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监测操作流程
目的:判断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无异常。
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
一、评估
1、评估患者:病历、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有无过敏史、既往病史、各项化验有无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近几天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2、到病房评估病人
(1)自我介绍:您好,(尊称)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x,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尊称)您好,您刚入院,需要检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了解您的生命体征情况。
您不用紧张,不会感觉疼痛的。
(2)在30分钟内您有没有剧烈运动、进行冷热敷、吃过凉或热的食物有没有沐浴
(3)检查腋下有无破损、伤口、出汗。
(4)检查测量脉搏部位肢体活动度,皮肤有无破损,如果患者有动静脉造瘘应测健侧肢体。
(5)检查被测量血压侧肢体有无偏瘫、功能障碍、皮肤有无破损。
(6)患者意识清楚,可与护士配合。
二、准备
1、物品:治疗车、治疗盘(听诊器、弯盘2个、75%酒精纱布2块、干纱布1块、体温计)、血压计、手消、护理记录单、笔、秒表。
2、环境:安静、安全、整洁、注意保暖
3、体位:取正确、舒适体位
三、操作流程
1、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解释,取舒适卧位→打开弯盘→护士:尊称,我现在给您测体温→解开衣扣,检查患者对侧腋窝(如有汗液协助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对侧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前臂屈肘过胸夹紧测5-10分钟→将患者近侧手掌朝下→护士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端按在桡动脉表面→计数30秒x2(异常脉搏测一分钟)→手不离开患者手腕→观察患者胸廓或腹部起伏次数→一呼一吸为一次→计数30秒x2(呼吸不平稳时测一分钟)→护士:尊称,我现在为您测血压(同时了解病人的基础血压)→嘱患者伸直肘部,掌向上,暴露上臂→肱动脉与心脏成一水平线→手消→打开血压计→驱尽袖带空气,缠绕袖带(袖带距肘窝2-3厘米,松紧能放入一指)→消手→戴听诊器,将听诊器胸端置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打开血压计开关,关闭气门→向袖带内均匀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mmHg→以4mmHg/秒的速度均匀放气,同时观察水银柱下降→听到第一声搏动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或者变音为舒张压→整理血压计→整理
患者衣袖→告知测量结果→手消→取酒精纱布擦拭听诊器→放于治疗车上层→取出体温表
→酒精纱布擦拭并读取数据→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度以下→将数值告知患者并交代注意事项。
2、尊称,您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都是正常的,请您在病房稍等,一会我会为您做治疗谢谢您的配合。
3、整理床单位→手消→记录→回治疗室→正确处理用物→洗手脱口罩。
四、注意事项
一、正常值:
1、体温:口腔温度37℃左右,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左右,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左右。
2、脉搏:每分钟60-100次。
3、呼吸:每分16-20次,儿童30~40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
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4、血压: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8-12Kpa(60-90mmHg)。
脉压为(30-40mmHg)。
二、注意事项:
(一)测体温的注意事项:
1、根据病人的病情,自理程度选择合适的测温方法及部位。
婴幼儿、昏迷、精神异常、口鼻手术、不合作者、呼吸困难不用口表测量温度,测腋表时要檫干腋窝,极度消瘦的病人不用腋表测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肠测温法。
2、对精神异常、昏迷以及病儿要注意试温安全,预防损伤。
3、传染病人应专人专用,单独消毒。
4、切勿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沸水中煮,以防爆裂。
5、测量前清点体温计数量,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水银柱是否都在35℃以下。
6、测量前20-30分钟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进冷热饮料、做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等。
7、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合时,应在病床旁监测,必要时作对照复测。
(二)测脉搏的注意事项:
1、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
2、病人如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等患者稳定下来再测量。
3、偏瘫病人应测健侧,有动静脉瘘的病人应测健侧。
4、脉搏短绌:脉搏短绌即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发生机制是由于心肌收力。
脉搏短绌时,应由2人同时测量,记录方法为“心率脉率”。
5、手术后,病情危重或接受特殊治疗者需15—30min测量一次。
6、异常脉搏、危重患者需测1min。
7、脉搏弱难测时,用听诊器听心率1min。
(三)测量呼吸的注意事项:
1、由于呼吸在一定程度上受意识控制,所以测呼吸时不应让患者察觉。
2、小儿及呼吸异常者应测1min。
3、呼吸微弱或危重患者,可用少许棉花置于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测1min。
4、如病人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等患者稳定下来再测量。
(四)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1、为有助于测量的准确性和对照的可比性,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2、偏瘫患者应选择健肢测量。
3、排除影响血压值的外界因素。
①袖带太窄需要较高的压力才能阻断动脉血流,故测得血压值偏高。
②袖带过宽使大段血管受压,以致搏动音在达到袖带下缘之前已消失,故测出血压值偏低。
③袖带过松使橡胶袋充气后呈球状,以至有效的测量面积变窄,测得血压偏高。
④袖带过紧使血管在未充气前已受压,故测出血压偏低。
4、如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
先驱净袖带内空气,使汞柱降至“0”,稍休息片刻再行测量,必要时作对照复查。
5、防止血压计本身造成的误差,如水银不足、汞柱上端通气小孔被阻等。
6、测量时血压计不要面对病人,以免紧张而影响其准确性。
测血压时操作者下蹲目光应与水银柱平行。