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高考备考计划.doc

高三地理高考备考计划.doc

2017高三地理高考备考计划2017高三地理高考备考计划(一)1、一轮复习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科基础能力过关。

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记规律原理的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

基本过程:理清概念掌握法则熟记基本原理变式训练。

这块教学内容较难,教学时应从易至难递进,不能在难度上一步到位;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特别对区位因素的分析,老师可以对每一类型的区位因素构建模式,学生先记忆强化模式,再结合似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同时注重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关训练。

要明确学生掌握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训练目标,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

复习时间安排具体如下:7.1 9.30复习中国地理10.1 111地图,等值线和地球11.1 12.1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2.1 12.10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差异12.10 12.20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12.20 1.1人口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1.1 1.10城市空间结构变化1.102.10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2.203.1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3.1 3.5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地理信息技术3.5 3.15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2、二轮复习目标: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提高,实现综合能力突破。

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专题为基础,以区域为平台,通过加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全面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应战能力。

时间为3.15 5.1主要专题如下:地理运动专题: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等。

人地关系专题:包括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

区位因素专题:包括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交通区位等。

地理图表专题:包括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计算等。

具体的专题设置可以根据本班级的需要安排不同的专题。

3、三轮复习时间为5.1 6.1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应试能力,注重查漏补缺和解题技巧的培养。

做到精选练题,回归课本。

抓主干知识,纲举目张。

重原理,讲解题思路。

认真理解地理重要的原理、规律。

答题时不能就事论事,关键是掌握解题思路。

训练解题能力,对解题能力和技巧进行训练。

重视答题语言的组织和表述。

2017高三地理高考备考计划(二)一、指导思想高三地理复习必须以提高学生高考应试能力为目标,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课改后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二、学科复习目标主要目标:夯实基础,重视能力;图文转换,提取信息;注重整合,突出人文;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具体目标:1.经验课程标准、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内化,把握教材知识主干,形成双基的系统化、网络化。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培养学生熟练应用地图的能力。

3.训练答题的规范化、高效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重视纠错,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使知识活化。

4.加强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例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

5.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复习进度安排1、第一轮复习(2016年8月-2017年2月底)教学内容:世界地理部分(高二下学期已完成)、中国地理部分(2016年6-8月)、选修1-3(2016.8.29 9.17)、必修1(2016.9.18-2016.12.3)、必修2(2016年12.4-2016.12.31)、必修3(2017年1-2月)。

教学进度见附表。

2、第二轮复习(2017年3-4月)--专题整合、强化主干、构建体系、提升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练图表、扩展思维、控制深度。

3、第三轮复习(2017年5月)--套题训练、热身训练、查漏补缺、关注热点、留心细节、多思多问、调整状态。

4.第四轮复习(2017年5月25 6月5日)回归课本,通过系统的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

做好考前提醒,引起重视,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考场。

四、具体措施:1.认真分析学情,准确把握实验班、平行班学生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难度、深度、作业布置上应有所区别,分类推进。

2.坚持备课组活动,教研活动重在考点分析,确定教学重点,研究教法学法,优化教学方案,精心设计作业,做到备课组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上的统一2017届地理高考复习备考计划2017届地理高考复习备考计划。

3.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a.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b.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

c.突出主干,落实基础。

d.注重总结,知识系统化。

4.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每位教师都要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特别是课改区的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

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5.教学质量摆第一:1)、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

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

2)、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

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并能记录下来。

本学期每篇讲读课文的备课中都能体现课后随笔。

在反思中求进步。

6.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7.精选、精练、精评进入高三,练习越来越多了。

怎么样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题目,掌握最多的知识,往往成了成败的关键。

首先,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

所以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

然后,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试题在合适的时间布置下去。

有的可能适合做课堂练习,有的可以做例题,有的适合做考试试题2017届地理高考复习备考计划工作计划。

而且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要做到短、频、快。

题不在多,关键要精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

8.课外辅导要灵活。

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辅导。

关注学习困难学生,重视补缺补差,重点班有希望的地理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重点、普通班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五、复习内容与方法(一)一轮复习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科基础能力过关1、要求:(1)确定复习范围,夯实基础不遗漏,扫清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地理知识都进行梳理和归纳,使之系统化;(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变化,把握高考脉搏;(3)实行滚动复习,做到适当回顾,合理练习(复习过的),提升应用能力;(4)全面阅读教材,掌握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2、复习建议:(1)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a.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记规律原理的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

基本过程:理清概念---掌握法则熟记基本原理---变式训练(先做后讲或教师示范学生尝试---学生介绍思路---教师归纳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同类题型训练),这块教学内容较难,教学时应由易至难递进,不能在难度上一步到位。

b.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熟记某一内容的要素,注重思维的建模,尝试根据实例进行综合(多维)分析,注重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c.区域地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

(2)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关训练。

上课时要明确学生掌握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训练目标,不能教师一厢情愿,高估教学实际效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

基本知识要落实,基本技能(如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培养做到细微处人人过关。

(3)建议每节课40分钟分二阶段,第一阶段5分钟,主要检查某一区域地理的复习情况,第二阶段35分钟上必修地理部分。

主要考虑区域地理的复习特别是空间定位问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复习周期。

教师应建立一个复习的模板,分解整个区域地理的知识块,通过模板的形式,让学生天天对局部区域进行空间定位,地理特征概括,上课5分钟着重于检测纠正。

(4)建立联系线索,为二轮复习提升能力作铺垫。

例如:空间分布的接近联系和对比联系、地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联系、地理事物间的平行并列关系联系、地理事物间的主次从属关系联系、地理事物间的大小包含关系联系等2017届地理高考复习备考计划2017届地理高考复习备考计划。

(二)二轮复习目标: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提高,实现综合能力突破1、要求: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专题为基础,以区域为平台,通过加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全面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应战能力。

2、复习建议(1)自然地理原理的图式化:自然地理的很多原理,其实都蕴涵在某些图式中,而图就在课本上;(2)人文地理思维的模式化;(3)热点区域联系的自然化:不盲目追逐热点;多联系自然地理特征,少联系人文特征。

(4)重点、难点的专题复习之专题划分,建议以四大系统为基础,掺入题型(尤其是解答题)专题:①地理运动系统。

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表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

②人地关系系统。

包括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

③区域地理系统。

包括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

④地理图表系统。

包括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计算等。

⑤题型专题。

地球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区域地理,共五个方面。

(5)在总结一轮复习效果检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复习。

(三)三轮复习目标:主要是提高应试能力1、要求:注重查漏补缺和解题技巧的培养。

做到:精选练题,回归课本,强化个别辅导。

2、复习建议(1) 抓主干知识,纲举目张。

如:自然地理部分要在懂字上下功夫,一通百通。

人文地理要精,用最简单的话记住要点。

(2)重地图,抓地理核心。

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掌握了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

复习可从地图入手,把地理分布、原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2017届地理高考复习备考计划工作计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