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胶-知识要点

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胶-知识要点

• 磨耗:阿克隆磨耗,砂轮对磨1.61km,胶 样磨掉的体积,cm3/1.61km。
与橡胶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 抗湿滑性能:橡胶制品在有水或湿的路面 上的抓着力。抗湿滑性不好,易打滑。
• 滚动阻力:对动态工作的橡胶制品而言, 胶料的tanδ越高,胎面生热越高,滚动阻 力越大。
• 门尼焦烧:胶料焦烧时间,120℃下,上升 5个门尼值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加工 越安全。
乳聚丁苯橡胶
• 连续聚合工艺:8-16台30-45cm3聚合釜。 • 油相:
苯乙烯 + 丁二烯 + 链转移剂 • 水相:
乳化剂 + 电解质 + 扩散剂 + 除氧剂 • 活化(剂)相:
还原剂 + 二次还原剂 + 螯合剂 • 引发剂直接加入。 • 调节剂可多点加入,乳化剂可分批加入。
乳聚丁苯橡胶
链转移剂:调节剂,正、叔十二碳硫醇。 • 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 控制聚合物的支化度和凝胶含量,避免聚
异丁烯:97% - 98% 异戊二烯:2.0% - 3.5% • 氯甲烷:25%
两级制冷
丁基橡胶低温聚合温度:-115 - -110℃ • 第一级制冷: -40℃(常压)
丁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聚异戊二烯橡 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氯丁橡胶、丁 腈橡胶 • 特种橡胶:硅橡胶、氟橡胶
橡胶与弹性体
• 橡胶的定义:一种高分子材料,分为天然 橡胶和合成橡胶。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 • 较小的外力产生较大的形变,外力消除后
能迅速恢复到初始尺寸(接近初始尺寸)。 • 硫化改性:通过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充油橡胶
• 特性:改善加工性能,易于复配使用; 动态生热降低,延长使用寿命; 抗湿滑性能提高,安全性; 门尼粘度比较稳定,易于贮存; 胶料流动性好,制品外观光滑、 缺陷减少。
• 充油工艺: 干法:挤压机干燥前充入填充油。 胶液充油法:胶液和填充油一起送至混 合器,进胶液罐均化,送至凝聚釜。
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
trans1,4%:69%(58%) 1,2%:23%(27%)
乳聚丁苯橡胶
• 冷法聚合:5℃ ,热法聚合:50℃ 。 • 冷法聚合占乳聚丁苯橡胶生产的90%。 • 冷法丁苯:轮胎制品(75%)。 • 热法丁苯:支化度高,硬度大,较难加工,
但能承受更高的载荷,可制备胶布和模压 制品。 • 间歇聚合工艺:8-16h,效率低,能耗高。 • 连续聚合工艺:8-16h。 • 目前普遍采用冷法连续聚合工艺。
• S-SBR与E-SBR相比,乙烯基分布窄,支 化度较小。
• E-SBR通过单体在皂类、促进剂及其它改 性剂的水溶液中进行乳液聚合制备,与绿 色化工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溶聚丁苯橡胶
• S-SBR硫化速度比E-SBR快10%-20%; 焦烧安全期相同,可减少硫化剂的用量, 缩短硫化时间,从而降低硫化胶的成本。
EPR溶液法工艺
• 均相反应:正己烷为溶剂 • 催化剂:V - Al • 聚合温度:30 - 60 ℃ • 聚合压力:0.4 - 0.8MPa • 工艺过程:原料准备、聚合、催化剂脱除、
单体和溶剂回收、精制、凝聚、干燥。
EPR溶液法工艺特点
• 工艺技术比较成熟,约占EPR的总生产能力 近80%。
• 优异的加工性能,星形支化结构。 • 引发剂效率高,无需脱灰工序。 • 端基官能化,聚合物实现功能化的有效途径。 • 易于共聚合反应,制备高性能集成橡胶的最
佳手段。
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CBR)
• 以烷基锂为引发剂、丁二烯通过阴离子溶 液聚合工艺制备的。
• 顺式含量:约40%、反式含量:约50%、 乙烯基含量:约10%。
大作业
• 通过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查阅文献资料,立足 于高性能阻尼材料的开发,设计一种合成橡胶以 满足动态粘弹谱峰的有效调控,建立峰位、峰宽、 峰高的调控方法。
高分子材料
——知识要点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6.17
橡胶的分类
• 天然橡胶&合成橡胶 • 合成橡胶:通用橡胶&特种橡胶 • 通用橡胶:
• 有机铝金属化合物:还原剂,使镍的价态 降低并烷基化。
• 微量水:促使活性中心的形成。
镍系顺丁橡胶
• 连续溶液聚合流程。 • 溶剂:抽余油、己烷、环己烷。 • 单体转化率:85%左右。 • 单浓:15%-22%。 • 多釜串联:
