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第二篇铸造上
缩孔的形成
• 缩孔——集中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的部位较大的孔洞, 多呈
• 倒锥形,内表面粗糙。 • 形成条件:合金在恒温或很窄的温度范围内结晶,铸件以 缩孔逐特层征凝:固集的中方性式,。位于上部,呈倒锥形,内表面粗糙。 •
缩孔的形成过程
2007-8-3
缩松的形成
分散在铸件某区间的细小孔称为缩松。缩松的形成的原 因也是由于铸件最后凝固区域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得不 到补充,当合金以糊状凝固的方式凝固时 就易形成分散性的 缩孔导致缩松。缩松一般出现在铸件壁的轴线区域、热节 处、冒口根部和内浇口附近,也常分布在集中缩孔的下方
2007-8-3
1. 合金流动性
液态合金本身在铸型内的流动能力——合金流动性 流动性好,铸件成形容易,表面质量好, 形状、尺寸 精度高。流动性差,铸件会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
在相同的浇注条件下,合 金的流动性逾好,所浇注 出的试样逾长。
试验得出:灰口铸铁、硅 黄铜流动性最好,铸钢流 动性最差
2007-8-3
• ②浇冒口的设计要合理;③铸钢件和铸铁件,应严格 控制硫的含量;④选择凝固温度小,热裂倾向小的合 金。
• 冷裂的特征:裂纹细小,呈连续直线状,缝内有金属 光泽或氧化色。
• 预防措施:①减少铸件内应力;②降低合金的脆性; ③控制铸钢中磷的含量。
热
冷
裂
裂
2007-8-3
3. 铸件的质量控制
1)铸件缺陷难以避免 常见缺陷有:气孔、粘砂、夹砂、缩孔、缩松、 裂纹、合金成分与性能不恰当等。
3.为防止缩孔的产生,可安放冒口和冷铁,造成 顺序凝固。冒口起补缩作用,冷铁也起补缩作 用。( )
4.气孔是气体在铸件内形成的孔洞。气孔不仅降 低了铸件的机械性能;而且还降低了铸件的气 密性。( )
2007-8-3
二、常用合金铸铁的生产
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2. 8~4.0%)的铁碳合金。 根据碳在铸铁中存在的形式,铸铁分为:
a
b
c
d
2007-8-3
根据铸铁的化学成分,还分为: 普通铸铁和合金铸铁
合金铸铁是指含硅量大于4%、含锰量大于 2%,或者,指有一定数量的钛、钒、钼、铬 、铜等元素的铸铁。
2007-8-3
灰铸铁的分类:
按照基体组织的不同,灰铸铁分为三类: ① 铁素体灰铸铁 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粗大的石墨片
,强度、硬度低,易加工 ,铸造性能好。常用来生产要 求不高的机件和薄壁零件。 ② 珠光体灰铸铁 在珠光体的基体上,分布着细小的石 墨片,强度和硬度高,用来制造较重要的机件。 ③ 铁素体-珠光体灰铸铁 在铁素体-珠光体上分布着粗大 的石墨片,强度低可满足一般铸件要求,铸造性能、切 削加工性能减振性较好。应用广泛。
+- +
- +-
热应力分布规律:厚部(缓冷)——拉应力 薄部(先冷)——压应力
2007-8-3
两杆的固态冷却曲线图
(a)
(b)
(c)
(d)
2007-8-3
Ⅱ 变形与裂纹 变形的产生 残留铸件内的热应力是一种非稳态应力。它以铸
件变形来自发减缓应力而趋于平衡,以求稳定。 比如:车床床身、平板铸件,都是通过铸件变形
工作压力不太 大的支承件( 支架、支座、 箱体、床身等 )
生产中应用较 广泛(缸体、 缸盖)
P(孕育 处理)
高负荷零件( 齿轮、凸轮等 )以及镦模、 冷冲模等。
从表中 看出, 牌号后 面数字 代表
σb
σb与
HBS与 铸件壁 厚大小 有关。 同一牌 号可有 不同值 。
2007-8-3
性能
抗拉强度不如钢,为钢的20%~30%;脆性大;但有 良好的耐磨性、减震性;铸造性能优良。切削加工性能好.
