擦伤; 正面撞击会造成骨折等肢体损伤; 人手伸入皮带、链条和飞轮或齿轮间将被碾伤; 卡盘、拨盘、鸡心夹的突出部可能钩住衣服、手套、头巾、发辫等
而把人体或局部拖入机械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高速旋转中的铣刀、砂轮接触人体会造成伤害; 曲轴、未固定好的长棒料会把靠近的人体部位打伤。
41
-
机械安全技术
3、减振防噪措施 (1)研究表明,噪声和振动是分不开的,在控制噪声之前,往往需要先
解决振动问题;在机械设备的设计阶段初期,就要注意到从声源上 降低噪声。 (2)安装弹簧系统和粘性阻尼器减振装置; (3)消除或减弱机器的噪声及切断传声途径,如消声器; (4)采用隔音层或隔离室以隔离声源; (5)加强个体防护,如用耳塞、耳罩等。
39
-
机械安全技术
2、往复线性运动部件的防护措施 (1)安全防护装置 连锁式防护罩 光电式安全装置 感应式安全防护装置 (2)安全控制装置:压力机安全控制装置主要包括安全电钮、双手操作
式安全控制装置、手柄与脚踏板连锁结合装置、防打连车装置等。 作用:当操作者的肢体进入危险区时,压力机的离合器不能合上或 者滑块不能下行,只有当操作者肢体完全退出危险区后,压力机才 能被起动工作。
43
-
机械安全技术
(2)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缺乏对危险的认识,安全教育不够,不懂危险而进行不安全作业; 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就开始作业,因仓促而导致危险作业; 拆除安全装置,使机械处于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地放置物体或工作环境有危险; 在运转机械上注油、检修或清扫; 联络或确认不充分,相互误解信号。
伤亡事故:造成损失工作日达到或超过1天的人身 伤害或急性中毒事故。
18
-
安全基本理论篇
5、工伤认定 以下7种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
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患职业病的; 因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它情形。
3、安全生产: 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
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 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4、事故: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 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 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25
-
机械安全技术
(一)人与机械的关系:在现代生产活动中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1、人与机械均为现代社会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五大要素之一(人、资金、
能量、材料和机械); 2、人类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大部分是利用机械来进行的,这也使得在生产
活动中发生的事故或多或少与机械设备有关; 3、机械是人设计的,是为了实现或满足人类的某种目的和需要而制造的;
机械始终受到人类的制约和影响。
26
-27-28来自-29-
30
-
31
-
32
-
33
-
34
-
机械安全技术
二、人与机械的不同特性
长处
弱点
人 机械
具有预测、判断、灵活应变 处理的能力;通过熟悉可以 增殖自己的能力。
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正常 作业与处理;能做高速度、 大功率的输出。
处理能力有限度;人的特性随 时间而变动,尤其受到疲劳、 瞌睡、过度紧张和感情波动的 影响很大,容易发生过错。
对于故障和干扰的适应很困难, 不具备辨识、自行恢复和增殖 的能力。
35
-
机械安全技术
三、机械设备发生事故的一般规律 1、设计上的缺陷; 2、制造上的缺陷; 3、维修、保养和使用上的缺陷。 四、机械设备的危害因素 1、静止的危害:切削刀具与刀刃、突出较长的机械部分、 毛坯表面粗糙部分、引起滑跌坠落的工作台等; 2、旋转部件的危害:单旋转部分、内旋转咬合; 3、往复运动或滑动的危害; 4、振动; 5、其他危害因素。
44
-
机械安全技术
2、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1)机械的可靠性:早期故障、偶发故障、 磨损故障 (2)提高机械可靠性的方法 应用高新技术,改革传统的设计方法; 高可靠性元件的利用; 平行冗余系统的利用; 加强预防性维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