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

谈谈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

2011年下半年述职报告办公室是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各方的枢纽;办公室在一个组织机构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究其原因:办公室既是协调各方的“中枢”,又是对外形象的“窗口”;既是辅政设谋的“智囊团”,有事服务上下的“大总管”;既是领导意志的“传声筒”;又是内部和谐的“润滑剂”;办公室的工作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工作开展,责任非常重大。

办公室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

说具体一点,就是围绕“办文、办事、办会”三大工作职责,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协调服务”三个作用。

最终的目标就是真正达到“领导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

办公室的工作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不简单。

我从事办公室工作20来年,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谈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供大家参考。

一、树立“一种理念”,增强做好办公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于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新的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同志,必须树立“办公室就是服务部、办公室人员就是服务员,办公室工作就是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新理念。

在树立这一理念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三有”:第一、有责任感。

责任是什么?责任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付出。

办公室工作无小事,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全局的工作。

所以说高度的责任感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前提。

高度的责任感体现在:一是思想上要重视办公室工作,充分认识、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做好办公室工作对整个单位工作的重要性(如果将决策者比作大脑,各个部门比作肢体,那么办公室就相当于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的指令能否畅通,指令下达后肢体是否协调,取决于中枢神经是否健康,运行是否有效);二是要善于开动脑筋研究问题,发现规律改进工作(办公室工作看似杂乱纷繁,实则有规律可循—如发文,比如拟稿人草拟初稿,处室负责人审核,办公室把关,送领导签发;收文,比如收发员收文,贴办公室处理签,根据分工送领导批示,再按领导批示送相关处室办理;办公室工作看似简单易做,实则学问颇深。

例如,接电话看似简单,但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要用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表达沟通,如果不用心思考,就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你打电话向别人借钱,别人打电话向你借钱,语气肯定不一样;对上级汇报事项与给下级打电话布臵工作语气也不一样);三是要专注于办公室工作,沉下身子、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心无旁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能心浮气躁、好高骛远。

办公室办文、办会、办事、服务、联络、协调等各项工作业务性很强,不专心就可能出差错;不专心就无法上水平。

因此,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将全部心思用在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做好各项本职工作上,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不为困难所动摇,不为名利所困扰。

四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做到大事不误、小事不漏。

办公室作为日常运转部门,工作头绪众多、环节复杂,又与方方面面的工作息息相关,写材料的天天写材料,搞收发的天天搞收发,有些工作日复一日、鲜有变化,容易使人疲劳懈怠。

因此,作为办公室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认真对待和切实抓好每一项工作。

出主意、做方案、办事情,都要缜密思考、周全考虑、反复权衡,事先把工作包含的各个环节、涉及的各个方面,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想清楚。

越是紧张忙碌,越要不急不躁;越是头绪繁多,越要条理分明;越是困难当头,越是要振奋精神。

解决容易的事不掉以轻心,处理棘手的问题不忧心忡忡,并且每项工作完成后,都要认真总结反思,寻找不足,以便日后进一步完善细节、改进工作。

第二、有诚意感。

有诚意是我们每个办公室人员必备的品质,我们对人、对事、对工作都离不开诚意。

首先,对外要热诚。

办公室是“窗口”部门,对内代表领导集体的形象,对外代表单位整体的形象,每个人都是“形象大使”,办公室形象好,人们就会说这个单位好。

所以,对来单位办事的人,我们都要做到不分上级下级,无论上班下班,不管分内分外,都要热情待人,热心助人。

对符合规定的事情,要积极主动去办;对不符合规定或虽然符合规定但目前不具备条件去办的事情,也要做好相应的解释说明工作,争取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持。

要热情接待、礼貌待人,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其次,对内要真诚,大家在一起共事,是事业的需要,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正如绿色的生命需要绿色的阳光一样,只有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生活与工作,才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所以我们要满腔热忱地对待工作、对待他人,做到交往上与人为善,生活上助人为乐,工作中成人之美,尽心尽力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服务他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要加强品德修养,顾全大局、谦让包容。

要多看他人之长,常思自己之短;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在办公室内部,更需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用己之长助人之短,作为办公室的领导要时刻想一想:“部属学到了什么、提高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办公室的其他同志也要时刻想一想:“别人的长处是什么、自己的差距在哪里”。

没有相互间的感情、信任和支持,就没有强大的工作合力,就创造不出丰厚的工作业绩。

没有工作业绩,就很难赢得个人的进步。

要以公道的方式、公认的原则、公开的程序去处理各类问题,不存私心杂念、不搞亲疏远近,不以感情代替原则、不拿权利去做交易,有话说在当面、有事摆在桌面,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忌讳的是“近视眼”、“势利眼”、“当面说好,背后说坏”,而最需要的是“纯正、真诚”和“患难与共”。

