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蔡锷出生地补证

蔡锷出生地补证


由如下: ( 一) 文史凭证
1 、 民国1 8 年( 1 9 2 9 年) 修纂的( 邵阳蔡氏三修族谱・ 松坡 公家传》 载: “ 其先世业农, 居城北担地。洪杨之变, 流离转徙 于邑东及武冈山门。光绪八年生君。 ” 洪杨之变, 即清咸丰九 年( 1 8 5 9 年) 太平天国洪秀全、 杨秀清发动内江, 翼王石 达开 率军出 走, 经江西转战湖南, 途中围攻宝庆一事。因宝庆府城 蔡家避走“ 邑东及武冈山门。 ” 这说明, 蔡锣祖、 父 东之亲睦乡” , “ 光绪十三年丁亥( 1 8 8 7 年) 六岁, 随家迁居武冈 北沦为战场, 见湘 州西三门王家板桥” 。其后蔡愕之子蔡端编辑《 蔡愕集・ 年谱》 辈早在蔡愕出生之前二十多年就已迁居武冈山门一带( 蔡愕出生洞口 考》 一文, 载( 洞口 报》 亦本此说, 而后陈新宪、 李鳌、 毛注青所编《 蔡愕集》 、 曾业英所 潭大学副教授刘建平《 编《 蔡愕集》 等诸家著述遂引为定论。 1 9 9 8 年8 月1 8 日 版) 。 云南省历史研究所所长谢本书先生曾于 1 9 8 6 年冬来到 2 , 1 9 3 5 年5 月2 日 蔡母王太夫 人逝世之后, 刘策成于当 邵阳蔡母王太夫人荣哀录》 中, 有王太夫人襟 邵阳市对蔡愕的出生地作过一番调查, 在其所撰《 蔡愕家乡调 年九月编辑的《 “ 自坝上联姻, 芳型亲炙, 最难忘, 落落 查资料 及其他》 ( 载1 9 8 7 年( 邵阳文史资料》 第七辑, 1 9 9 6 年岳 侄张学乾所题挽联云: 夜雨孤灯曾惠我” 句, 而武冈第六区( 即山门区) 区公所 麓书社《 忆蔡愕》 一书转载) 一文中, 亦以蔡愕祖笙在蒋河桥乡 熊丸, 挽联中云: “ 令嗣生长山门, 自东渡以还, 而粤而滇而蜀, 烂然 蔡愕村及有关口 传资料为依据, 认定蔡愕出生于此。 勋业, 再造共和, 论湖湘革命功, 屈指吾乡人第一” 。由此足见 ( 二) 蔡愕历有“ 蔡邵阳” 之称 水东乡杨湾村大坝上。 以蔡愕历有“ 蔡邵阳” 之称, 而认为其出生地必然在邵阳 蔡愕是出生在今洞口 的学者亦较多, 其中如( 邵阳晚报》 2 0 0 1 年7 月5日由黄新华、 3 , 2 0 0 1 年5 月1 6日, 洞口 县水东乡杨湾村村民 尹大金发 1 8 8 3 年农历二月) 以“ 蔡正陵男良 张代求两人撰写的《 蔡愕出生于蔡愕乡》 一文, 就引用了许多 现了一块清光绪九年二月( 关于“ 蔡邵阳” 的资料为证。文中称戊戌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 寅” 之名立的“ 分路碑, (见《 ’ 中国文物报》 2 0 0 1 年6 月1 0日 ( 发 一文) , 该碑为青石质, 长方形茶盘式样, 通高 级改良派在长沙创办的( 湘报》 ( 1 8 9 8 年发刊) 第一百六十一号 现蔡愕分路碑》 刊登了蔡愕的一篇文章, 标题是“ 秦始皇功罪论” , 署名为“ 时 6 5 c m、 宽3 0 c m, 厚1 5 c m , 字体小楷阴刻, 笔力遒劲。上方自 右 【 收稿日 期】 2 0 0 2 - 0 2 - 0 1 [ 作者简介】 刘伟顺( 1 9 5 6 -) , 男, 湖南隆回 人, 邵阳市文化局文物专业副研究员。