首釜:60℃-70℃ , 末釜:90℃-100℃ 。 • Ni/Bd:1×10-5,Al/Ni:5,Al/B:0.5。 • 聚合时间:1.5-2.5h。
• 与顺式、反式聚丁二烯的内双键相比,乙 烯基双键具有较高的交联能力,易于产生 接枝或交联,而且烯丙基上的叔碳、仲碳 也易发生接枝反应。
• 分为橡胶级和塑料级两大类。
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MVBR)
• 乙烯基含量:35%-60% • 抗湿滑性能与丁苯橡胶接近,优良的牵引
力、较低的生热性和滚动阻力,耐磨性与 丁苯-顺丁共混胶相当。
乙丙橡胶的基本特性
• 乙烯 + 丙烯 + 非共轭二烯烃 • 非共轭二烯烃:
5-亚乙基2-降冰片烯(ENB) 双环戊二烯(DCPD) 1,4-己二烯(HD) • EPR:采用有机过氧化物硫化。 • EPDM:采用硫磺-促进剂硫化。
EPDM的结晶
• 聚乙烯结晶型乙丙橡胶 • 低结晶共聚物:
乙烯含量:50%-80%, 结晶度:3%-20%。 • 高结晶共聚物: 乙烯含量:80%以上,结晶度:20%以上。 • 当结晶度超过40%以上为塑性材料。
异戊橡胶的优点: • 质量均一,纯度高。 • 无色透明,臭味小,浅色、医药制品。 • 非胶组分和杂质少,便于化学改性。
异戊橡胶的不足: • 生胶:强度低,挺性较差,易变形。 • 硫化胶:拉伸、撕裂强度低于天然橡胶,
耐磨性低于天然橡胶, 疲劳寿命低于天然橡胶。
稀土异戊橡胶
• 主催化剂: 环烷酸稀土盐:Ln(naph)3 氯化稀土盐:LnCl3 ·nL 脂族酸稀土盐:硬脂酸、辛酸、异辛酸等。 Ln(RCOO)3
天然橡胶
• 分子量呈双峰分布(或肩峰): 低分子量部分:20-100万之间, 高分子量部分:100-250万之间。
• 橡胶树体内有两种酶系统参与天然橡胶的 生物合成。
• 微观结构:98%以上为cis1,4-聚异戊二烯。 • 头尾排列:98%以上为头尾排列。 • 结晶性橡胶。 • Tg:-70 ℃
锂系聚合物生产技术的特点
• 一套装置可以生产多种产品,产品市场风 险小。
• 锂系聚合物牌号丰富,种类齐全。 • 采用阴离子活性溶液聚合的方法,聚合物
结构可以实现精确设计,工艺成熟易于控 制。
• 单体完全转化,无三废排放,工艺节能、 环保友好型化工项目。
锂系聚合物生产技术的特点
• 节能胎面胶,Sn、N的引入,良好的炭黑的 分散性。
丁基橡胶的基本性能
• 极好的气密性 • 优良的耐热老化性 • 较高的阻尼性(能量吸收性) • 耐化学稳定性、耐天候性、耐臭氧
性 不足: • 硫化速度慢 • 粘性差、共混配伍性差
丁基橡胶淤浆法工艺
• 阳离子共聚合 • 异丁烯 & 少量异戊二烯 • 稀释剂:氯甲烷 • 引发体系:H2O / AlCl3 • 低温:- 100 ℃左右 • 反应液:
• 聚合物凝胶含量低,无低聚物。 • 准活性聚合:基本上不存在链转移和链终
止,可制备嵌段聚合物。
稀土异戊橡胶
• 二元、三元催化体系 • 第三组分:提供与稀土环烷酸盐的羧基进
行交换的卤离子。 • Nd(naph)3 -(i-C4H9)3Al - Et3Al2Cl3 • 催化剂浓度:< 1%
Al/Nd:20-30、Cl/Nd:2-4 (mol比) • 单体浓度:> 120 kg/m3。 • 聚合温度:30℃ -60℃。 • 单体转化率:> 70%。
合物链的支化和交联,防止过大分子和交 联体的生成。
• 调节剂对聚合速率无显著影响:新生成自 由基的引发活性与大分子链自由基的增长 活性相近。
• 调节效率受乳化剂种类的影响。 • 加入方式:分批加入(2-3批)。
溶聚丁苯橡胶
• E-SBR生产单体不能全部反应,需要回收 精制,S-SBR单体可全部反应,无需回收 精制。
橡胶与弹性体
弹性体: • 橡胶是弹性体最富代表性的一类。 • 弹性体:弹性变形迥异、交联方式多样。
热塑性弹性体:第三代橡胶 是一种兼有塑料和橡胶特性,在常温下显 示橡胶的高弹性,高温下又能塑化成型的 高分子材料。(不需要硫化)
橡胶弹性
• 高弹形变:构象变化,整条高分子链的变形。 (金属形变:键长、键角的变化)
乳聚丁苯橡胶
• 含有7%-8%非橡胶组分。 • 结合苯乙烯含量:23.5±1%。 • 数均分子量:(1.5-4.0)×105 • 重均分子量: (2-10)×105 • 分子量分布(HI):3-5。 • 单体转化率:60%-70%,ML:52±6。 • 微观结构(热法)cis1,4%:8%(15%)
天然橡胶
•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橡胶树体内生物合成 的聚异戊二烯。
• 主要成分:聚异戊二烯,(右。 • 分子量(Mw):3-3000万之间。 • 分子量分布(HI):2.8-10之间。 • 含有6%的非橡胶烃,其中3%-4%变性蛋
白的不溶性物质。
• 含有各种极性基团:羰基、羧基、羟基等
吉化EPDM装置
• 溶液聚合工艺,2万吨/年,日本三井石油。 • 单台立式圆柱式反应器,91m3。 • CAT.:VOCl3 - 倍半烷基铝,氢调。 • 溶剂:己烷。 • T:35℃-55℃,P:0.4-0.7 MPa。 • 单程转化率:乙烯,90%;丙烯,30%;
DCPD,70%;ENB,80%。 • t:1h.,单体蒸发外冷回流撤热。
• E-SBR中橡胶的含量为93%,其余为皂类 和有机酸,S-SBR中橡胶的含量高达9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