大家在一起工作应该登高望远,顾全大局,着眼长处干工作,珍惜缘分处关系,用事业心集中力量,靠团结协作求得共赢共荣。

因此,我们要用共同的目标来维护团结,以共同的成果来融洽感情,通过集体的进步让团体情感不断深化和延伸。

三是要正确看待名誉得失和荣辱进退,以宽广的胸怀面对周围的人与事,听得进逆耳之言,装得下酸甜苦辣,容得下难容之事。

办公室工作是从属性很强的工作,表面看来,做好了是大家的成绩,甚至是别人的成绩,做错了是办公室的责任,所以容易使人缺乏成就感,导致心理失衡。

办公室工作也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杂事多,难事也多,很难做到让大家都满意,挨批评、遭抱怨是常有的,往往是“费力不讨好”。

所以,我们要有宽广、豁达的胸怀,经得起挫折,受得起委屈,能正确看待批评、指责和非议;能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名与利的关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努力做到:受领导信任时不忘乎所以,受领导批评时不垂头丧气;面对荣誉时不沾沾自喜,受到委屈时不自暴自弃;在群众面前不自以为是,在领导面前不低三下四。

要恰到好处地把握情感的流露,掌握语言的分寸,节制自己的行为,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

第三、有紧迫感。

要有强烈的时效观念和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做到遇事不推诿、不扯皮、不拖拉、不敷衍。

要切实推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时结办制,立说立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事快办、按时按量、保质保效完成各项任务。

要注重探索和把握办公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形成办理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工作机制。

二、找准自身定位,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办公室是领导的“智囊团”。

办公室工作必须找准“给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这一定位。

一要勤于调查研究,注重总结分析。

办公室工作要围绕中心工作,协调好各方面关系。

在工作中注重把握分寸,做到责任到位不失职,工作主动不越位,这既是一条工作原则,也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要学会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中勤于资料积累、善于总结分析,及时准确第为领导决策提供各种信息、资料。

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多出点子、多想办法。

同时要深刻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把握领导的工作思路,留心领导平时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和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善于将领导的思路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从中把握领导的思想脉搏和思维走向,从而有效地为领导决策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做到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帮领导之所需,把办公室工作的重点转到当好领导决策参谋这一高层次的服务上,通过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全面地为领导提供有效信息、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搞好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是办公室人员的基本功。

这次培训因时间关系没有专门讲调研报告,我再此多讲几句,调查研究就是从实际出发,寻求规律性的认识,不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被陈旧观念束缚,不以主观认识代替客观实际,不以片面僵化的思维推断复杂多变、生动活泼的现实。

调查研究最忌讳的六方面:一是以领导的看法为结论,先定调子,再找例子,这实际上是弄虚作假;二是以自己的偏见为尺度,先定框框,再剪裁事实,这实际上是歪曲事实;三是以第一印象为定论,把首先看到的、听到的一面之词当作全貌、视为定论这实际上是以偏概全;四是以社会风向为标准,像氢气球一样随风飘荡,甚至把道听途说作为依据,这实际上是做表面文章,有哗众取宠之意,无实事求是之心;五是以书本为依据,认为书上讲的就是对的,特别是一些名人讲过、报刊发表过的就更是正确的、不能动摇的,这实际上是思想僵化的表现;六是以外国为最高榜样,开口美国,闭口日本,动不动就搬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事例作为论据甚至标准,这实质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总之调查研究不能先入为主,不能带任何框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求真、求实、求准,从实事中求得规律性认识。

撰写调研报告要明确精练、一针见血,避免长而空、繁而浅,观点和材料脱节以及官样化的弊病。

长而空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写作的指导思想上求长不求精,以为长则大,大就会引起重视。

其实恰恰相反,领导同志事物繁忙,往往喜欢简短精练的报告。

二是选用的材料不充分、不典型,难以说明主题,而代之以过多的议论。

遇到一个问题就引伸发挥,甚至从“开天辟地”说起,不管是否需要,把一些普遍适用的理论观点、方针原则、流行的语言使劲往里塞,导致空话、废话连篇累牍。

繁而浅,是求全不求新,对材料缺乏必要的概括和提炼、认真的筛选取舍以及周密的分析研究,而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主题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逻辑不严密,缺乏新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

观点和材料脱节,就是指二者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不协调、不一致。

观点不是从大量材料的分析中得出的,而是生拉硬扯到一起的,统率不了材料。

材料也未经精选、提炼,而是像贴上去的,也说明不了观点,这就使调研报告失去了说服力、吸引力。

官样化是指不论内容如何、需要与否,文章前面都要戴一顶“帽子”,如在****的领导下,****指导下,****的支持下、****的帮助下等等‘文章的后面都要穿一双“靴子”,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等等。

这实际上是画蛇添足,是一种“新八股”。

二要善于管好事务,发挥协调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