。
缩松特征:分散性,为细小缩孔,位于铸件壁的轴线区域。
2007-8-3
比较缩孔和缩松的特征
缩孔:集中性,位于上部,呈倒锥形,内表面粗糙。
缩松:分散性,位于铸件壁的轴线区域。为细小缩孔,
2007-8-3
Ⅱ 缩孔和缩松减小铸件有效承载面积,降低力学性能, 缩松导致铸件渗漏。
Ⅲ 缩孔与缩松的防止
A 选用逐层凝固的铸造合金(趋近共晶成份); B 对于壁厚不匀的铸件,采用定向凝固,控制凝固次序, 让薄部先凝固,厚部后凝固; C 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设置冒口,在热节处放置冷
应用
HT150、HT200用于支承体,如机床床身、底座等 。HT200以上则用于箱体、刹车鼓、汽缸体、泵体、阀门 、大型冲压模板等。
2007-8-3
铸铁熔炼
2007-8-3
1)铸铁石墨化及影响因素
石墨化即渗碳体分解出纯碳的石墨晶体。
铸铁的组织和性能主要决定于石墨的形态, 即其形状、大小及分布。
石墨化的影响因素是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 速度。
2007-8-3
裂纹的产生与预防
裂纹的产生:内应力超过金属的抗拉强度。 分为热裂和冷裂 热裂——高温下形成的,在铸件凝固后接近于固相线
冷裂——较低温下形成 铸件形状复杂,易形成冷裂
热
冷
裂
裂
2007-8-3
• 热裂的形状特征:裂纹短,缝隙宽,形状曲折,缝内 呈氧化色。
• 防止措施:①提高铸型和型芯的退让性,减少机械应 力;
来力图减小内部热应力。
2007-8-3
如下图所示: 导轨较厚,冷却速度慢,形成内部残留拉应
力;床腿较薄,冷却速度快,形成内部残留压 应力,最后导致床身导轨内凹的挠曲变形
车床床身铸件的变形图
2007-8-3
平板铸件的变形图
如左图所示的 平板铸件:
尽管其壁厚均匀 ,中心的冷却速 度慢受拉,边缘 的冷却速度快受 压;
• 金属铸造性能主要以何种物理特性来表征?其 影响因素如何?请分别予以分析?
• 铸造凝固方式,根据合金凝固特性分成哪几类 ?它们对铸件质量将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 金属液态成形中,其收缩过程分为哪几个相互 联系的阶段,对铸件质量将产生什么影响?如 何防止缩孔和缩松的产生?
• 何谓铸件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它们对铸件质量 将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铸件变形?
金属工艺学第二篇铸造上
2007-8-3
2007-8-3
2007-8-3
一、概述
1.液态成形---铸造
将液态金属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 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
砂型铸造过程如右图所示
下面请看汽车变速箱体铸件的液态成形过 程
2007-8-3
2.铸造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平板的上面又比 下面散热冷却快 ,平板产生了外 凸的变形。
2007-8-3
变形的防止 有如下措施: • 铸件结构对称,壁厚均匀; • 预留挠度,用反变形法补偿(床身预拱出1~3mm);
• 采用时效或去应力退火(自然时效: 置于露天半年 • 以还上有;振人动工法时去效应:力加。热550~650℃ );
C、Si(%)——促进石墨化 S(%) ——反石墨化 Mn(%) ——脱S,提高铸铁强度、减小S 的有害作用。
2007-8-3
2)铸铁(HT200以上)的孕育处理
在含碳(2.8%~3.2%)、含硅(1%~2%) 均低的铁液中加入Si-Fe(WSi=75%),形成大 量弥散的非自发结晶核心,使石墨呈细片状而均 匀分布,因此得到在细晶粒珠光体基体上均匀分 布着细片状石墨的组织---灰铁( σb=250~350MPa,170~270HBS)
① 白口铸铁 碳除少数溶于铁素体外,全部以 Fe3C形式存在,断口呈银白色,故称白口铸铁。
② 灰口铸铁 碳除微量溶于铁素体外,大部或全 部以石墨形式存在,因断口呈暗灰而得名,广泛应用 工业生产中。
③ 麻口铸铁 组织中既存在石墨,又有莱氏体, 是介于白口和灰口之间的过渡组织,因断口处有黑白 相间的麻点而得名。
1)造型和制芯直到装配,得到铸型 2)金属熔炼—得到成分、温度合格的金 属液 3)浇注,型腔内冷却凝固 4)清理,检验。得到不同形状、性能要 求的铸件
2007-8-3
3.铸造的优越性
1)铸造最适合于制造形状复杂,特别是
有复杂内腔的毛坯件。
实例: 汽车发动机曲轴、机床床身、飞 机叶轮、
航天器内精密复杂件等铸件。
铁,把缩孔引入冒口中,最后割去冒口。
冒口
2007-8-3
(5)铸造内应力、变形与 裂纹
由固态收缩受到阻碍而引起
Ⅰ铸造内应力分为两类:
机械应力——指合金的固态收缩 受到铸型或型芯的机械阻碍所形成。
铸造结构阻碍得到消除(落砂), 机械应力随即消失。
+++ +++
2007-8-3
热应力——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冷速不一 ,致使同时期内线收缩不一致而相互牵制所引 起。
根据凝固区的宽窄“S”分: 分: 逐层凝固;糊状凝固;中间凝固
逐层凝固 中间凝固 糊状凝固
2007-8-3
按铸件壁厚分布均匀程度不同(即冷却快慢不同)分为 :
顺序凝固(或称定向凝固);薄部先凝固,厚部后凝固,冒口
最后凝固。
同时凝固(厚薄不同部位趋近同时凝固,金属液从薄部引入)。
32 1
顺序凝固
同时凝固
由于白口铸铁和麻口铸铁性能较差,所以在生产上应用很少。
2007-8-3
根据铸铁中石墨形态的不同,灰口铸铁又可分为:
① 普通灰口铸铁 : 简称灰铸铁,其石墨呈片状。如图a所示。 ② 可锻铸铁: 其石墨呈团絮状。如图b所示。 ③ 球墨铸铁: 其石墨呈球状。如图c所示。 ④ 蠕墨铸铁 :其石墨呈蠕虫状。如图d所示。
影响因素
• 合金种类及合金成分
; • 浇注温度; • 充型压力; • 铸型内流动阻力等。
20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