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微专题培训资料
3.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贸易摩擦不断,贸 易纠纷升级,如何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智慧有效地化 解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备考依据
备考策略
要点整合
课堂评价
返回
要点整合
历史·微课7
一、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和经济模式的创新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三者分别是工场手 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 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 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 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历史·微课7
【解析】 A、B、D三项时间不符;题干强调“发生在1920年苏俄”
,可知当时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
备考依据备考策略要来自整合课堂评价返回
课堂评价
历史·微课7
一、 单项选择题 1. (2015·广东文综)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是 ( C ) A. 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 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 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 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备考依据
备考策略
要点整合
课堂评价
返回
课堂评价
备考依据
备考策略
要点整合
课堂评价
返回
要点整合
历史·微课7
4. 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与贸易协调机制 (1) 二战后,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2)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到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 建立,实现了全球范围贸易的自由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备考依据
备考策略
备考依据
备考策略
要点整合
课堂评价
返回
备考策略
历史·微课7
1. 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来分析“新政”使美国经 济走出低谷,又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 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曾出现过曲折,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改革取得辉煌成就而 苏联却走向解体,从不同的结局中得出认识和启示。
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 20世纪80-90年代:通过里根改革与克林顿改革,资本
主义世界逐步走上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第三条路线,即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发展道路。
备考依据
备考策略
要点整合
课堂评价
返回
要点整合
历史·微课7
2.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1) 苏俄突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再到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再到自身修正与完善实行改 革但最终未能成功。 (2) 中国由照搬苏联经济发展模式(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 化)到实行改革开放最终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走上一条新兴的工业化发展之路。
要点整合
课堂评价
返回
要点整合
历史·微课7
二、 20世纪中外现代化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和启示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式样被称为现代化模 式。认识和启示: 1. 三种经济模式的改革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其改革 充分表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 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2. 现代化既是世界性的历史潮流,又是各民族国家追求 的目标,由于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国情和条件, 它们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
备考依据
备考策略
要点整合
课堂评价
返回
要点整合
历史·微课7
3. 不同国家存在不同的现代化模式,也可以采取相同或 相似的模式。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采用相同或者 相似的现代化模式,也可以选择不同的现代化模式。
4. 各个国家在启动和推进现代化时应慎重选择自己的发 展道路,确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的依据,一是遵循共同规 律,二是适应本国的国情。只有既符合现代化发展基本规律 又符合本国实际的模式才是科学合理的最佳模式。
备考依据
备考策略
要点整合
课堂评价
返回
要点整合
历史·微课7
1.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模式)调整 (1) 资本主义发展早期(16-17世纪):推行重商主义,完成资 本的原始积累。
(2) 工业革命以后(18-19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奉行 自由主义理论,主张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
(3) 20世纪30-70年代:在经济危机冲击下,罗斯福新政开 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二战后,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
备考依据
备考策略
要点整合
课堂评价
返回
要点整合
历史·微课7
三、 世界各国现代化模式的相互借鉴 1.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恢复用价值规律调节经济,采取 国家资本主义的模式,恢复和发展经济。 2. 罗斯福新政采用凯恩斯主义,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 的特点,告别了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时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 济的现代化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方凤凰台
高考总复习
二轮提优导学案
第二部分 备考微课堂
微课7 经济模式的创新与经 济思想的嬗变
历史
备考依据
历史·微课7
从命题思路上看,世界的现代化模式确立与改善是近年高考 命题的热点与重点,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欧美资本主义 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以及中国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这几种模 式的对比研究比较常考;从命题的热点上看,中国如何借鉴世界 其他国家现代化模式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面对当前 的世界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各国政府如何有效应对;各国现代 化模式下的民生问题、社会和谐问题等。
备考依据
备考策略
要点整合
课堂评价
返回
要点整合
历史·微课7
3. 中国由照搬别国发展模式到独立自主探索发展。 (1)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主要学习苏联,照搬其建设 模式,“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逐步确立起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 (2) 新时期,在内部继承,外部环境借鉴的基础上,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备考依据
备考策略
要点整合
课堂评价
返回
要点整合
历史·微课7
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1)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和城市相继进 行了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扩大农户和企业自主权,调动生 产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2)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 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确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一步开放市 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