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蛋白质

第二章 蛋白质


第二节 氨基酸
(2)碱法水解 (3)酶法水解 选择合适的蛋白酶,在适当的 pH和温度条件下与蛋白质溶液混匀,保温, 经一定时间得到所需的水解产物。 啤酒工业中用蛋白酶水解大分子蛋白质可 除去蛋白质混浊。增加产品稳定性。 (4)稀酸、稀碱水解
第二节 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1、常见氨基酸 2、蛋白质分子中的稀有氨基酸
第一节 概述
二、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1、元素组成: 主要有C、H、O、N和少量S 有些蛋白质还有P、Cu、Fe、Mn、Mo、Co、 Zn、Mg、Ca等矿质元素
蛋白质换算系数
第一节 概述
2、蛋白质大分子的化合物组成 两种类型: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
第一节 概述
单纯蛋白质:完全水解产物只有α-氨基酸。 结合蛋白质:由单纯蛋白质与耐热的非蛋白 质物质结合而成的,其非蛋白质部分称为 辅基。 结合蛋白质分子=单纯蛋白质+辅基
第二章 蛋白质
第一节 概述
一、蛋白质的概念 二、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三、蛋白质的分类 四、蛋白质的分布和生物学意义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 由天然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 分子;其种类繁多,各具有一定的相对分 子质量、复杂的分子结构和特定的生物功 能;是表达生物遗传性的一类主要物质。
第一节 概述
2、蛋白质的生物学作用 (1)形态学功能:生物体的各种组织结构都有 蛋白质参加构成,如动物的角、毛、肉等 形态结构的干物质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2)生理活性功能:如酶的催化作用,糖蛋白 的细胞识别作用 (3)外氨基酸
一、蛋白质的水解 二、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 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四、氨基酸的分离制备和分析鉴定
第二节 氨基酸
1、常见氨基酸 从不同天然蛋白质完全水解产物中分离到 的20种基本氨基酸,称为常见氨基酸。 结构通式:
第二节 氨基酸
常见氨基酸的共同点: (1)都是α-氨基酸 (2)除甘氨酸之外,都是L-型氨基酸
区别主要在于R基团的结构和性质不同
第二节 氨基酸
常见氨基酸的分类和结构 ①根据R基团的化学结构分为脂肪族、芳香 族和杂环族氨基酸三类。 ②根据R基团的酸碱性质分为中性、酸性和 碱性氨基酸三类。 ③根据R基团的电性质可分为:疏水性R基 团氨基酸、不带电荷极性R基团的氨基酸 和带电荷R基团的氨基酸。
第一节 概述
三、蛋白质的分类 (1)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形状分为球状蛋白质和 纤维状蛋白质。 (2)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组成分为单纯蛋白 质和结合蛋白质,再分别根据溶解性质和 辅基成分分为若干小类。 (3)根据生理功能将蛋白质分为生理活性蛋白 质和非活性蛋白质。
第一节 概述
四、蛋白质的分布和生物学意义 1、分布 人体干重的45%是蛋白质 酵母菌为32~75%
第二节 氨基酸
氨基酸的等电点:使氨基酸分子所带正负 电荷相等,净电荷为零的环境pH称为氨基 酸的等电点,用pI表示。 氨基酸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易发生沉 淀。发酵生产中,可根据这种性质,从发 酵液中提取氨基酸。
第二节 氨基酸
中性氨基酸的pI在微酸性;碱性氨基酸的 pI在碱性pH范围;酸性氨基酸的pI在酸性 pH范围。
第二节 氨基酸
1、一般物理性质 各种常见氨基酸均为无色结晶。 结晶形状因氨基酸的构型而异。 各种氨基酸均溶于水,但溶解度差别很大。 所有氨基酸都易溶于稀酸、稀碱溶液中。 除甘氨酸之外,每种氨基酸都有旋光性和 一定的比旋光度。 各种常见氨基酸对可见光均无吸收能力。
第二节 氨基酸
第二节 氨基酸
一、蛋白质的水解 1、完全水解和不完全水解 蛋白质在水解中的变化:
蛋白质分子→多肽→寡肽→二肽→α-氨基酸
※ ※
完全水解 不完全水解
第二节 氨基酸
2、常用的蛋白质的水解方法 (1)酸水解法 用稀硫酸或稀盐酸与蛋白质一 起保温,可得到不完全水解产物。用浓盐 酸在高温下可将蛋白质完全水解。 酸法水解是最常用的方法。
层析技术由三个基本条件构成: (1)水不溶性惰性支持物。 (2)流动相(即溶剂系统)能携带溶质沿支持物流动。 (3)固定相是附着在支持物上的水或离子基团, 能对各种溶质的流动产生不同的阻滞作用。
当流动相沿固体支持物流动时,因混合样品 中的各种组分与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 随流动相流动的速度有快有慢,彼此逐渐分离, 各自形成单组分的区带。
①成肽反应 ②茚三酮反应 ③羰氨反应 ④个别R基团的反应
第二节 氨基酸
四、氨基酸的分离制备和分析鉴定 层析法是近代生化中非常有效的常用分离 方法。 对于氨基酸混合样品,或者其他各种性质 相近,一般化学方法难以分离的混合样品 都能使用层析法达到分离分析的目的。
第二节 氨基酸
1 pI pK 1 pK 2 2
第二节 氨基酸
3、氨基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α-氨基的反应 (2)α-羧基的反应 (3)α-氨基和α-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
α-氨基的反应

①与亚硝酸反应 ②与甲醛反应
α-羧基的反应
①脱羧反应 ②成盐反应
α-氨基和α-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
第二节 氨基酸
2、蛋白质分子中的稀有氨基酸 参加天然蛋白质分子组成的氨基酸, 除了上述20种有遗传密码的基本氨基酸之 外。在少数蛋白质分子中还有一些不常见 的氨基酸,称为稀有氨基酸。它们都是在 蛋白质分子合成之后,由相应的常见氨基 酸分子经酶促化学修饰而成的衍生物。
第二节 氨基酸
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一般物理性质 2、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3、氨基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2、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氨基酸分子中具有碱性基团氨基(-NH2) 和酸性基团羧基(-COOH):氨基的N原子 有未共用电子对,能接受质子(H+)成带正 电荷的铵离子(-NH);羧基能给出质子成 带负电荷的羧根负离子(COO-)。像氨基酸 这种在同一分子中带有性质相反的酸、碱 两种解离基团的化合物,称为两性化合物 或两性电解质。
第二节 氨基酸
层析法分类: 吸附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氨基酸混合液 分配层析:氨基酸混合液 分子筛过滤层析:蛋白质混合液 离交与分子筛效应两种机理相结合的层析
Thank yo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