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经济发展对我国西语翻译工作的影响
随着拉美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和拉美国家的关系的进一步深入,拉美经济提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促进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对于我们这些正在学习西语的学生而言,更是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 拉美主要国家已建立较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体制,
地区内各国间以及拉美与世界其他地区国家和集团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 融入世界经济的
程度, 即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提高, 从而有利于拉美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继续保持目前经济增长、与世界联系日趋紧密的趋势。
(摘抄自拉丁美洲研究2000年第二期拉美经济发展前景与中拉关系)同时这意味着我们的机会再不断提高,因为在沟通和交际时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语言来相互理解,沟通。
在政治上双方高层交往日益频繁。
2000年至2014年,访华的拉美国家元首、议长和政府首脑多达百余人次,中国领导人的身影也频现拉美。
高层交往带来了不断增强的政治互信和推动互利合作的有效机制。
中国同巴西、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阿根廷和智利建立起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伙伴关系,与绝大多数建交的拉美国家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政治磋商或对话机制。
中国共产党与近30个拉美国家的90多个政党保持着密切往来,为国家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国还同拉美国家在各种多边机制的框架内,就全球性重大或热点问题保持沟通与协调,共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
(摘抄自百度文库中国与拉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在经济上中拉经贸互补性充分显现。
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双边贸易额已由2000年的区区100多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2616亿美元,翻了近5番。
中国对拉美投资存量亦由2000年的不足10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861亿美元。
拉美为中国提供了巨量的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也为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制成品市场。
不少名闻天下的“拉美制造”或特色产品也正跻身中国市场,进入中国百姓的生活。
中拉贸易结构由单一逐步走向多元。
(摘抄自百度文库中国与拉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在文化上中拉人文交流蓬勃发展。
中国向30个拉美国家提供了政府奖学金名额,已有3000多名拉美留学生来华学习。
中国在拉美开设了32家孔子学院和10个孔子课堂,在智利成立了孔子学院拉丁美洲中心,与墨西哥互设文化中心。
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都已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
中国功夫、绘画、书法、中医药、京剧等文化名片,被越来越多的拉美人津津乐道;而拉美足球、舞蹈、饮食、文学艺术作品,也日益为更多的中国百姓所喜闻乐见。
(摘抄自百度文库中国与拉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再如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中明确提到了我国与拉美国家在贸易,投资,金融,基础设施,交通建设,能源资源等多方面的相互协作与联系。
由以上可以看见,我国与拉美国家的联系正在不断地加深,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们西语翻译的重要性所在。
反观国内,西语翻译人次啊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方面,作为一个小语种,它完全无法与英语相提并论,而且它在国内发展的时间也现对较短,投入也现对较少,无法与其他的相比拟,
如图为西班牙语翻译与英语翻译的就业形势的比较可
以很明显的看出,西语英语翻译的差距,而与其他小语种相比却有差不多的趋势
可见我们还算是一种濒危保护动物,而且如新华网上所言国内高层次翻译人才稀缺,根据人社部的统计,目前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专业翻译人员,也就是获得翻译职称的人员不足3万人;通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的人数也仅有3万余人。
这样一支规模有限的专业队伍难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
由于中译外人才培养周期长,高端中译外人才严重匮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
(摘抄自新浪网)对我们而言。
更是一种机会,也如法国巴黎第三大学高等翻译学校(ESIT)韦遨宇教授所言国家翻译人才队伍在不断壮大,我们可以看见的是我们学校的西语招生越来越多,那么见微知著,我们西语团队必然会一步步强大起来。
1、由于认为翻译市场有暴利可图,大量不具备翻译能力和经验的人混入了翻译者之列,翻译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译文质量低劣。
一些资深翻译专家曾尖锐地指出目前中国翻译界普遍存在着浮躁、急功近利、业务水平有限、译德低下、唯利是图,从业状态混乱和非规范的经营极大地损坏了翻译服务市场的整体形象和信誉。
2、目前国内翻译市场没有知名的翻译品牌,无法对市场起到良好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3、缺乏整体质量流程控制,现在的各种翻译机构和企业中 90%以上的,都还停留在完全手工操作的阶段。
没有翻译质量控制工具、没有完整的翻译品质控制流程。
整体的翻译质量不高,其结果就是大大影响和阻碍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广泛深入交流。
举例来说,翻译的问题甚至影响到诺贝尔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就认为,中国近百年无获奖者的关键问题是没有好的英文译本。
4、翻译公司竞争十分激烈,但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压低成交价格等低层面的竞争手段,导致市场陷入始终无法做大的恶性循环。
依靠低成本的、无从业资质的人力资源,胡翻乱译,原本已经很低的翻译价格被一压再压,很多非正规的“翻译社”的收费还不及正规企业的一半。
不顾质量,不讲信誉,一味杀价的市场环境使不少经营规范、质量较好但经营成本比较高的正规南京翻译公司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盲目的价格之争使大量优秀的翻译工作者离开了翻译行业,大量劣质的翻译产品充斥着这个行当。
的。
6、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人们观念的尚未转变。
长期以来,翻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入高而附加值低的事业。
即使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对“翻译也是一种产业”的观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在获取外语资料与信息时,宁可找自己人处理进行“内部消化”,也不愿意找专业的翻译公司寻求服务事实上在国际市场大分工、大合作,商机稍纵即逝的今天,内部消化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高效化、专业化、多元化的需求,一味求省图快,反而给本单位的经济利益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摘抄自百度中国翻译服务行业现状)
但是我们并不能够因为这些困难而畏缩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变局和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中国与拉美命运相连、利益相融。
在寻求域外合作、扩大国际事务的参与方面,双方相互倚重不断加大,彼此加强合作与支持势在必行。
现在,拉美各国对发展拉中关系具有战略意义的认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
因此翻译工作者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知识水平,来迎接更大一步的挑战!
15级西语1班宋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