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PPT
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PPT
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建设商品 性农业生产基地;
国家棉花收购指导价影响农民棉花生产 的规模。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
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
48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49
讨论完成课本P62的“活动”
1主要是交通运输的发展,也离不开产品 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 2交通运输的发展(高速运输),保鲜和 冷藏技术 3市场需求、同时也和优良品种的引用有关 4市场需求、同时也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
种植业 畜牧业 粗放农业 密集农业 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
劳动密集型 资金技术密集型
1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3
农业区位因素
14
一、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 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1、农业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主要体 现在 热量、光照、地形、土壤和水分 等方面。
15
热量:决定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法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 类型
包头二中燕海飞
1
补充内容: 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
2
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 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 农业生产活动。(概念)
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
动物、植物
3
讨论并回答
28
29
30
地形
31
3、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将牲畜 赶往高山草甸,冬季牲畜过冬的 牧场则位于气温较高的天山北麓 用贮存的干草在围棚中饲养。
4、各地海拔不同,引起了热量等 气候条件的变化,不同海拔,农作
物的种类也就不同。(地形)
32
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区位影响是决定性的。 错误
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区位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
自给自足
商品化
“小而全”
专业化
分散
集中
“千篇一律”
地域分工
(农业 生产地 域分工 的主要 标志)
粗放型
集约型
60
二、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
2、布局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3、生产布局发展趋势:商品化生产
4、世界主要农业生产类型
自给农业
自给自足
集约农业
劳动力、资金、技术投入高
混合农业
种植业畜牧业并重
商品化农业
40
P61活动分析讲解
1、生产技术(生物育种技术)
2、技术装备(技术装备的高度机械化) 3、生产技术((旱地灌溉技术)
以色列气候干燥,年降水量约为20— 500mm,且分布不均匀,政府大力建设引 水工程;更主要的是发展喷灌和滴灌等节 水技术(节水农业),提高了水资源的利 用效率。
41
思考以下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1、我国海南一年三熟,能生长椰子、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而山东 两年三熟,只能生长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2、《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思考:我国南北方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及耕作制度不同,其影响的主要因素1是6 什么?
17
18
水分:决定作物品种、耕作方式(水田和旱田)
1、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 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 地域性
7
2、春播、夏种、秋收、冬藏 。 季节性、周期性
3、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地域性
4、我国有这样的农谚:秋分早,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 。 季节性、周期性
8
思考:珠江三角洲的花农,在种植鲜花 和盆景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哪些要素?
3、地形:
影响农业布局,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 于18°的宜发展牧业或林业
27
P60活动分析讲解
1、甘蔗的生长习性是生长期较长,需水肥量 大,喜高温,古巴气候湿热(大部分地区属于 热带雨林气候,西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土壤肥沃,适合甘蔗生长。(气候条件)
2、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 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无霜期长;且 昼夜温差大,对长绒棉和葡萄的生长十分 有利。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长绒棉和葡萄 的生产状况良好。(光热充足、水源)
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 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原因是什么?21
问题: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较寒冷,但 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这是为什么?
22
畜牧业为主 青藏高原
种植青稞
黑龙江 乌
松花江
苏
里
江
三江平 原种植 春小麦
23
24
地形:决定农业类型
10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
1、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有哪些? 2、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什么手段最理想? 3、发达国家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主要靠什么? 加大生产资料(如农药、化肥等)的投入 增加劳动力的投入 加大科技(如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等)的投入
11
农业的分类
农业的分类
按农业生产对象分 按投入的多少分 按产品的用途分
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农业 生产技术
35
培育优良品种
36
在以色列,有一种智能的节水压力灌溉系统。这种系 统不但可以通过塑料管直接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而 且在灌溉前可先将化肥溶入水中,使水、肥灌溉同时 完成,用少量的水肥就能达到最佳效果。更神奇的是, 这种灌溉系统的整个过程全部由计算机控制。埋在地 下的湿度传感器,可以传回有关土壤湿度的信息;有 的传感系统还能通过检测植物的茎和果实的直径变化, 来决定灌溉的间隔;等等。计算机收到这些信息后, 便自动调节和控制灌溉,既节水,又省时、省力。
城市郊区形成以农副产品(蔬菜、肉、蛋、 奶以及园艺业为的农业生产基地。
注:园艺原指中国古代集约种植蔬菜等,在田周围 建成的园.现指栽培商品率和经济效益高\技术性强 的蔬菜、果树、花卉、观赏植物等。 按其用途分为:主要供食用的果树园艺、蔬菜园艺; 主要供观赏的花卉园艺、景观园艺;主要供培植幼 苗的苗圃园艺等。
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
投入:
自然条件 (热量、水分、地形、土壤、光照等 ) 劳动力 生产资料(动植物或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 科技(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等)
产出:农产品 9
资料 根据国际学术讨论会消息,从1952年到
1996年的40多年间,我国玉米单产由每公顷 1350公斤增加到5203公斤,在玉米增产的因 素中,化肥的广泛使用占了主导地位,而 玉米遗传改良的作用不足 40%。专家认为, 今后依靠化肥使玉米增产的潜力已十分有 限,而遗传改良有望成为玉米增产的“主 力军”。
1、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 2、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
4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若下图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
5
中国部分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地区:
水稻: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为界)
小麦(旱地粮食作物):北方地区(东北平
原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冬小麦)
山地丘陵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
25
丘陵地形(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26
一、自然条件:
1、气候: 光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热量:决定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法
水分:决定作物品种、耕作方式(水田和旱田)
2、土地: 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同位置的土 地,有不同的利用价值;土地本身的肥力 不同,其生产力也不同
商品率高
地中海式农业
种植业畜牧业并重
热带种植园农业
商品率高
61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混合农业
62
水稻种植业
1.分布:(记)
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图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 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63
购买几十斤甚至上 百斤的大白菜存在 家里,如今再也没
有这种现象了,请
问是为什么?
交通
46
政策是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
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47
农业区位选择往往还要考虑当地的交通运 输条件。特别是一些产品容易腐烂变质的 农业生产(如园艺业、乳畜业等),要求 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 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接近城市消费市场
42
一、农业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思考:
长 江
4 12 口 3
1 城市中心区 2 蔬菜.奶牛.花卉区 3 棉花蔬菜和奶牛区 4 商品粮.棉产区
市场 43
“我国20世纪90年代苹果畅销,北方许多地区 盲目扩大苹果的种植规模。到了2004年,我 国市场上苹果供过于求,不仅价格大跌,而 且出现严重的滞销局面。” 请同学们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大豆(喜温凉):北方
棉花: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
内陆棉区物:南方甘蔗,北方甜菜
茶叶:南方丘陵地区
热带作物橡胶:海南岛和西双版纳为主
苹果:温带水果,主产于鲁和辽
6
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
1、地域性。 原则:因地制宜
2、季节性、周期性。 原则:不违农时 练习、以下句子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如:我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22度, 将双季水稻的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 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 说明: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 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又如:丘陵可以通过人类活动改造为梯田 地形
人们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 气温 人们在干旱的地区通过人工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水分
说明: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 产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