7 6
万方数据
曾祖登禄公、 祖父国珍公之墓, 位于金 至左横刻“ 长命富贵” 四字, 下方正中竖刻“ 弓开弦断, 箭来碑 愕祖莹为高祖开元公、 村的蔡愕祖全为祖母颜氏墓、 父亲正陵墓、 母亲王氏墓、 挡” 八字, 两边分刻“ 右走石下江” , “ 左走山门” , 上款“ 信士蔡 鸡田 正陵男良寅” , 下款“ 光绪九年二月立” 。该碑刻立时间, 与蔡 叔父正阶墓。 经实地考证, 在邵阳市大样区的蔡愕高祖、 曾祖、 祖父之 愕出生的时间, 只晚二个多月至三个月。按照当地习俗, 小孩 但这些墓葬的碑铭对墓主的生卒年月皆无记载, 出 生之后八字先生算命, 命犯“ 将军箭” 者, 就要在行人较多的 墓保存完好, 题, 毫无参考价值。 ‘ 尤其是蔡愕之 交叉路口 立“ 挡箭碑” , 一方面为立碑者避邪消灾, 另一方面, 对于考证蔡愕的出生地问 珍的 后半生, 是蔡家发生重大变故的时期, 他去世的 为过往行人导行, 是修心行善, 可得到神灵的保佑, 以利成长, 祖父蔡国 时间是在蔡正陵迁居武冈山门之前还是之后, 以及是在蔡愕 这种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因此, 该碑足证蔡愕出生于此。 出 生之前还是在之后呢?这对考证蔡愕的出生地间题具有重 ( 二) 民间传说故事 但从其墓碑上找不到任何依据。因此, 位于蔡愕乡蔡 在洞口 县水东乡至山门镇一带, 流传着这样一个妇孺皆 要价值, 知的故事: 蔡愕的父亲蔡正陵最初是在今洞口县水东乡杨湾 愕村的蔡氏祖莹不能作为蔡愕出生地的依据。 村大坝上大义亭( 凉亭) 落居, 这里是由武冈至石江再至山门 位于今洞口 县山门镇金鸡田村的蔡愕祖笙, 与蔡愕的身 等地重要的商道, 青峰耸立, 松林密布, 黄泥江穿流而过。蔡 世直接相关, 但这些墓葬最早的是其祖母颜氏墓, 其碑铭已风 正陵在这里落居之后, 从事小本生意谋生, 不久, 认识了王氏 化, 生卒年月不详, 据有关资料考证, 颜氏卒于清光绪十五年 姑娘, 娶之为妻。 他们成亲之后首先生下一个女儿, 名荣闺, ( 1 8 8 9 年) , 其时蔡愕已 八岁, 这也不能证明 蔡愕是今洞口山门 又名大姑; 其次于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日 生下蔡愕, 愕出生前 一带出生的。因此, 该处祖莹对于考证蔡愕出生地问题, 也没 夕, 其母梦见她在屋后山坡上才于行走, 忽然有只老虎从松林 有什么价值。 ( 二) 关于文献记载 中 走出 来, 扰之不怒, 乃揽于怀中, 随之梦醒, 顷时, 蔡愕呱呱 从现在能够查找到的文献资料中, 对蔡愕的出 生问题, 或 坠地。1 9 9 8 年已 年届9 0 岁的杨福秀 说, 她的阿婆就是蔡愕的 或无记载。但是, “ 蔡愕出生洞口说” 的学者所引用 接生娘, 从前经常同她们说起这件事。因为蔡愕生前有异兆, 语焉不详, 其父母为他取名良 寅, 字松坡, 乳名虎儿。