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初中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衔接

浅谈初中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衔接

浅谈初中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衔接【摘要】从初中到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大飞跃。

在初中阶段,学生觉得英语很好学,也容易取得高分。

到了高中,却发现英语学科得高分却非常难,深感困惑。

这关系到初中、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衔接。

如何处理好初中、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衔接呢?本文从了解学生,促进交流,做好情感的衔接、贯通初高中英语教材,把握课堂教学、把握高中英语教学特点,做好学习习惯的衔接三个方面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高中英英语教学的衔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英语学习中亦是如此。

高一是高中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阶段,为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重要的基础。

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都是初中时的佼佼者,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时,学生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

并且,学生刚进入高中,对高中英语课本的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适应的阶段。

教师如何让学生尽快的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关系到学生整个高中的英语学习。

笔者认为教师能否做好高一英语教学中的衔接工作关系着高一新生能否尽快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下面是笔者的一些体会。

1.了解学生,促进交流,做好情感的衔接进入高中以后,不少学生觉得不适应,这种不适应需要时间去调整,这是影响英语衔接教学的重要因素。

教师亲切和蔼的教学、与学生自然交流,是帮助学生消除陌生感、克服不适应感觉最好的润滑剂。

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学生总是喜欢态度和蔼可亲,充满感情的老师上课。

老师对学生的亲切、热爱与尊重,会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和一种不学好英语就对不起老师的辛勤培育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与自觉性。

1.1 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

通过由一般性问答题、选择题和主观题构成的问卷调查,可以更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水平、困难等,如可以调查学生学英语的目的、理想中的高中英语老师以及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己的长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等等。

通过这样的问卷老师可以因材施教,分析设计教学,制定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措施。

访谈则可以作为问卷调查的辅助形式获得更详细更个体化的信息,在解释了访谈目的后,应鼓励学生放松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看法,尤其是那些在问卷调查中反映出在英语学习方面有消极情绪或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访谈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也可利用课本资源了解学生,如Module One Unit Two Growing pains 本单元的话题是成长的烦恼,教师也可以借机让学生吐露一下自己的烦恼,进一步的了解学生。

1.2 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教师,拉近师生距离。

很多老师习惯于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做自我介绍,实际上学生更想了解老师的方方面面,恰当的利用这点,可以轻松的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因此第一节英语课,就可以采取一些新颖方式让学生了解教师。

如超级访问的形式,让学生用英文自由发问,有些老师担心学生万一只问一些私人问题,和英语学习无关,那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很多学生都会问到How to learn English w ell? How to remember English words?这样一些老师本来就想在高一衔接时解释的问题。

哪怕: How old are you? What kinds of students do you like best?之类的问题,老师正好借此让学生对老师,犹如对朋友一样有更多地了解,也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记得曾经有人这样说过:要想成为孩子的朋友,请蹲下来和他交谈,只有蹲下来,你才会看到和他们所看到的一样的天空;只有蹲下来,你们的心与心才会贴得更近。

只有建立起了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做好自己的工作。

2.贯通初高中英语教材,把握课堂教学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在结构、内容和难度上是有很大不同的,迅速贯通初、高中教材,是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及新课改的逐步推进,给英语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吃透高中英语教材及大纲要求,还应熟悉初中英语教材的框架体系及大纲要求,了解一个合格的初中毕业生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读能力及词汇量的大小。

在平时的授课中我们才能挑选初中毕业生所熟悉的、能接受的词、短语及句来组织教学,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缩小学生与英语课之间的距离。

在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贯通知识经络,矫正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1 把握词汇教学,做好初高中词汇衔接。

通过对高一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学生进入高中后,在英语学习中最困难的就是单词的掌握。

从初中英语到高中英语,难度上实现了一个飞跃。

高中英语单词量大,每一单元大约有一百个新单词,而初中课本中每一单元的新单词是三十左右,并且较之初中英语,单词的难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高中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有两大困难。

第一,由于单词量和难度的增加,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存在困难。

由于初中英语考试中取消了单词辩音这一考试题型,初中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重视音标的学习,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没有能够结合音标。

