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讲义学时:32 学分 2适用对象:本科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考核要求:本课程属考专业选修课。
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
形成性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平时作业、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程实践、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占总成绩的3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主要参考书:1.汝茵佳主编,幼儿园环境与创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杨枫.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一、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全面系统科学的阐述了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理论。
幼儿园各种教育环境设计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包括幼儿园室内外空间环境及区域环境的创设,幼儿园各类墙饰和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将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庭教育学、儿童文学等)的有关知识真正的应用到实践实训中来,使学生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上她们原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作出生动活泼的、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情景。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充分认识创设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意义,理解环境创设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深刻认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
2.使学生掌握幼儿园各类教育环境创设的要点,能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并能合理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玩教具。
3.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空间环境创设的基本技能,掌握设计与制作幼儿园墙饰、玩教具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独立创设幼儿园教育环境的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关键点: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思考、勤动手等,开拓思维,努力创新。
内容处理:由于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多学科性的,所以在培养学生环境创设综合技能的基础上,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课能力及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课程实施:本课程的教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重体现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阐明课程在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注意教学目标中知识、技能、态度的三位一体。
积极贯彻“教学做一体化”思想,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拓展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认知水平,重视实践环节,突出能力训练。
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应用讲授法、观摩法、练习法、操作法、总结归纳法等。
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加强互动,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以幼儿园环境创设为重点,尽量结合本地幼儿园实际多介绍一些环境创设实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调对学生基本技能及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五教学内容第一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能正确理解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弄清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内涵;领会创设幼儿园环境的教育学、心理学、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水平教学重点、难点:创设幼儿园环境的教育学依据,以及各个流派的环境观目标教学建议: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开展幼儿园环境创设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阐述;对幼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进行分析基本内容:第一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基础引言: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创造者。
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即使在子宫里也是一样的道理。
——索莫尔第一节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及其分类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幼儿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即教育环境。
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
它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也包括与幼儿园教育有关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
它是涵盖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幼儿园房舍、设备设施、空间布局以及各种信息要素,并通过一定的教育制度与观念以及文化传统所组织、综合的一种动态的、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教育空间范围。
二、幼儿园环境的分类无机环境有机环境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规范环境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三、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环境影响人的发展。
环境是有生命的,在变化中灵动,充满灵性,因而它会改变幼儿的心情与感受,影响幼儿的感觉方式、行为表现及其所学。
如果我们想要幼儿自主学习,环境必须邀请他们去探索。
不仅环境影响幼儿,幼儿同时也改造环境四、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国外学者布罗菲、古德和内德勒1975年提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11个目标2001年,中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园环境创设做出了要求,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总体目标。
第二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育学依据一、蒙台梭利教育的环境观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
——蒙台梭利(一)蒙台梭利的生平与事迹(二)蒙台梭利教育中的环境观1.环境反映生命的跃动2.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3.提供真实与自然的环境4.营造美的环境与温馨的氛围二、瑞吉欧教育的环境观毫无疑问,学校拥有一个自己的“环境”,一种自己的“建筑”,一种自己“对空间、形状、功能的概念和使用”——马拉古奇(一)瑞吉欧·艾米利亚——一个小镇的契机(二)瑞吉欧教育的环境观1.环境的教育取向2.环境是课程设置于实施的要素3.环境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物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4.环境是最佳的“记录”方式之一(三)瑞吉欧教育中环境创设的特色1.校门口:会“说话”的展示长廊2.教室:分隔的两三个活动空间3.广场:电子和想法诞生的地方4.工作坊:双手和心智探索的空间三、华德福教育的环境观我们的一切经验均与大我__宇宙息息相关,正如我们在宇宙周而复始的运动中认识自身,宇宙也透过我们的活动展现其力量。
当身为人类的我们反映出这股力量时,我们就能了解人类其实是宇宙力量的体现。
——鲁道夫·斯坦纳(一)华德福教育简介(二)华德福的教育观1.有生命感觉的美和自然的环境2.成人在儿童成长的环境中起重要的作用3.讲究自然、感受与内心相协调的环境四、陈鹤琴“活教育”的环境观我们应当把幼儿园的课程打成一片,成为有系统的组织。
但是这种有系统的东西应当以什么为中心呢?这当然要根据儿童的环境。
——陈鹤琴(一)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二)陈鹤琴“活教育”的环境观1.关于幼稚园环境的布置2.以“儿童的环境”为中心的课程观3.关于幼稚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第三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心理学依据一、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环境观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偷,而不管他们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
——华生(一)机能主义心理学概述(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环境思想环境对心理活动起到了一种模塑的作用,人的申请系统具有可塑性,可以被生活经验所改造,人的大多数习惯是在早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因而从早期教育开始就需注重对幼儿进行习惯的培养,成人则需要提供良好的环境。
教师要把学生学习的环境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自觉地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环境观(一)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环境思想三、格式塔心理学的环境观(一)格式塔心理学概述(二)格式塔心理学的环境思想四、精神分析学派的环境观(一)精神分析学派概述(二)精神分析学派的环境思想五、认知心理学的环境观(一)皮亚杰认知心理学派概述(二)皮亚杰学派的环境思想第四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生态学依据人类创造了塑造人类发展过程的环境。
他们的行动影响了塑造他们的多种多样的物质和文化的生态链,这种能动作用,不管是好还是坏,都使人类成为了他们自己发展的主动的生产者。
——布朗芬布伦纳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中的环境思想二、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环境思想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实践小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大系统时间系统第二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教学基本要求:深入理解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与精神环境营造的各项基本原则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联系;能依照这些原则简单分析现实中幼儿园环境的优劣或存在问题,并能在今后的实践中能运用这些原则指导自己的工作教学重点、难点: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与精神环境营造的各项基本原则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联系教学建议:通过案例事实导入,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依据的原则基本内容:第二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有准备的环境必须由理解儿童和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教师来准备。
——玛丽亚·蒙台梭利如果没有人欣赏,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
——莎士比亚第一节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一、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主要是指幼儿园的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玩教具等有形的物质条件必须要符合国家颁布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对幼儿的身体或心理没有危险和安全隐患以及不造成幼儿畸形发展。
安全的幼儿园环境是适合幼儿发展的必备条件,只有在安全的环境里,幼儿的生命健康才能得到保障,才可能获得自由、快乐的发展。
安全性原则是创设环境的首要依据和基本条件。
(一)园舍建筑1.幼儿园整体建筑的安全2.幼儿园活动室的空间安全3.走廊、过道及其他辅助设施的安全(二)设施、设备(三)活动场地1.游戏场的安全2.幼儿园整体园区的安全(四)玩教具二、适宜性原则基本含义是幼儿园所有的物质条件都要从保障与促进幼儿身心顺利和健康发展出发,要与幼儿发展水平、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相互匹配、同步、协调,要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二)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1.满足幼儿智能发展的不同需要2.适合幼儿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性别差异3.为不同家庭背景的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三、丰富性原则基本含义是幼儿园要依据《纲要》提出的幼儿发展目标,为全体幼儿提供足够的、多种多样的可供获取的知识信息、情感体验以及活动技能等富含教育价值的物质条件。
(一)活动空间上的丰富1.室内活动区的丰富2.室外游戏场的丰富(二)活动方式上的丰富(三)活动材料上的丰富四、平衡性原则平衡性原则是以丰富性原则为基础的补充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