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安全与操作基础知识目录第一部分化验室安全制度 (5)一、化验室总体安全准则 (5)二、化验室安全细则 (5)三、常见化学药品中毒与救治行为、常见化验室事故 (7)常见化学药品中毒与救治行为 (7)常见的化验室事故 (9)第二部分化验室相关管理及化验前准备 (10)一、化验室化学药品管理 (10)二、化验室仪器管理 (11)三、原始记录及数据的管理 (12)(一)、化验记录规范化标准和具体内容要求 (12)(二)、化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规范要求 (12)四、化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13)(一)、取样 (13)(二)、溶液配置的注意事项 (14)(三)、精确滴定分析的操作 (14)第三部分实验室建设 (17)一、理化检验实验室的分类 (17)二、实验室设计原则 (17)第四部分理化检验基本常识及基本操作 (18)一、误差 (18)二、有效数字的处理 (19)三、药典、行业标准中有关概念及规定 (20)四、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 (21)五、天平的规范使用 (25)六、实验准备工作 (26)七、取样 (26)八、溶液配置的注意事项 (27)第五部分一些滴定方法 (27)第一节标准溶液滴定 (27)一、滴定分析法的原理与种类 (27)二、滴定液 (28)三、滴定度(T) (31)四、校正因子(F) (31)五、含量计算公式 (31)六、标示量及标示量%的计算 (32)七、化学试剂等级 (32)第二节酸碱滴定法 (33)第三节氧化还原滴定法 (36)一、定义 (36)二、原理 (36)三、碘量法 (36)四、高锰酸钾法 (39)第四节配位滴定法 (40)一、定义 (40)二、原理 (41)三、滴定条件 (41)四、指示剂 (42)五、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43)六、注意事项 (43)七、适用范围 (44)第五节非水溶液滴定法 (44)一、定义 (44)二、原理 (44)三、溶剂的分类 (45)四、碱的滴定 (45)五、酸的滴定 (47)六、注意事项 (47)七、适用范围 (47)第一部分化验室安全制度一、化验室总体安全准则1、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在化验室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应熟悉“化学化验室安全制度”和其他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应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化学危险品安全知识和化学化验的安全操作知识。
化验室分析人员应认真遵守化验操作规范、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
知道事故的处理方法。
化验室安全负责人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检查。
2、新进化验室做化验的人员(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均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合格者方能进行化验。
3、化验进行中操作者不得擅自离开化验室,离开时必须有人代管(具有安全保障和仪器运行可靠的化验可短时间离开)。
4、化验室严禁吸烟。
5、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不可披肩,应扎起,不可在食堂等公共场所穿工作服。
进行危险性工作时应穿戴防护用具。
6、化验室的化学试剂管理应按《关于化验室化学试剂管理的若干规定》进行。
化验人员进行危险性操作时,例:易燃易爆品的处理、危险废液的处理、危险品的取样分析等,应穿有防护服并有第二人员陪伴,陪伴者应能清晰并完整地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7、贵重金属、贵重物品、贵重试剂及剧毒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
8、氢气瓶、乙炔瓶等危险钢瓶必须放在室外指定地点(钢瓶间或阳台),放在室内的钢瓶须用铁链或其他方式进行固定,应经常检查是否漏气,严格遵守使用钢瓶的操作规程。
9、熟悉室内的天然气、水、电的总开关所在位置及使用方法。
遇有事故或停水、停电、停气,或用完水、电、气时,使用者必须当时关好相应的开关。
10、不得使用运行状态不正常(待修)的仪器设备进行化验,控温性能不可靠的电热设备不得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运行,因震动大或噪音大而对周围化验室造成干扰的设备不得运行。
不得超负荷使用电源和器件(配电箱、插座、插销板、电源线等),不得使用老化或裸露的电线(连接临时电线时,应使用护套线),不得擅自改接电源线,不得遮挡化验室的电闸箱、天然气阀门及给水阀门。
不得擅自在化验室进行电焊或气焊。
11、离室前应用洗手液(洗洁精)洗手。
12、最后离开化验室的人员,有责任检查水、电、气及窗户是否关好,锁好门再离开。
二、化验室安全细则一切劳动工作以人为本。
保证化验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防止污染环境、保证化验室工作安全而有效的进行是化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化验室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电气安全和防止污染环境等方面。
1、防止中毒、化学灼伤、割伤一切药品和试剂要有与其内容物相符的标签。
严禁试剂入口以及用鼻子直接接近瓶口进行鉴别。
鉴别时应将试剂瓶远离鼻子,用手轻轻煽动,稍闻即止。
取用带腐蚀性的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冰乙酸等,建议戴上防护手套,不要以为自己是超人。
拿比较重的瓶子时,应一手托住底部,一手拿住瓶口。
处理有毒有害的气体、有挥发性的药品及有毒有机试剂时(如氮氧化物、溴、氯、硫化物、汞、砷化物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稀释稀硫酸时,处理得容器必须耐热,玻璃棒必须不断地搅拌,必须将酸缓缓倒入水中。
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药品时,因其会大量放热,故也必须用耐热容器处理。
浓酸浓碱必须在各自稀释后再中和。
2、防火、防爆操作易燃物时必须远离火源,瓶塞打不开时,切忌用火加热或用力敲打。
倾倒易燃液体时还必须谨防静电。
加热可燃易燃物时,必须在水浴或者严密的电热板上缓慢进行,严禁用明火或电炉加热。
蒸馏液体时,如果需要补充液体时,应先等其冷却后再补充。
蒸馏易燃物时应先通水再通电加热。
烘箱、电炉周围严禁放有易燃物或带挥发性的易燃液体。
3、灭火发生火灾时不得大呼小叫、到处乱跑,应及时灭火。
发生大规模火灾时,首先应快速从安全通道离开失火场所,安全后拨打119,不可单独冲入火灾现场灭火。
(抢救公司财产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此行为只会招致不必要的损失。
)发生局部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选择使用合适的灭火器灭火。
身上的衣物着火时不可跑动。
应迅速脱去衣物,或在地上打滚扑灭。
灭火器不可对人脸。