这样,学生记忆单词遗忘率高。

另一方面,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也容易犯错误,比如在听写过程中许多学生将beneficial写成了benefical,将destroy写成的destory,如果能结合音标记忆单词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了。

针对学生音标薄弱的问题,教师在单词教学过程中首先得注重音标的教学,将20个元音和28个辅音复习到位,在教授单词读音的时候将每一个单词的音标和拼写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根据音标记忆单词。

在讲解第一单元的单词satisfaction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四个部分来记忆sa-tis-fac-tion,这样就能根据读音轻松的记忆单词了。

经过三个单元的单词教学,学生就能掌握结合音标记单词这一方法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也有利于学生的口语和听力。

此外,要向学生系统介绍词汇知识,如构词法、英语释义、习惯用法等,通过前缀、后缀、词根、同义词、反义词等内容的讲解,有助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充分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运用能力,以达到扩大英语词汇量的基本要求。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英语,利用英语与别人进行交流,因此光是记住几个单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学会熟练的运用单词组织句子。

如何运用单词也是学生在单词学习中遇到的第二大困难。

有的时候,即使学生记住了单词,在具体的题目中还是不能灵活的使用单词。

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教授单词,在单词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单词的意义和词性,给学生举出不同的例子,并让学生根据例子举一反三,经过反复的练习之后学生就能基本的掌握单词的用法了。

由于学生刚进入高中,学生的单词量只有初中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所讲例句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

教师在单词的教学过程应采用联想、拓展、延伸等多种形式复习初中教材中的单词、短语及句型,让学生自然地将初高中的内容衔接起来,平稳地向高中学习过度。

在讲授experience 这一单词时就可以先复习初中时学的其作为名词的用法,然后再学习其作为动词的用法。

例如,高一教材中出现be hard on,可以引导学生复习be strict with。

2.2 把握教学形式,做好兴趣的衔接。

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对于英语学习最大的困惑就是:单词和句型都记住了,但是依然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进入高中后,考试的题型是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和写作。

虽然和初中阶段的题型有一些相似,但是难度和广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选题大部分是对所学知识点的进一步运用和转换,完型和阅读考查的词汇量大,任务型阅读更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归纳和句型转化能力,写作的要求也比初中阶段高了许多。

因此,英语成绩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这就要求学生培养对英语的兴趣,不断专研,持之以恒。

如果我们能在高一伊始就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无疑对今后的教学大有裨益。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我们应多在细微之处下工夫。

首先,对学生应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

得到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学生对于老师的态度非常敏感,也往往看得重,老师经常鼓励、表扬他们,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他们也就容易产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可采取小组竞赛、辩论、采访等方式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教师上课的内容也要有新颖性和趣味性,在举例子的时候可以讲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比如在讲解be fond of一词的用法时可以写这样的例句,“Jay Zhou is fond of classical music”,由于学生对周杰伦崇拜,自然就会对这样的句子感兴趣。

在课后,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或者阅读一些经典的英语名著选段,也可以组织英语角活动来练习口语或者组织一些英语演讲、写作等比赛。

培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后,就能投入地学习英语,在教师授课后能自觉的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这样就能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了。

3.把握高中英语教学特点,做好学习习惯的衔接初、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习惯上存在着差异。

在初中,学生依赖性较强,主要依靠老师,多表现为被动地吸收,以机械记忆和练习为主。

而高中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自主学习,要学会借助词典、参考书等工具书来解决大部分学习问题,如果高一新生继续采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困难肯定较多。

教学经验证明: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影响远远大于教师和教学设备的影响。

因此,教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怎样学。

在高中起始阶段,学习习惯培养涉及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主要有以下几点:3.1 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激励学生,鼓舞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最终学会学习,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不但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同时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生不应该像在初中那样,事事由老师安排,而应在自我探求的强烈愿望的敦促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主动改变学习方式。

尤其是英语学科的词汇,需要学生课后自己进行大量的积累。

所以,学生应学会自己学习,自己监督自己,只有成为学习的主人,才可能把学习搞好。

3.2 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学英语。

高一仍是英语入门阶段,有资料显示,高一年级英语成绩分化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方法与新的教学内容不相适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