良 为山, 寅为虎, 虎 的几种文献资料, 对于考证蔡愕的出生地较有说服力。1 , ( 邵 自 松林来, 故名松坡。 阳 蔡氏三修族谱》 。该《 谱》 是民国十八( 1 9 2 9 年) 修纂的, 当时 蔡正陵在大坝上经商, 认识了青山铺( 今角田) 富户“ 五相 蔡愕已 成名并去世 1 3 年, ( 谱》 中对蔡愕身世的记述应是比 较 公” 杨扶云, 与之结金兰兄弟。蔡愕出生时正值隆冬, 而蔡家 公允的。《 谱》 云“ 其先世业农, 居城北担地。洪杨之变, 流离 却缺衣少食, 只好去杨家告借, 并将蔡愕生前异兆告诉了杨扶 转徙于邑东及武冈山门。光绪八年生君。 ” 这一记载与历史事 云。杨扶云听后大喜, 立即借粮一担给蔡家, 杨预料蔡愕后必 实是相吻合的, 既然早在清咸丰九年( 1 8 5 9 年) 的“ 洪杨之变” 有大作为, 因此, 常常周济蔡家, 两家的感情日 益深厚。而关 时, 其“ 先世” 们就已 经“ 流离转徙于邑东及武冈山门” , 蔡9 生 于蔡愕出生的故事也就在当地广泛地流传开了( 见《 中国文物 于山门一带的可能性就很大。 2 , ( 邵阳蔡母王太夫人荣哀录》 。这是 1 9 3 5 年5 月2日 报》 2 0 0 1 年6 月1 0 日 《 发现蔡愕分 路碑》 一文) 。 王太夫人去世之后, 蔡愕生前的部下、 老乡加好友刘策成将蔡 ( 三) 洞口山门亦有蔡氏祖全 在今洞口 县山门 镇金鸡田村雪花段蛇形地, 有一处蔡氏 母去世时各界的挽联、 挽词、 祭文等汇录而成的一部典籍。其 祖全, 计有蔡愕祖母颜氏、 父亲正陵、 母亲王氏、 叔父正阶、 姐 中收录当时武冈县第六区区公所题赠的挽联“ 令嗣生长山门, 夫谢育成五座墓葬。祖母颜氏墓碑上半部断裂, 部分字迹风 自 东渡以还, 而粤而滇而蜀, 烂然勋业, 再造共和, 论湖湘革命 化剥落难辨, 其生卒年月及刊碑时间不详; 父亲正陵、 母王氏 功, 屈指吾乡人第一” 句, 点明了蔡愕是“ 生长山门” , 即生在山 墓碑刻: “ 庚申仲夏刊, 蔡公正陵之墓, 蔡母王氏之墓, 男: 蔡 门, 长在山门; 王太夫人之襟侄张学乾题赠的挽联中有“ 自 淆 炼、 愕、 钟, 孙: 永宁、 端生、 庄生敬立, ;叔父正阶之墓碑刻: ’ “ 蔡 上联姻, 芳型亲炙” 句, 指出了蔡愕父母是在洞口水东乡杨湾 公正阶之墓, 男: 松江, 孙: 保生、 伯生敬刊” , 碑两侧刻对联: 村大坝上结婚的, 而且撰联者亲历其事, 既然在这里结婚, 那 “ 龙蟠虎踞跨形胜; 乾奠坤定 卜 后昌” , 刻碑年月不详; 姐夫谢 么, 蔡锣在此出生亦是顺理成章。因此, 这两副挽联对佐证蔡 育成墓碑刻: “ 谢公育成之墓, 男: 吉春、 吉玉, 孙: 士章、 士买敬 愕的出生地, 是很有说服力的。 3 、 蔡良 寅“ 分路碑” 。 这块最近发现以“ 蔡正陵男良 寅” 之 立, 民国二十九年清明吉日” , 两边刻对联: “ 山青水秀千秋隆 祀; 虎踞龙蟠万代厥昌” 。蔡愕出生洞口说的学者认为, 这些 名立的分路碑, 从其风化程度、 字体风格及碑文内容等方面分 该碑系真品而非今人伪造。