4、常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处理无机酸类: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或用废碱相互中和。
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
氢氧化钠、氨水:用盐酸水溶液中和后,再用大量水冲洗。
含氰废液:加入氢氧化钠使PH大于10,加入过量的3%的高锰酸钾溶液,使CN-氧化分解。
含氟废液:加入石灰使生成氟化钙沉淀。
5、化验室用电安全化验室用电要根据设备及房间用电总功率配备电源,电源电压要稳定,照明和设备用电要分开各项电源要匹配好。
精密仪器需要有稳压。
化验室电源要和生产车间用电量大的设备电源分开。
三、常见化学药品中毒与救治行为、常见化验室事故常见化学药品中毒与救治行为1. 化学药品中毒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1 一般的应急处理方法1.1.1 吞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患者因吞食药品中毒而发生痉挛或昏迷时,非专业医务人员不可随便进行处理。
除此以外的其它情形,则可采取下述方法处理。
毫无疑问,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刻找医生治疗,并告知其引起中毒的化学药品的种类、数量、中毒情况(包括吞食、吸入或沾到皮肤等)以及发生时间等有关情况。
1).为了降低胃中药品的浓度,缓延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述任一种东西:如牛奶;打溶的蛋;面粉;淀粉;或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
2).如果一时弄不到上述东西,可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约50克活性炭。
用前再添加400毫升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
一般10~15克活性炭,大约可吸收1克毒物。
3).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
若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于半酒杯水中,加入15毫升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毫升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给予饮服(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因有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而进入气管的危险,因而,遇到此类情况不可催吐)。
绝大部份毒物于四小时内,即从胃转移到肠。
4).用毛巾之类东西,盖上患者身体进行保温,避免从外部升温取暖。
(注:把二份活性炭、一份氧化镁和一份丹宁酸混合均匀而成的东西,称为万能解毒剂。
用时可将2~3茶匙此药剂,加入一酒杯水做成糊状,即可服用)。
1.1.2 吸入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服,放松身体。
2).呼吸能力减弱时,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1.1.3 沾着皮肤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用自来水不断淋湿皮肤。
2).一面脱去衣服,一面在皮肤上浇水。
3).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1.1.4 进入眼睛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撑开眼睑,用水洗涤5分钟。
2).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
1.2 无机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2.1 强酸(致命剂量1毫升)1).吞服时立刻饮服200毫升氧化镁悬浮液,或者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东西,迅速把毒物稀释。
然后,至少再食10多个打溶的蛋作缓和剂。
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
2).沾着皮肤时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
如果立刻进行中和,因会产生中和热,而有进一步扩大伤害的危险。
因此,经充分水洗后,再用碳酸氢钠之类稀碱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
但是,当沾着草酸时,若用碳酸氢钠中和,因为由碱而产生很强的刺激物,故不宜使用。
此外,也可以用镁盐和钙盐中和。
3).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洗涤15分钟。
1.2.2 强碱(致命剂量1克)1).吞食时立刻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部洗至中性。
然后,迅速饮服500毫升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
2).沾着皮肤时立刻脱去衣服,尽快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止。
接着用经水稀释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和。
但是,若沾着生石灰时,则用油之类东西,先除去生石灰。
3).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连续洗涤15分钟。
1.2.3 氨气立刻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给其输氧。
进入眼睛时,将患者躺下,用水洗涤角膜至少5分钟。
其后,再用稀醋酸或稀硼酸溶液洗涤。
1.2.4 卤素气把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
吸入氯气时,给患者嗅1∶1的乙醚与乙醇的混合蒸气;若吸入溴气时,则给其嗅稀氨水。
1.2.5 氰(致命剂量0.05克)不管怎样要立刻处理。
每隔两分钟,给患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15~30秒钟。
这样氰基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无毒的氰络高铁血红蛋白。
接着给其饮服硫代硫酸盐溶液。
使其与氰络高铁血红蛋白解离的氰化物相结合,生成硫氰酸盐。
1).吸入时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横卧着。
然后,脱去沾有氰化物的衣服,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2).吞食时用手指摩擦患者的喉头,使之立刻呕吐。
决不要等待洗胃用具到来才处理。
因为患者在数分钟内,即有死亡的危险。
1.2.6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气体把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