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测试题(16份含答案)1.1《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一、选择题1.图1“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图1A.①地月系 B.②银河系 C.③太阳系 D.④河外星系解析:考核正确认识天体系统的级别,答案选C2.目前人类可以观察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A3.下列天体系统中,最低的一级是:()A.总星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D.银河系解析: 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B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11月上旬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回答第4、5题。
4.入轨后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A.到达河外星系B.始终在地月系 C.到达银河系D.始终在太阳系5.火星与地球()A.表面温度相同 B.公转方向相反C.同属类地行星 D.都有液态水存在解析:利用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案例,对太阳系的范围进行考察,并考核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如何进行分类。
答案第四题选D; 答案第五题选C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
据此完成5~6题。
(2010春季)5.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A.一个B.两个 C.三个D.四个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的方面.答案第5题选B; 答案第6题选D7.地球作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A.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解析:考核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答案选B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寻找火星生命的迹象是其任务之一。
据下表回答第8题。
8A.有相近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C.有相近体积和质量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的液态水解析:考核学生阅读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根据资料,火星与地球的结构特征中相近的是距太阳的远近、表面平均温度和自转周期,答案选A综合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图中没有标出的两颗行星是_______、_______。
(2)八颗行星中的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_______向_______,它们的轨道都是_______形。
(3)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星轨道和_______星轨道之间。
(4)按照太阳系八颗行星的结构特征,火星属于_______行星,木星属于_______行星,天王星属于远日行星。
(5)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模式图的解读及生命产生条件的分析。
第(1)题,按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依次判断八颗行星的名称。
第(2)题,根据箭头指向可以确定行星的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并呈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
第(3)题,根据记忆规律“钻木取火,火星四射”可以知道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第(4)题,按照结构特征分类,火星和木星分属类地行星和巨行星。
第(5)题,生命的演化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这些条件的形成既要求该行星存在的宇宙环境安全、稳定,还需要其自身的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指标较为合适,火星距日远近、自转的周期与地球相似,因此是地外生命探索的首选。
答案:(1)水星金星(2)西东椭圆(3)火木(4)类地巨(5)C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测试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A.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光热B.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能源D.造成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解析】选D 前三者均是太阳辐射对地球产生的影响,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形式。
2.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A.重力势能 B.生物能 C.太阳辐射能 D.风能【解析】选C 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能。
3.下列能源中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A.水能和风能 B.煤和石油C.生物能和核能 D.潮汐能和地热能【解析】选B。
煤炭和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物质构成的主要成分是()A.氢和氧 B.氧和氦C.氢和氦 D.氧和氮【解析】选C。
组成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5.太阳外部圈层与太阳活动,对应正确的是()A.日冕层—耀斑 B.色球层—黑子C.光球层—黑子 D.色球层—太阳风【解析】选C。
太阳外部大气层从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它们对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黑子、耀斑和太阳风。
6.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耀斑和太阳风 B.黑子和耀斑C.太阳风 D.日珥【解析】选B。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A.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B.产生“磁暴”和“极光”C.诱发海啸和台风D.干扰电离层和无线电长波通讯【解析】选C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磁暴”和“极光”,太阳活动能够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8.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解析】选D 太阳活动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9.太阳活动剧烈时,可能会造成()A.指南针失灵 B.大幅降温C.阴雨连绵D.强烈地震【解析】选A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产生“磁暴”,会使指南针失灵。
10.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日全食照片,有关照片中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光亮部分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B.图中中间的阴影部分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C.太阳黑子就发生在光亮部分D.发生日全食时太阳辐射就会突然消失,只有太阳活动存在【解析】选B。
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其实是太阳的光球层,该层上会有黑子发生;发生日全食时肉眼看到的光亮部分应该是色球层和日冕层;发生日全食,只是月球挡住了太阳辐射,并不是说太阳辐射突然间消失。
1.3《地球的运动》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五号测量船(约150°E)对其进行同步监测。
据此完成1~3题。
1.“嫦娥二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2.卫星发射时,远望五号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A.18时59分57秒 B.未到18时59分57秒C.已过18时59分57秒 D.次日18时59分57秒3.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A.没有大气层B.有自转运动C.有公转运动D.存在生命现象【解析】1选A,2选C,3选D。
该题利用“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的背景条件,分别考核天体系统、地方时的计算及地球的特殊性等相关知识。
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形成天体系统地月系。
北京(东八区)发射时,东经150°(东十区)的地方时应该为20时59分57秒,地球的特殊性是有生命存在。
4.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C.时差的产生 D.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解析】选A。
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本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即使没有地球自转,也有昼夜现象。
5.下列时间中,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快的是( )A.9月23日到次年1月初 B.1月初到3月21日C.3月21日到7月初 D.1月初到9月23日【解析】选A。
越接近近日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越快,1月初地球到达公转轨道的近日点。
6.刚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总因为倒时差而不适应,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C.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D.纬度的不同【解析】选B。
因为地球的自转,使得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因而产生了时差。
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火炬于10月13日上午9:00在中山开始传递。
回答7、8题。
7.火炬传递时,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6°50′S, 39°18′E)的区时是( )A.10月13日1点 B.10月13日4点C.10月13日12点 D.10月12日1点8.火炬从中山开始传递时,地球位置最接近图1(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 )图1A.甲到乙之间B.乙到丙之间C.丙到丁之间D.丁到甲之间【解析】7选B,8选D。
第7题,考查简单的区时计算,已知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为10月13日上午9:00,再根据达累斯萨拉姆的经度39°18′E(位于东三区),比东八区晚5小时,所以应为10月13日4点。
第8题,从图中判断甲为12月22日前后、乙为3月21日前后、丙为6月22日前后、丁为9月23日前后,火炬开始传递的时间为10月13日,位于图中的丁到甲之间。
9.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 B.每年都要重合一次C.两平面夹角最大为66°34′ 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解析】选D。
在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圈和经线圈重合。
10.地球上南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河流两岸受侵蚀较大的是( ) A.都在北岸 B.都在南岸C.靠近低纬的河岸 D.靠近高纬的河岸【解析】选C。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移,且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1.下图是某条河的剖面图,根据此图判断该河流位于( )图2A.赤道上 B.南半球 C.北半球 D.回归线上【解析】选C。
从图示可以看出河流的右岸因侵蚀而较陡,而左岸因堆积较为平缓,所以可以判断出位于北半球地区。
12.五一劳动节期间,下列自然现象正确的是( )A.南半球昼长夜短B.全球昼长夜短C.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D.北半球昼长夜短【解析】选D。
五一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13.北半球的冬至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北半球昼短,夜长B.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D.太阳运行至远日点上【解析】选D。
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远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的日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