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 墓葬可作蔡愕出生洞口的 凭证( 见1 9 9 1 年1 1 月1 2日 《 湖南文 析, 化报》 雷连生《 蔡钾出生地考》 一文及洞口县文物档案资料) 。 席马铁鹰先生在《 梅山文化概论》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指出: “ 凡梅山地区的交叉路口, 都林立着分路石碑, 多的一 三 比较分析 处达十几块。分路碑高一尺五寸左右( 指露出地表部分) , 宽 六寸至一尺不等。 碑文大同小异, 一般上端横刻‘ 长命富贵’ 关于蔡愕出生地之争的两种说法, 其依据主要如上所述。 四个字, 稍下分两行竖刻‘ 弓开弦断, 箭来碑挡’ 八个字; 左右 指明左走x x ( 地名) , 右走x x ( 地 现就笔者了解的一些旁证资料及见识所及, 对以上资料与观 两边分别竖刻分路方向, 点进行粗浅的比较分析: 名) , 如‘ 左走城步, 右走绥宁’ 等字样。分路碑旁有一排小字, 刻着‘ 信士某某立’ 。 ” 在洞口 县水东乡杨湾村大坝上发现的蔡 ( 一) 关于蔡愕的祖籍及祖莹 1 、 祖籍 愕分路碑, 与马铁鹰先生所介绍的分路碑基本上是一致的。 据民国十八年( 1 9 2 9 年) 修纂的《 邵阳 蔡氏三修族谱・ 开元 至于为什么要立这种分路碑呢?马先生说: “ 立分路碑的人都 公世系辩》 载: “ 其先世居城外小东路蒋家冲。 ” 同谱《 开元公世 因自 家的小孩多灾多难, 曾使用过招魂等方法都没有达到预 的, 便认为是小孩命中带有‘ 将军箭’ 之煞。据说‘ 将军 系表》 载: 蔡登禄, “ 生卒不详, 葬小东路蒋家冲蔡桥头老屋下 期目 是由于关公在诸葛亮和张飞耸勇下, 杀死心爱的貂蝉, 而 手。 ” 开元公, 系蔡愕高祖; 蔡登禄, 系蔡愕曾祖; 小东路蒋家冲 箭’ 蔡桥头, 即原邵阳县东南郊亲睦乡 蒋家冲蔡家院子, 解放后曾 四处乱放空箭以 泄怨愤。 凡箭落之处, 无不鬼哭狼嚎, 甚至使 因此需立碑挡箭, 不然就会被射死。 ” 旧时的武 划归邵东县管辖, 为蒋河桥乡蔡桥村, 八十年代后划归邵阳市 孩童魂魄脱体, 属宝庆府辖地, 亦为梅山文化地域, 当地关于立 郊区, 1 9 9 6 年改为蔡愕乡蔡愕村, 1 9 9 7 年划归邵阳 市大祥区。 冈山门一带, 档箭碑” 的功用及传说, 与马先生的说法是基本上一致的。 从《 蔡氏 族谱》 的记述及实地调查分析, 蔡愕的祖籍在今 ‘ 邵阳市大祥区蔡愕乡已是无疑的。 在乡间小路交叉口上, 这样的石碑至今还经常可以看到。从 2 、 祖莹 新发现的“ 蔡良寅分路碑” 刻立的时间看, 蔡愕出生仅两至三 由于历史变迁等多种原因, 蔡愕高祖以前的祖莹已无从 个月之前, 他家就在大坝上居住下来了( 否则, 不可能在此立 寻觅, 高祖开元公以后的祖莹则分为两处, 一处在大祥区蔡愕 碑) , 由此推测, 蔡愕的出生地在洞口大坝上是比 较可靠的。 乡蔡愕村, 一处在洞口县山门镇金鸡田村。位于蔡愕村的蔡 ( 三) 关于传说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