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二轮复习
惠州二模拟考试作文题目《永远相信》、江门一模作文题目《思考有价值》、广州一模作文题目《多走一步》,三次考的都是命题作文。

20XX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以你为邻》、《不要轻易说“不”》,都是命题作文。

可见,命题作文广东近几年考得比较多。

而审题立意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教学目标:
1、总结以往命题作文审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掌握命题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方法:
教师点拨法、师生互动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总结命题作文审题中存在主要问题:
1、偷换命题概念:
2、找不到切入口,无从下笔。

3、立意过大,泛泛而谈,观点不明确
(一)、偷换命题概念:
惠州二模:有首歌这样唱道:永远相信远方/永远相信梦想/希望是迷雾中还能眺望未来的窗/心酸酿成美酒/苦涩迎来芬芳/回头风里有歌/歌里有泪/泪中有阳光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永远相信”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讲解:1、永远相信= 信任
2、很多学生容易把命题“永远相信”写成“信任”而离题了。

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审查材料,就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3、学生齐读题目:永远相信远方/永远相信梦想/,永远相信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坚持;希望是迷雾中还能眺望未来的窗/心酸酿成美酒/苦涩迎来芬芳/,永远相信总会走出迷雾,有所收获。

4、也可以抓关键字眼:相信是指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信任是指:相信而敢于托付,是指彼此间的。

(方法:抓材料,抓关键字眼,理解内涵)
(二)、找不到切入口,无从下笔。

1、拿到作文题的时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难题。

(方法:追问展开,寻找切入点。


围绕:
为什么?
怎么样?
示例:思考有价值是什么?
思考有价值:为什么思考有价值?
怎么样思考才有价值?
讲解:1、思考有价值是什么:经过思考之后,有所收获。

2、为什么思考有价值:“学而不思则罔”,经过思考之后,会得出一些结论,认识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

比如: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真理的产生。

3、怎样思考才有价值:“三思而后行”,谨慎去思考。

堂上练习:
以《幸福》为题目,做审题立意设计。

(方法:追问展开,寻找切入点)
1、幸福是什么?
2、为什么要幸福?
3、怎么样才能幸福?
讲解:
1、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帮助别人时候的感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幸福是家、幸福不等于金钱、幸福是追寻梦想
2、为什么要幸福?
人的一生难以会生病,遇到挫折和变故(日本地震),为了不留遗憾,我们要幸福。

小的方面,幸福可以调节家庭关系,维护彼此间的友谊;大的方面,幸福可以保持国家间的稳定。

3、怎么样才能幸福?
知足常乐,知足的人才会幸福、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幸福、有梦想的人才会幸福。

(三)、立意过大,泛泛而谈,观点不明确
(方法:前后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高考的作文题一般都比较开放,学生往往立意过大,泛泛而谈,观点不明确。

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将开放性的命题化大为小,以小见大,才能中心明确,立意深远。

示例:在困难中多走一步
多走一步在竞争中多走一步
多走成功的一步
堂上练习:
以《尝试》为题目,做审题立意设计。

(方法:添加语素)
(1)、前面添加: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2)、后面添加:尝试自立、尝试投稿、尝试游泳
课堂小结: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1、理解内涵——抓材料,抓关键字眼
2、寻找切入点——追问展开
3、添加语素——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课后作业:
底线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限;二是指最低的条件,最低的限度。

也写作“底限”。

请以“底线”为题,做审题设计。

教学反思:
本堂作文课是针对几次大型模拟考试都是命题作文,并结合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常见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开展的。

针对习作中的三个问题,教师一一讲授了方法,并相应举出了例子。

同时,也进行了堂上训练,及时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总的来看,效果非常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